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又die了个牛大!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牛肉面是兰州特色,也是我的最爱。在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2020年3月1日早晨,站在窗前,忽然看见楼下的牛肉面馆开了。于是急忙收拾下楼。在等待了40多天之后,我终于上街die(吃)了一碗“牛大”。说实话,这一碗面下肚,感觉踏实,爽、用兰州人的话说:满福!

近几年,可能是身体的原因,我一周能吃三四次牛肉面。对兰州“牛大”的依恋,从来没像现在这么执着。

早上七点多从家里出发,走近5公里路,就到了上班的地方。附近有好几家牛肉面,我按自己的口味尝试,最后选中一家叫做宝福的牛肉面做我的早餐食堂。每周五天时间,一般情况都要吃个两三回,最多时,天天早上一个“牛大”。同事问,你天天吃,不烦吗?我说,吃上了身体舒服,就不烦。

有时,反思自己为什么会经常吃牛肉面不烦的原因:其一是早上步行五公里,运动后,可能就有了好的食欲。其二是经过这几年吃牛肉面,感觉自己的皮囊还是比较欢迎“牛大”的风味和口感。其三是最重要的,就是生在兰州这样一个西北高原的城市,这一方水土养育的生命,从小习惯喝黄河水,吃放了蓬灰的面和馍馍,所以就喜欢这“牛大”的风味。

庚子年春节,新冠疫情袭扰一个多月,街道空旷,社区封闭,店铺关门,在家也整整呆了一个多月,一家人生生把家中冰箱和厨房里存的所有食物吃了个精光。前几天看到西固安宁有牛肉面店重新开始营业,有好多人去“赶考”(如古时科举考试一样分座),队排的老长老长。(兰州人对牛肉面的钟爱由此可见。)我嫌远,就又忍了几天。今天看楼下牛肉面馆一开门,扔下吃了一半的花卷就下楼了。

进得牛肉面馆,人还不少。服务员严阵以待,量体温,指挥客人按红线走,间距一米,一张桌只坐一个人。本来7元一碗的面成了8元,仔细一看,原来加了个一次性碗筷,也能说得过去。二细面大蒜苗多辣子多……端上一碗面,见牛肉面馆在门外设了散坐,于是出门找一凳子,放上面碗,先取下口罩,深深吸一口这“牛大”的香味,然后埋头干了起来……

如同武汉的热干面一样,牛肉面是兰州人的最爱,也是兰州这一片水土诞生出来的风味美食。我见过很多外地来兰州投资和工作的人,刚来时,他们吃兰州牛肉面都是勉强接受,几个月过后,我发现,这些人居然变得和我一样,隔三差五就会去吃牛肉面。问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吃,答案是:吃来吃去,还是牛肉面最香!

是“牛大”征服了外地客人,还是客人恋上了“牛大”,真是说不清!

亲爱的“牛大”,这是兰州人对牛肉面的昵称。一碗牛肉面,从用料、烹煮、食用,每个环节,都带着西北高原的兰州特色。做发面剂的蓬灰,是兰州周边山上长的;牛肉,是西北特有;牛肉的选择和煮食,多种调料的应用,只有兰州牛肉面师傅心里清楚;像杂技一样拉面的技巧硬功,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品相,蹲在街头端上一碗就开吃的习惯……如此种种,都带着兰州这一方高山大水城市的风韵。

我常常想,牛肉面对兰州而言,不仅是一碗面,更像是一剂十全大补汤,有参术苓草,芎归芍地,补气而又养血。咕咚咕咚熬上一夜,就等着为早晨的兰州人,添上一把精气神。

兰州牛肉面,不是全国开了很多店面的兰州牛肉拉面。它就叫牛肉面,是那种既上得了兰州高级饭店的食谱,又在金城市井街巷随处可吃到的一种面食。既是达官贵人的喜爱,也是平民百姓的钟情。

兰州牛肉面,它就是兰州的。离开了兰州,如果没有兰州师傅和他们带着的面元素和基因,兰州牛肉面就只能成为兰州拉面。die一碗兰州“牛大”,小别回乡,醉后初醒,大病痊愈,身疲心累之时,“牛大”是最好的熨贴与慰藉,也是一剂奏效的良药。每个清晨,当上百万兰州市民走进牛肉面馆时,这必吃的早餐,它不仅是兰州味道,谁又能说,它不是黄河穿腹而过的兰州城的风骨……

一碗面连汤也要喝个精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