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主食上瘾竟因成分接近毒品?控制饮食比戒毒还难?!

 撸铁一姐呀 2020-09-08

上周一姐又对仙女们来了一次充满血与泪的饮食习惯大调查,主题是想知道大家都是怎么控制饮食不乱吃的!这次的参与调查的同样也有5000多位仙女,在第一个问题上,就呈现出压倒性的区别。

没错,当一姐问到大家能不能控制住饮食,有83%的人完全控制不住,一姐感觉这都快成一个社会问题了!

所以今天针对如何控制饮食这个大魔王,一姐要给仙女们讲两句。通过问卷一姐发现,大家控制不住饮食,具体有以下体现:

其次在饮食偏好上,大家都表现出对主食、糖加工食物情有独钟。

一姐将从以下3个角度给仙女们分析哦。

1、生理原因

2、心理原因

3、仙女支招

生理原因

首先,关于为什么我们会对甜食上瘾?有研究表明,甜味是人类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母乳就是甜的,因此爱吃甜食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反应。

《人类简史》里讲过,10万年前还不掌握烹饪技术的智人,很少能尝到甜食的滋味,唯一的可能就是水果了。当一位女性智人找到一棵苹果树,她第一反应就是吃到吃不下为止,生怕别人发现自己就没有了机会。所以喜好甜食,也是深深植入在我们DNA当中的

一姐再用科学角度跟仙女们讲讲。甜食,会刺激大脑特殊区域的信号物质“血清素”的分泌。血清素会影响人的胃口、内驱力(食欲、睡眠、性)以及情绪。也就是说,血清素会让人感到轻松和愉快

不仅如此,还有研究发现,吃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时,大脑会释放类鸦片活性肽,这是可卡因、海洛因等麻醉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会让人越来越上瘾

而且类鸦片活性肽和多巴胺一起工作,产生愉悦感,当大脑发现他们碰到一起了,自发地不断重复这些动作,去促进他俩分泌。

其次,我们为什么会对碳水化合物欲罢不能,每顿饭不吃点主食就感觉很没有灵魂?之前一姐讲过,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和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元)。

单糖是我们人体吸收的基本单位,像好吃的大米、水果这些都属于单糖。单糖在体内特别容易被吸收,所以它会引起血糖的急剧变化,也就是我们之前总说的高GI值食物引起血糖迅速上升,胰岛素也会跟着大量分泌

在血糖上升的这个阶段,你的身体会感觉突然有了力量,精力充沛,精神愉悦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增加血清素,尤其是被健身圈视为“糖棒”的香蕉,是色氨酸和维生素B6的重要来源,都可以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

仙女们注意,如果你发现一天中你吃的大部分食物,都是在不饿的状态下吃的,而且当你有情绪,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吃东西。那么潜意识中,你很有可能已经把食物当做情绪第一应对机制

在面对压力时,我们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分泌会上升。皮质醇是啥?它属于体内“应激激素”,皮质醇会使人在压力状态下,维持血压的稳定和适度提高血糖含量。如果长期压力或者压力过大,会造成皮质醇的高水平释放,后果是,提高肝脏对营养的代谢,变相地提高了血糖含量,多余的糖分又被转变成脂肪。

不仅如此,还会让我们对高热量的食物产生一种生理上的渴望感。当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时,大脑会一直一直向身体发出信号:你需要补充体力来面对这一切。

所以皮质醇大量分泌是导致你情绪性进食的最大元凶。而为什么食物会变成抗压的应对机制?刚刚一姐讲过,吃高脂高糖的食物时我们的大脑会释放类鸦片活性肽,所以这些食物真的能在我们情绪失控时候,起到安抚效果。

心理原因

填过问卷的应该感受到了,不管是姨妈期暴躁、沮丧还是难过,情绪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你的进食。

佛洛依德认为,我们婴幼儿时期最先追求的是一种口欲的满足,也是我们最先建立信任的人,所以婴儿时期,我们的安全感是从口中而来的。这就解释了,在我们焦虑、不安的时候,吃东西和抽烟是最常见的两种行为。

还有有很多仙女一到了晚上,就发疯的想要吃东西,这时候要小心“夜食症”。最新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对大脑而言,晚上吃东西很难产生饱腹感,因此,我们在晚上吃东西会吃得更多

我们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它发出的信号就是“吃饱了”,但是在夜间,即使我们吃同样的东西,也很难触及这个区域。这个信号被夜间的大脑屏蔽了,所以晚上我们怎么吃都不会觉得饱。

你总喜欢晚上吃东西,很有可能是你的大脑为了缓解白天的压力,试图用食物来让自己开心。这也就叫做安慰性进食,如果形成了习惯晚上吃东西,基本就会进入用饮食缓解压力的恶循环。

仙女支招

针对于各种各样的控制饮食方法,一姐向仙女们讨教了一些,请各位仙女自取。

外部刺激类

饮食控制类

转移注意力

人生艰难类

逼迫自己类

给自己洗脑


科学分析类

最后两个仙女的分享是真的走心了,希望看到这里的仙女可以找到能借鉴的点,走之前要给热心分享的仙女们点个赞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