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三焦论

 昵称32555205 2020-09-07

三焦,历代医家莫衷一是,未形成定论。以下一家之言:

首先,三焦作为腑当具备腑的特性,即泻而不藏,内经谓之器,又谓之水道。则三焦所行者当为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物。少阳性暑(源于少阴之藏者),蒸腾精微,正如沤状,清者上升如雾,浊者下行如水而膀胱蓄之。

其次,卫出下焦(化水)营出中焦(化谷),营卫之气皆人身日用者。又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毫毛腠理其应也。毫毛腠理太阳之位,则太阴之湿必籍少阳之路以出太阳,少阴之热必籍少阳以出太阳,厥阴之风以行少阳之暑助阳明之燥。故仲景少阳病曰阳去入阴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曰血弱气尽曰口苦咽干目眩。

再次,三焦之位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则上焦所布为中下二焦蒸化之气,中下焦承胃小肠大肠之外以受精微,上焦居二焦之前方而上行,其位最广。

最后,三焦之病多见水停、火郁相继或相加,其治疗大法当去其阻遏,展布气机。孙思邈说: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皆据其病机而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