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溶血危象

 昵称zo275 2020-09-08
1 概述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红细胞破坏的速率与骨髓造血代偿能力,从轻度贫血到危及生命的状态,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溶血危象是危及生命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或慢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加重,以血管内溶血为主,血红蛋白水平急剧下降,黄疸明显加重,出现血红蛋白尿,甚至肾功能衰竭、休克。

溶血性贫血由于其病因的迥异,发病率各不相同。儿童中常见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全球约有4亿患者,并在非洲、亚洲、地中海和中东的某些地区最为常见[1]。溶血尿毒综合征是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ies,TMAs)的一种类型,其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溶血尿毒综合征在欧洲和北美,<15~18岁儿童的年发病率为(0.6~0.8)/10万,<3~5岁儿童的年发病率为(1.9~2.9)/10万,而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在<16~17岁儿童的年发病率为(0.10~0.11)/100万[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在儿童中很少见,除外新生儿期,20岁以下的儿童每年发病率为0.2/100万,而法国最近的一项全国队列研究表明,AIHA的发病率可能是正常发病率的10~20倍[3]

溶血危象虽然不是常见的儿科急症,但会导致不良预后与死亡,本文将阐述其主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思路及干预措施,以早期识别严重急性溶血的存在,并实施快速的鉴别诊断,给予及时、准确的干预,改善患儿预后。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溶血性贫血的发生与内在或外在因素有关。内在因素是由遗传性红细胞疾病引起,如红细胞膜、血红蛋白及酶的异常,可由多种因素触发,如缺氧、发热或氧化应激[4];而外在因素包括获得性免疫性或非免疫性因素,如毒素、机械因素、药物等。

溶血可以发生在血管内或血管外,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而严重急性的溶血主要发生在血管内,或原为血管外溶血,因某些诱因而并发血管内溶血。常见溶血病因与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见表1

点击查看表格
表1

常见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分类与机制

表1

常见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分类与机制

血管内溶血是指由于剪切应力、毒素或补体介导的溶解作用直接在血管内引起红细胞膜的破坏,致血红蛋白尿和潜在的急性肾损伤,可在各种情况下发生,如感染(疟疾、脓毒症)、机械瓣膜、TMAs和同种异体免疫等。血液循环中游离血红蛋白与结合珠蛋白结合,进入肝脏参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胆色素代谢;若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即发生血红蛋白血症,未结合血红蛋白二聚体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直至超过其吸收能力,游离血红蛋白随尿液排出,致血红蛋白尿[5]

血管外溶血是由脾脏和肝脏的网状内皮系统介导的,如某些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rm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wAIHA)、镰状细胞病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血管外溶血的标志是红细胞被脾巨噬细胞或肝库普弗细胞吞噬,然后隔离和清除;血红素在吞噬细胞中从游离血红蛋白中释放出来,在吞噬细胞中转化为胆绿素,胆绿素随后转化为胆红素,致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尿胆原、粪胆原增加,一般不出现血红蛋白血症[3]

3 诊断
3.1 临床表现

溶血危象多见于急性血管内溶血,以血红蛋白急剧下降,出现血红蛋白尿、黄疸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有畏寒、发热、头晕、乏力、苍白、恶心、呕吐、腰背痛、腹痛等表现。病情发展迅速,严重者可有下列表现:(1)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不安;(2)重度贫血可致急性心功能不全或休克;(3)血红蛋白尿可致急性肾衰竭;(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5)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昏迷、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早期)。

3.2 快速诊断与病因筛查的实验室指标
3.2.1 血红蛋白

是溶血性贫血严重程度最直接的指标,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诊断时血红蛋白值是重要的预后预测因子,且与死亡风险和多重治疗的需求相关[6]。需动态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评价治疗反应。

3.2.2 结合珠蛋白

正常血清中含量为0.50~1.57 g/L,血管内溶血时,结合珠蛋白含量降低,甚至降为0;在AIHA中,结合珠蛋白是溶血最敏感的标志,也是最后恢复正常的标志。

3.2.3 网织红细胞

是骨髓造血活性的一个指标,在发生溶血时会明显增高,>5%或绝对计数超过100×109/L。但当同时存在骨髓造血异常(如血液肿瘤疾病、红细胞生成障碍、骨髓衰竭综合征等)、铁和维生素的缺乏、感染或针对骨髓红细胞前体的自身免疫性反应时,网织红细胞可无明显增加[7]。值得关注的是在AIHA中,有39%的患儿会发生网织红细胞减少症[8]

3.2.4 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是血管内溶血的重要指标。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量超过肾阈值后,临床出现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是含铁血黄素与尿液中的铁结合,导致尿液呈褐色,通常伴有明显的血管内溶血。

3.2.5 裂体细胞

又称红细胞碎片,在健康的个体中,正常计数低于0.5%。各种血管内的因素,导致红细胞的机械碎裂而产生裂体细胞。高于1%的计数是典型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表现,通常可达3%~10%,而在0.5%~1.0%可提示DIC。一旦排除血管内装置和DIC,应高度警惕TMAs,进一步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及相关检查[9],在诊断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对这些疾病进行及时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10]

3.2.6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

DAT是检测AIHA的经典方法。阳性结果提示免疫球蛋白(IgG)和(或)补体(通常为C3d)与红细胞膜结合,也有IgM型和IgA型,需要扩展的抗人球蛋白试验。根据技术标准,DAT阴性的AIHA很少见,如低亲和抗体或仅为IgA抗体,排查其他溶血原因,并采用更敏感的检测技术确认,可诊断DAT阴性AIHA,且支持类固醇治疗有效[11]

3.2.7 血清生化指标

溶血危象时表现为间接胆红素的明显增高,超过4 mg/dL。溶血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增高,并以在红细胞中表达的LDH1和LDH2增高为主;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因感染导致急性溶血危象时,LDH可显著升高;此外,由于LDH水平随溶血速率的降低而降低,因此LDH可用于评价治疗的反应。溶血中也可观察到血清铁蛋白的增高,间接反映人体总铁含量的增加,铁蛋白也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在各种代谢性和炎症性疾病中增加,因此溶血与这些病因的共同作用,使之增加明显。肝脏功能检测,25%以上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溶血危象时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出现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12]

3.2.8 骨髓检查

多表现为增生性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旺盛,粒/红比值倒置,红系增生活跃,并以中晚幼细胞增生为主。但如前所述,在AIHA中会发生网织红细胞减少症,贫血不易纠正,偶尔也会伴有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称之为再生障碍危象,骨髓象有两种表现:(1)红细胞系统受抑制,有核红细胞甚少;(2)骨髓增生活跃,但红系停滞于幼稚细胞阶段。

3.3 诊断思路

对每个急性贫血的患者,都应怀疑是否存在溶血,首先需要排除急性失血因素。在无失血的前提下,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关的初步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急速下降、网织红细胞多增高、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LDH明显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及血红蛋白尿等,可以明确溶血危象的诊断。并仔细询问病史、家族史,了解患儿是否存在基础疾病,近期有无感染、特殊食物、药物、毒物等的接触史,以排查溶血的诱因。同时,也要查明溶血性疾病的原发病因,这与采取何种治疗措施息息相关,诊治流程见图1

点击查看大图
图1
急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治流程图

DAT: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AIH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图1
急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治流程图

常见的病因排查包括[13]:(1)血涂片检查:裂体细胞的存在提示机械性溶血、TMAs或人工心脏瓣膜;球形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AIHA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如第1次检查正常,应重复血涂片分析。(2)外周全血细胞计数,存在血小板减少,提示TMAs、DIC、Evans综合征、疟疾(暴露于该病的患者)。(3)须进行DAT,明确是否存在免疫性溶血的因素,指导合理的输血措施。DAT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异体免疫或药物诱导的免疫过程,IgG强阳性伴或不伴C3主要与wAIHA有关,而孤立的C3阳性提示补体途径的冷抗体型AIHA和药物性溶血。血清C3和C4水平降低也提示与补体依赖性溶血有关,如冷凝集素病(cold agglutinin disease,CAD)。继发性AIHA的病因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病毒感染等,也需要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明确[14]。(4)反复血涂片阴性和DAT阴性提示红细胞酶缺陷(G6PD或其他酶缺陷)、血红蛋白异常(地中海贫血)、DAT阴性的AIHA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红细胞酶活性检查、血红蛋白电泳等可帮助诊断。PNH因CD55和CD59缺失,导致补体不受控制的激活,特别是在手术、感染等触发因素下引起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和其他PNH表现(血栓形成和外周血细胞减少),需通过流式细胞术诊断[15]。还应监测高铁血红蛋白水平,特别是G6PD缺乏症,可进一步加重组织缺氧。

4 治疗
4.1 早期复苏

开放气道和供氧,以缓解组织缺氧。立即开放静脉通路,给予液体复苏,并获取血液标本,及时行ABO和RH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型,为输血做好准备。早期液体复苏时,选择等张晶体液,不造成红细胞的进一步破坏,维持血管内容量,同时碱化尿液,减少肾功能损伤。但大量的晶体液输注会导致血液的进一步稀释,加重组织缺氧,应及时输注红细胞,提高携氧能力,改善机体缺氧。予心肺功能、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乳酸的监测,保护脏器功能。

4.2 输血

输血是挽救严重溶血性贫血的重要措施,采用成分输血的方式,输注浓缩红细胞。特别是对于出现缺氧、意识状态改变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以维持血红蛋白>60 g/L为宜,保障器官组织的血流和氧供,以减少肺水肿、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造成死亡的可能性。

对于AIHA患者,由于自身抗体能识别红细胞抗原,并会与几乎所有供体红细胞发生反应,因此交叉配型多不相容,这种情况下,应使用ABO-和RHD-匹配的血液,不能因配血不完全相合而拒绝或延迟给患者输血[16]。但因输入的红细胞可能溶血,患者的获益是暂时的,且输血可能会加速患者自身红细胞的破坏,因此输血时应予足够的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以抑制抗体生成,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同时输注速度相对缓慢,并做好严密监测。对于CAD患者,减少寒冷暴露是至关重要的,需要使用加温装置进行静脉输液,输血时需使用血液温控器[11]。对于是否采用洗涤红细胞,仍存在争议,洗涤红细胞具有去除80%白细胞、98%补体和血浆蛋白成分的独有特点,使之在治疗AIHA中成为首选。Zhang等[17]回顾分析了60例AIHA患者接受不同红细胞成分输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指出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和O型洗涤红细胞输注应用于AIHA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可避免O型洗涤红细胞过度使用。

4.3 溶血的病因治疗

对诱发溶血危象的外在因素应及时去除。如因食用蚕豆或接触药物、毒物而引起的溶血,应停止接触这类物品。如血型不合或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感染是加重溶血的常见诱因,根据感染的部位/类型及可能的致病微生物,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且某些治疗药物也可能诱发或加重AIHA或G6PD缺乏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应停用并避免再次接触。

关于TMAs,包括典型/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移植后药物诱导的TMA等,应及时识别,除外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均应及时给予1~1.5倍循环血浆容量的新鲜冰冻血浆进行血浆置换,同时避免血小板输注,并控制高血压,必要时可给予肾脏替代治疗。对于难治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联合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治疗可选择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抑制补体途径[2,9]

AIHA的病因复杂,存在相当大的临床异质性,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病因的探查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原发和继发的因素。对于wAIHA,糖皮质激素仍为一线用药,对于危重患者给予甲泼尼龙5~10 mg/(kg·d),稳定的患者给予泼尼松1~2 mg/(kg·d)维持,而难治性或复发性的患者可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对于CAD患者,糖皮质激素的疗效不肯定,首先考虑应用利妥昔单抗[5,18]

4.4 其他治疗

由于红细胞的破坏,血清铁并不降低,但会出现叶酸的缺乏,注射叶酸有助于维持有效的红细胞生成,及时纠正贫血。在发生红系再生障碍危象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有助于改善暂时性骨髓衰竭[19],且可以减少输血需求,避免因输血过多而导致的溶血。

5 总结

总之,当儿科医师面对重度贫血的患儿,除了对营养性、恶性、失血性疾病的思考,不能忽视的是可能存在的溶血问题,对溶血危象的认识及早期识别,以及对病因的快速分析,有利于实施及时而正确的治疗措施,改善患儿的预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