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健康问答|“久卧”伤何气?

 书页无卷 2020-09-06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睡眠作为一种非常重要且有益的养生方法。中医学认为眠、食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明末清初的养生家李渔曾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睡眠充足固然很重要,但睡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久卧伤气”的说法。究竟“久卧”怎么“伤气”的呢?

所谓“久卧伤气”,即长久卧床造成气血不畅,筋脉不舒。古代养生家有云:凡睡应适可而止,则神宁气足。睡眠过度,也易造成精神不振、身倦乏力、动则气喘。

伤肺气

“久卧伤气”首先就累及肺气。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久卧不能吸入新鲜空气,肺缺乏新鲜空气的调节,久则肺气虚弱。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全身气机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常,水湿不能排泄,就会出现身体困重、肢倦乏力等,常伴有声低气怯、咳嗽、感冒等症状。

伤脾气

脾主运化,主四肢,为后天之本,接受食物带来的营养,再运化到全身各处。久卧脾胃呆滞,伤脾气,脾气虚,则水湿运化失调,精、气、血、津液生成、输布受到障碍,长此以往,则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昏昏欲睡、反应迟钝,而且由于消化功能下降,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肺气脾气“受伤”,也会影响到其他三脏,出现心悸失眠、气短乏力、脏腑功能减弱等。

秋天应该怎么睡?

《黄帝内经》中关于秋季睡眠养生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虽然经过期间的推移,大家会慢慢适应从闷热到凉爽的这种季节交替的变化,然而身体还是有点跟不上这变化的速度,因此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所以还是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秋乏不能靠“多睡懒觉”来解决问题,最好办法就是:首先要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比如跑步,爬山等有氧运动。然而要留意,秋季并不是一个进行高强度锻炼的季节,应循序渐进,以免适得其反。其次就是保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最好在子时之前,由于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时,此时睡觉,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且应顺应节气早起,有利于收敛肺气,预防一些呼吸系统的疾病。(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