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达19919例!罹患单侧乳腺癌,对侧乳房需要预防性“一刀切”吗?

 jcycc 2020-09-08

本文概要

1、不盲从:20年后绝对生存获益不到1%
2、高危基因携带者:CPM降低约90%相对风险
3、哪些乳腺癌患者能从CPM中获益?
4、CPM会带来哪些风险?

在过去的15年里,单侧乳腺癌女性患者实行预防性对侧乳腺切除术(Contralateral prophylactic mastectomy,CPM)的数量,翻了1倍多。
 
2004至2012年,在北美的 1224947例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接受CPM者达到 19919例,占 1.63%。

其中,2010~2012年,20~44岁接受CPM者从10.5%(1879/17862)增加到 33.3%(5237/15745),这种增加的趋势,涉及42%的美国地区。

CPM在西方国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而在国内临床工作中,也不乏有患者提出想要进行CPM改善预后。

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乳腺癌患者进行预防性对侧乳腺切除,是否对预后更好?让我们今天一探究竟!

辩证看待,不盲从

20年后,绝对生存获益不到1%

2014年,《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杂志发表了对乳腺癌患者行 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术(CPM)临床意义的相关文献,研究显示:

  • 40岁、ER阴性、I期 乳腺癌患者最能从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中受益,生存延长 0.59年

  • 60岁、ER阴性、Ⅱ期 乳腺癌患者受益最少,生存延长 0.1年

  • 无论何种年龄、肿瘤分期、ER状态,患者20年的绝对受益都不足1%。* 注:伴有BRCA突变的患者,不在该研究模型计算范围内

 

研究者之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普外科医生 Todd M. Tuttle 表示, “很多患者选择CPM,是因为她们认为这样可以延长生存。在分析了各亚组的患者后,我们发现获益并不明显。”。

对于该研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主任 邵志敏教授 也做出了专业点评:

在我国,基于特定的医疗环境,临床医师乃至患者对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术的理解和认可,还存在一定异议。实施该手术前,需要强调的是,其目的主要在于,降低对侧乳腺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 ,从而改善整体预后。

然而,通常来说,乳腺癌患者10年对侧乳腺癌发生率低于5%,其中90%的对侧乳腺癌为Ⅰ~Ⅱ期患者。

因此,只有选择符合以下两种情况的乳腺癌患者,实施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手术,才可能最终获益:

  • 有较高风险将发生对侧乳腺第二原发癌;

  • 且该第二原发乳腺癌的发生,不能被前期全身治疗所预防或降低风险。


从统计角度而言,该模型根据SEER、EBCTCG等数据库及相关临床试验结果等现有数据外推,提出一系列假设,并基于此假设进行统计预估,存在不可避免的偏移和误差。

从临床角度而言,该结论可以理解为,对于非高度选择的患者,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手术获益有限,这将有助于减少过度治疗、不规范治疗,对我国临床工作起了很好的规范化作用。
来源:1412期《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周刊B1版

同时,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医学中心医学部的 Stephen G. Pauker 博士,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尽管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CPM)能得到的生存获益有限,对于那些有家族史或者基因突变的患者,该手术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高危基因携带者

CPM降低约90%相对风险

携带BRCAl 1/2基因突变的女性与非携带者相比,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除此之外,有很强家族史、接受过胸壁放疗的年轻单侧乳腺癌患者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对于乳腺癌高危基因携带者,CPM在降低对侧腺癌风险方面是有效的,相对风险降低约90%

1997--2009年,在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诊治的 3889例 I~Ⅲ期乳腺癌患者中发现,CPM对于那些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相对提高了25%的无病生存率,同时总生存期也有所延长。

在激素受体阴性分组中的亚组对比中还发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对于阳性的患者更能从CPM中获益,而Ⅰ~Ⅱ期患者较Ⅲ期患者更能获益。
 

CPM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专家观点与ASCO共识

2015年9月,在CSCO学术年会的乳腺癌论坛上,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 通过重要研究结果以及ASCO专家共识,就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术(CPM)的热点问题分享了精彩观点。
 
 01 CPM的适应证 
对侧乳腺有 高危风险 的患者实施CPM的适应证:
  • BRCA 1/2基因突变携带者;

  • 有很强的家族史,但患者不愿意接受基因检测者;

  • 30岁之前接受过胸壁放疗者;


对侧乳腺有 低危风险 的患者实施CPM的适应证:
  • 携带非BRCA基因突变(如CHEK-2、PALB2、P53、CDH等);

  • 有明显家族史,但基因检测阴性,无家族基因突变者;

  • 不愿接受对侧乳腺严密监测(如致密乳腺、监测失败、疲于复诊);

  • 改善重建乳房的对称性;

  • 有明显焦虑情绪绪等。

 
 02 CPM的禁忌证 
1、对侧乳腺癌发生风险正常的单侧乳腺癌患者;
2、较晚期的乳腺癌患者:炎性乳癌;T4或N3乳腺癌;IV期乳腺癌;
3、发生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患者(如有伴随疾病、糖尿病、吸烟和肥胖的患者);
4、基因检测显示BRCA阴性,但是有BRCA阳性携带者家族史的女性;
5、男性乳腺癌患者,包括BRCA携带者。
 

ASCO共识专家组同意,对于单侧乳腺癌患者,若其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风险正常,不鼓励行CPM。由于乳房对女性有着重要的社会心理功能,因此,乳房重建在乳腺癌的多学科治疗中,占着非常关键的地位。

CPM的手术风险

并发症、治疗延迟等多重风险

对平均风险的乳腺癌患者,不建议实施CPM,其主要原因有——CPM并发症发生率高,可能会导致抗癌治疗的延迟,并且患者住院时间更长、花费更多:

  • 接受CPM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行单侧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 2倍,并且带来的手术并发症更多,包括 出血、血肿、裂开、感染、坏死、瘢痕、植入物异位、泄漏或破裂。这些并发症带来的风险,甚至要高过肿瘤二次转移。

  • 接受CPM 假体重建的患者,ICU使用率 为 34.1%,而单侧乳腺切除 假体重建为 29.8%。

  • 部分患者有可能因为要实施CPM,需要 延迟治疗(如化疗等)。


总结

权衡利弊,寻求最大获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及美学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虽然我国CPM开展时间较晚,并不普及,但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选择CPM的患者。
 
在精准医学时代,每位患者的个人意愿,是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在做出决定前,患者需要充分了解各种不同的选择方式利弊,并且跟医生充分交流个人的价值观、目标及个人偏好

最终,是否要进行CPM,医生需基于平衡利弊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意愿,做出符合患者最大利益的手术决策。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阅览):

1、Nash R.Goodman M,Lin CC.et a1.State Vat4ation in the Receipt of a Contralateral Prophylactic Masteetomy Among Women Who Received a Diagnosis of Invasive Unilateral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2004-2012[J].JAMA Surg,2017,152(7):648—657.DOI:10.1001/jamasurg.2017.0115.

2、Wong SM,Freedman RA,sagara Y,et a1.Growing Use of Contralateral Prophylactic Mastectotay Despite no Improvement in Long-term Survival for Invasive Breast C{meer[J].Ann Surg,2017 265(3):581—589.DOI:10.1097/SLA.000fi000000001698.

3、徐青,刘冠群,远丽,李晓卫.乳腺癌预防性对侧乳腺切除手术的研究现状[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9,046(001):4-6

4、Fayanju OM,Stoll CRT.Fowler S,el a1.Contralateral prophylactic mastectomy after unilateral breast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nn Surg,2014,260(6):1000· 1010.DOI:10.1097/SLA.000(000000000769. 

5、J Natl Cancer Inst. 2014 Jul 16;106(8):dju160. doi: 10.1093/jnci/dju160. Print 2014 Aug.

6、1412期《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周刊B1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