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麓书院院长段俊平:聊聊茶文化

 新用户2604wfaF 2020-09-08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的口感好,能暖胃。茶的历史悠久,比神农氏尝百草那会儿还早。神农尝百草,百草有毒性,他就吃茶解毒。茶为什么能解毒?比如我们常喝的白茶,有种说法是,一年为茶,三年为药,七年为宝。茶就是有药性。

茶还能延年益寿。我们知道“米寿”是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读作八十八。吃五谷杂粮的,活八十八岁。而“茶寿”呢?“茶”字的草字头即双“十”,相加即“二十”,中间的“人”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再加上字头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茶寿比米寿长二十岁。所以说喝茶能延寿。

除了养生功能,茶与中国人的精神传统也有关。没有茶,中国文化都要黯然失色。聊天没有茶,淡而无味;喝酒没有茶解酒,酒也无味。特别的,当人寂寞的时候,更是需要茶来慰藉。所以精神生活,离不开茶。我们还有句话叫“禅茶一味”,这充分说明二者密不可分。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禅宗兴盛。修行的人,没有茶,就失去了精神支柱。

魏晋南北朝时,三月三,王羲之曲水流觞,喝完酒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但是很多文人喝完酒后,丑态百出,所以后期,文人相聚渐渐把酒改为了茶。所谓“清茶为谦”。茶在文人中也兴盛起来。

历朝历代,茶都得到了发展:唐代,出了一位茶圣——陆羽,茶发展到很高的境界。真正茶与禅结合一起,也是在唐代。到了宋代更不用说,宋代,结婚要下“茶礼”。各种仪式离不开茶,皇帝宋徽宗还著书写茶。文人间娱乐还斗茶,那是文人间的娱乐。所以,茶与艺术、文学,宗教,风俗习惯,与老百姓生活都结合很密切。到明清,满人也传承了汉族的茶文化。所以茶是我们国家的名片。喝茶成了约定俗成。现在做生意,也是以送茶礼为主。

中国是礼仪之邦。茶可以作为一种载体。但真正懂茶的又很少。茶与人生品味有关,品茶,品茶,品是三个口,不是喝。品完后,我们要“悟”。上升到精神需求。仪式感满满。

全国各地,有很多根据地理、气候及人文条件很出名的茶,杭州的绿茶龙井,红茶有金骏眉,后天加工的,比如陕西泾阳的茯砖茶,与黑茶结合,有暖胃等很多保健作用。

什么是好茶?你适合什么茶?一、与爱好相关,喝了舒服是首选;如果你欣赏毛尖的立叶的美,就喝它。二、考虑养生,夏喝绿茶,冬喝红茶。对应到个人,如果脾胃虚寒,还是喝红茶,肝火旺盛,就喝绿茶。三、年代越久越好吗?还要懂得品,未必越久越好。有些茶太久容易发霉。

至于茶具,怎么喝茶,都还次要。日常喝茶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讲究品质。不同场合,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要分清。喝茶还要好水来搭配。好茶配好水。考虑到目前水污染严重,要慎重考虑水。

宋代禅师说过人生三境界。品茶也一样: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