分享

【上海故事】淞沪公交七十载:51路公共汽车发展历程

 老顽童ro1v9ifi 2020-09-05

上个月初,上海51路公交线刚满71岁。而今,又迎来了她的一次重大调整,终点站从老北站地区的鸿兴路向南延伸到了人民广场。如果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51路的光辉岁月的话,这新一轮的调整则好比是一次即将到来的重光。今天跟着“图溯”一起回顾一下51路的发展历程。

51路公共汽车微历史

前传



1947年

10月8日,淞沪联合交通服务社小客车客运线开办,由北站(宝山路虬江路口)至吴淞外马路(今淞浦路),全程14.8公里。

1948年地图:吴淞镇



1948年

6月30日,淞沪小客车客运线停办。

今世



1949年

7月1日,51路公共汽车开通,自北站(天目东路)至吴淞镇(蕰藻浜大桥北堍),后吴淞终点站分别设在泰和路和外马路,站名仍称“吴淞镇”。

51路开线时使用公交自购的T234型新车装配的400型,配有6辆,后更换500型(车型如上图)并增加车辆

当时因受经济封锁影响,汽油短缺,遂用木炭作动力燃料,不久又逐步改用白煤(无烟煤)作燃料,直至1952年第三季度,才逐步恢复使用汽油。

1950年代的白煤公交车



1950年

10月23日,配合逸仙路修筑路面,51路自何家湾起临时改行大上海路(今长江路)经吴淞煤气厂至张华浜,再循原线至吴淞。

1950年交通指南:51路(时亦称沪淞线)



1953年

7月14日,配合加固吴淞镇东新桥工程,51路吴淞终点站临时改为泰和路中兴路(今北兴路)口,吴淞中学前。

1953年8月交通日记:51路



1954年

4月7日,北站终点站由天目路迁至宝山路鸿兴路。

1954年交通日记:51路

1955年地图:51路走向

1957年交通日记:51路



1958年

8月31日,为支持上钢五厂、上海钢研所等大型企业基建和投产,51路分为红绿牌两线车:红牌车向北延伸,自北站鸿兴路至吴淞同济支路;绿牌车自北站经大上海路(今长江路)、肇家浜(上钢一厂)、煤气厂桥(吴淞煤气厂)。

9月,以绿牌车走向开通51路夜间通宵车。

1959年春季公交手册:51路



1959年

5月,由于汽油供应不足,市公交公司汽车一场首先在51路公共汽车上试用煤气作为燃料(每辆公交车顶都安置一个巨大的橡皮囊,内充煤气或沼气作为动力燃料,俗称“争气包”),后推广到其他线路上。

50年代末,背上了“争气包”的51路公共汽车

10月27日,51路红牌车北延伸至水产路。

11月1日,51路绿牌车(北站至煤气厂桥)更名为52路。

1960年地图:51路、52路走向(上图)

1960年春季公交手册:51路(下图)

而后,51路仍设红绿牌两种,红牌以水产路为终点站,开行大站车;绿牌以吴淞为终点站,站站停。绿牌车吴淞终点站起初设泰和路吴淞电影院处,不久又改为吴淞蕰藻浜大桥北堍淞兴路口处。



1971年

3月18日,51路夜宵车北延伸至水产路。

1973年地图:51路走向



1975年

12月25日,开辟201路高峰线,自人民广场至水产路,全程20.64公里。此前,为方便乘客,特别是方便上钢五厂职工上下班,开通51路大站车,由人民广场至水产路,为炼钢工人大炼钢铁做贡献,使用新型SK670型铰接式公交车。

1975年公交票价表:51路

1976年地图:51路、201路走向

1978年交通路名指南:51路和201路



1979年

8月,51路夜宵车正名302路(鸿兴路—水产路)。

1980年公交手册:51路和302路夜宵线

1980年同济路水产路终点站



1982年

7月9日,51路红牌车改为101路大站快车,由鸿兴路至水产路;绿牌车仍为51路,起点站调整为宝昌路,即由宝昌路至吴淞码头。

1983年公交手册:51路



1990年

1月10日,51路全程车由宝昌路至吴淞码头开设大站车,区间车由永兴路至张华浜,站站停靠。

宝山路上的51路配车SK661F型铰接式公共汽车

1990年乘车手册:51路



1992年

11月18日,51路区间车撤销,新辟132路,由永兴路至安达路。

吴淞码头终点站里的51路SK661F型铰接式公共汽车(网络图片)

1992年交通手册:51路



1995年

8月17日,51路往北站方向改经中山北一路、西宝兴路、宝山路;往吴淞码头方向改经宝山路、同心路、中山北一路。



2002年

51路向北延伸至宝杨码头,经牡丹江路、双城路、永清路、宝杨路。原线至吴淞码头改为51路区间车。

51路配车SK6962P型(朱达艺 摄)

2003—2004年上海绿页:51路



2004年

51路往宝杨码头方向改经牡丹江路、淞宝路、永清路循原线行驶;往宝昌路方向改经永清路、淞宝路、化成路、泰和路、牡丹江路、淞滨路至同济路循原线行驶。51路区间车同步撤销。



2005年

12月15日,因淞滨路同济路口禁止机动车东西方向通行(包括东向南左转弯),51路往宝昌路方向改走淞滨路、淞桥东路、淞兴路、淞兴西路、淞滨支路、淞滨路,右转入同济路后循原线行驶。

51路配车SK6105P型(王焯如 摄)



2007年

9月1日,51路北站终点站调整至鸿兴路。

51路配车ZK6896HG(Z9A)型(朱达艺 摄)

7月31日,新辟宝山9路,51路宝杨码头至同济路宝杨路区间车遂撤销。

宝山9路(张渊源 摄)



2009年

11月11日,配合鸿兴路施工,51路北站终点站临时迁至永兴路。



2010年

1月16日,配合101路停运,51路改驶同济路、水产路、永清路,并在全程车运营前后增设早晚班次鸿兴路永兴路(4:30-5:10,21:15-24:00)至同济路水产路(4:30-5:00,22:30-23:30)区间车。

51路配车SWB6100V2(S0D)型(朱达艺 摄)



2011年

4月30日,51路宝杨码头终点站迁入宝杨码头枢纽站。

51路配车SXC6105G5(W0F)型(张渊源 摄)



2018年

2月10日,51路区间车撤销。

51路配车SWB6129BEV38(S2Y)型(张渊源 摄)



2020年

8月29日,配合“逸仙路一路一骨干”线网结构化调整,51路向南延伸至人民广场,同步撤销952路。

51路沿线地标

老北站



1980年代老北站宝山路一带远眺

系河南北路、宝山路、天目东路、东新民路交会处一带大片地区的区片地名。曾是上海陆上交通枢纽,也是闸北地区重要的繁华商市。自1909年沪宁铁路通车设站后便逐渐形成,北站即沪宁铁路上海北火车站之简称。1916年,沪宁、沪杭甬两线铁路接轨,北站成为全市陆上交通枢纽,宝山路上“吃、住、带”中小店铺林立,较著名的有协大祥绸布店、德隆烟草公司、宝华楼酒菜馆、聚商馆酒楼等;河南北路上多银楼、参茸行;天目东路南侧及浙江北路上有托运、报关行21家和多家小旅店。当时各线电车、汽车和长途车都在附近设“北站”站点,伴随车轮运转,北站之名已经享誉沪上。即便两次淞沪抗战爆发,给地区带来重创,但其后随客运量激增,天目东路、宝山路、虬江路、鸿兴路又形成热闹商街,有“北站一条街”之称。铁路上海新客站于1987年底取代上海北站后,地境繁荣稍逊于前。目前老北站地区处于旧区改造中。

天通庵



抗战期间的天通庵地区

即横浜路与天通庵路交会处一带。因俞泾浦西岸曾有天通庵而得名。原为宝山县江湾乡辖境一小村集,19世纪末因毗连租界,邻近火车站,日趋繁荣。至20世纪初,镇上已有各种商铺20余家,近处且有缫丝、染织等厂。民国《江湾里志》云:该镇“几与上海商城无异,迥非曩时村集气象矣。”1920年代后期,此处工业、商业、手工业已相当繁盛。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俞泾浦系敌我交战火线,天通庵镇为双方激战处,附近厂店、民房等在战火中化为灰烬。1945年抗战胜利后,逐渐重建。原镇址建有居民住宅和厂房,沿河一侧筑有粪码头,1952年又重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天通庵桥。自此,市面冷落。现仅有天通庵路作为地名遗存流传,宝山路、天通庵路口设有天通庵火车站遗址纪念碑(非原址)。

天通庵车站遗址纪念碑(徐曾祯 摄)

大柏树



“大八辻”旧影

在逸仙路、邯郸路、曲阳路、中山北一路和汶水东路五路交叉口一带。20世纪初,这里有村庄薛家塘,按方位分南、中、北三个自然村,多为农田与河流。1917年筑体育会西路后,东、西体育会路在此相会,时有居民依地形称此地“三叉路口”。1922年和1926年翔殷路、水电路分别筑成,形成五路相会,习称“小五角场”。至1930年代,这里已发展成为新市中心区的交通枢纽,周围新建畜植牛奶公司,种植园、小观园等,遂渐热闹。因当时未形成固定地名,故华商闸北汽车公司在此设站时以“畜植公司”为站名。1937年后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牛奶公司、种植园、小观园及其他大部分建筑均被焚毁,水电路等交通被封锁。日军在交叉路口设立岗哨和检问所,竖有一“大八辻”地名牌,居民不谙日语汉字而读成“大八寺”。据记载,日军宪兵队设经济封锁监视所时,取名大八通(辻)。其含义,一说是八条路交叉处(时已有6条路和2条规划路);一说是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被我击毙的敌第九师团联队长林大八。抗战胜利后,祥生汽车公司交通车曾在此设站,取名“大白寺”。1948年上海地图上标名为北薛家塘,当时有当地居民薛永康写信给市参议会要求将“大白寺”改名为“薛家塘”,后经公用局处理,在当年年底前将站名改为“逸仙路”,而当地居民仍沿用“大八辻”称呼。1952年出版的上海地图改为“大八字”。“大白寺”“大八字”都是“大八辻”的谐音,“寺”与“字”混用。1988年,考虑到“大八辻”有损中华民族尊严问题,经市政府批准更名为“大柏树”,沿用至今。

江湾



清末江湾水乡古镇风光

江湾之名始见于《宋史》,以虬江(该段现名沙泾港)蟠曲入境内之走马塘而得名,最初称商量湾,亦名曲江。相传于宋建炎四年(1130年)抗金名将韩世忠中军驻扎于此,部分家属随之落户,成为江湾一带早期的居民,江湾渐成小集镇。自宋朝开始,江湾镇已经成为了上海最重要的港口。特别是南宋时期,以海外贸易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明嘉靖三十二年(1544年),江湾因受倭寇袭扰,全镇被毁。嗣后,逐渐以保宁寺为中心,形成新的江湾集镇。由于江湾地处近郊,外商竞相来此租地办厂,市面日趋繁荣。清末,集镇沿走马塘东西绵延可达6里。至民国初年,全镇有大小商铺300多家,尤其每逢秋季棉市,更繁盛一时。而编结手工业、棉织、酿造、化工等厂又相继设立,更有“模范工厂橡胶工场”成为全上海第一家橡胶厂。1949年后在老街万安路基础上镇区扩大,拓宽新市南路,直通新市北路,形成新街。1980年代后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楼栉比。目前,万安路老街一带正处于旧区改造阶段。

江湾尚存的老街——河滩西路(张渊源 摄)

高境庙



高境庙纪念邨牌坊旧影

本为庙宇名。原址在殷高路南侧,高境村张奚宅西,小吉浦东侧。建于元顺帝至正末年(1368年)。初时奉祀西汉曲逆候、丞相陈平。清代多次修葺,增设廊庑戏台等。后庙宇增祀土地夫妇、西汉博陆侯霍光、唐代名将西平王李晟、宋代蕲王韩世忠。此时,庙宇仍为道教。而后,庙内又增祀如来、观音、韦陀、杨戬等佛教神像。大约在1924年后,成为道、佛共奉寺庙。庙宇正殿毁于1932年“一·二八”和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残留神像、位籍、匾额均毁于“文革”期间。1980年,江湾人民公社疏通取直小吉浦河道,庙基遂湮没。多年来,因逸仙路沿线公交车设有“高境庙”站点,使庙名流传至今并形成区片地名。轨交3号线设有“殷高西路”站。

高境庙纪念邨牌坊(张渊源 摄)

高境庙一带曾是淞沪抗战时期十九路军军部所在地,在殷高西路逸仙路口的西北角的广场里至今留有纪念淞沪会战的“高境庙纪念邨”牌坊(由殷高西路南平移至此),堪称乡愁“记忆场所”的活化石。以黄炎培题写的“高境庙纪念邨”牌坊为背景,以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吴淞铁路、淞沪铁路高境庙站遗址作依托,加上呈现了中国英勇反抗日本侵略的伟大历史的抗战纪念墙打造而成的高境源广场,充分融合历史脉络、乡愁情怀、城市记忆等众多元素,成为一处文化休闲游览胜地。

何家湾



位于何家湾路、长江南路交会处及逸仙路四号桥周边一带,境地以铁路何家湾车站最具规模而闻名。何家湾站地处铁路淞沪支线、南何支线与何杨支线的交汇点,始建于1943年,本为淞沪线上一小站。1949年后经多次改造扩建,形成了一个二级三场的大型站场结构。有线路16股、专用线22条及专用铁道3条,线路总延长达74.7公里,并有简易驼峰1座,占地38万平方米。何家湾站系办理整车货物到发业务的多专用线货运站,也是地区性辅助编组站,曾经是上海铁路运输中疏港任务量最大的一个站。历史上有多路公交线设“何家湾”站,轨交3号线设有“长江南路”站。

何家湾站南端(张渊源 摄)

张华浜



大致范围东靠黄浦江,南至军工路与逸仙路相交处,西至南泗塘,北达蕰藻浜。以境内的历史河流张华浜得名。境地凭借水陆交通之要冲,早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已设有日本国至上海的国际电报水线。1898年,中国首条铁路淞沪铁路途经并设张华浜车站,遂渐成市集。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吴淞工业区辟建,境地成为上海市主要港区以及仓储、大中型工厂企业的密集地区。张华浜区片分为东、南、西、北4片,其中南张华浜、北张华浜知名度颇高,均设有公交站点。东张华浜所在的东沿黄浦江,西靠逸仙路一带的原上港九区(后为上海港张华浜港务公司、上港集团宜东分公司),曾经的上海国际集装箱货运95%以上都在此集散。

张华浜港区吴淞大桥南堍一带(张渊源 摄)

吴淞



1990年代吴淞一带俯瞰

吴淞(镇)以江海浩瀚、百舸争流的吴淞口得名,扼据江口,向有“重洋门户”“七省锁钥”之称,凭借其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历来被视作开发的宝地,早在清同治及光绪初年,已辟有海关、铁路、码头和邮电通信。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根据各国领事多次要求吴淞开埠的建议,清政府将吴淞自辟为有别于上海租界和允许外商在此经商的通商场所,吴淞第一次开埠,并将国内第一条营业性铁路——淞沪铁路从上海筑到了吴淞。一时辟街筑路、批地造房、列肆成市,颇成气候。后随着黄浦江的疏通,外商投资益集中于上海,吴淞首次开埠未获显著成果,但为吴淞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29年,上海市政府制订《大上海计划》(即《新上海建设计划》),将吴淞定为商港区,蕰藻浜一线为工业区。然而不久后,受“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淞沪战争的摧残,不仅计划落空,连同原先已建成的基础也几乎化为乌有。吴淞长期处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之境地。1946年后,先后制订有《上海区域计划总图》和《上海都市计划》等,都曾对吴淞的开发作出了规划。1949年后经历年改造,吴淞老镇区面貌一新。老镇旧宅仅剩淞兴路东首北侧一隅,尚可一窥旧日商市繁华。

参考资料

[1]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志·交通运输分志·城市公共交通卷(1978—201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3

[2]中共上海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委员会编:《上海市公共交通企业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大事记》,上海:中共上海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委员会,1996.4

[3]上海市宝山区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淞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3

[4]上海市宝山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宝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4

[5]上海市闸北区志编纂委员会编:《闸北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3

[6]上海市虹口区志编纂委员会编:《虹口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2

[7]上海市杨浦区志编纂委员会编:《杨浦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2

[8]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编:《上海市宝山区地名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12

[9]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编:《上海市杨浦区地名志》,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7

[10]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编:《上海市虹口区地名志》,上海:百家出版社,1989.9

[11]网络资料

点“在看”,把好看分享给更多的人

上海市测绘院

地图文化品牌

新品发布|叙说地图|上海故事

编辑丨张渊源

审核丨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