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产池的建设,土池好,还是水泥池好?

 新用户5488A7GH 2020-09-08

高产池的建设,土池好,还是水泥池好?

昨天写了高产池的设械设备配备,今年继续写高产池的建设。

说到高产,不得不让人想到的是过去的网箱养殖和流水池养殖。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那时好多河流还没有被污染,在一些大的水库,像龙泉湖、邛海等,在湖里架设的网箱还不是很多,网箱外围的水体自净能力还可以,所以一个5乘以5的网箱一年可以产上万斤鱼。再如流水池,只要上游的水源好,水质好,一个平方的流水池,就可以产鱼80斤以上,高的还可以达到120斤每平方,折合是每亩8万斤的产量。

之所以能达到这么高的产量,关键的因素就是解决了鱼的排泄问题。以网箱为例,每天都在投料,鱼吃进去的饲料,一部分转化成了鱼肉,但超过一半以上的饲料没有转化成鱼肉,而是成为粪便,排出了体外,这些都是污染水质的因素。如果没有足够大的水体自净能力,那这些粪便就会累积,最后因为微生物的分解不足,而造成水质变差,亚硝酸盐、氮氮、硫化氢等增高,造成发病死鱼。

由于水库放养的网箱越来越多,或是在河道上架设网箱也超出了河道水的自净能力时,这个时候,虽然是养的网箱,鱼仍然容易发病死鱼。如2008年贵州遵义的河道网箱养殖,那时我们去测整条河的水质就已以是亚硝酸盐超标,氨氮也比较高。这与今天云南临沧的河道养殖是一样的,网箱外围的氨氮达到了0.8,亚硝酸盐达到0.2以上,只要一发电放水,下游的网箱就容易出现发病。所以才在2006年的4月26日,一场大风,突然的大幅降温,就出现了龙泉湖的大量死鱼。再如自贡的沱江河,前些年,有人在河道上架设了网箱,前期益还可以,可越到后期,疾病越多,越容易发病死鱼,其根本原因就在水质上。

现在按高位池的原理,进行池塘改造,其目的就是为了底部吸污及排污,水质改善好了,才能实现高产。要保证高产池的水质好,除了水源好,可以经常换水。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高产池的池塘水深建设,保持在4-4.5的水深,水相对越深,养殖水体的自净能越好;但水太深后,当底部都没有光照后,又会抑制藻类生长,阻碍底层营养物质与养殖水体的交换。

所以在高产塘的建设中,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用水泥把塘底及四周的做好护坡,看上去是更加标准,实则是在减少养殖水体的自我缓冲能力。所以基于此,我们才建议养殖户在建设高产池时,只要塘四周没有垮入塘的土石,那就没有必要进行硬化,就更不用说云硬化塘底了。不硬化的好处是,池塘养殖水体需要从土壤中获取营养及微量元素。不硬化的好处时,池塘养殖水体需要从土壤中获取营养及微量元素。没有硬化的池塘可以为养殖塘提供部分缓冲能力。一旦硬化,无论是养殖水体的藻类生长,还是水的稳定性与自净能能力都会受到影响,而且从亩产量来看,在同样设置有底排污的高产塘,没有硬化的较硬化了的鱼塘产量还要高一些。

我们在自贡和成都均建有药敏试验室,我们免费为大家做药敏!自贡导航输鱼康鱼药批发零售店,就可以到。成都直接在高德导航上输青羊万达旁的兴城融域小区就可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