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艾山窝纪事:推磨

 文化佳园 2020-09-08

( 作者    艾山前)

   “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这老俗语说的好。人生在世,这饭得天天吃,顿顿少不了。

      我们国家那么大,美食那么多,有的地方主食是米饭,有的地方主食是面类,而我们苏北鲁南这块,主食是煎饼。

    “吃煎饼卷酱,越吃越胖”这句话,就是我们老家人,对煎饼这种食物,最高的赞誉和夸赏。

    煎饼,虽好吃,但不好做,做起来很费劲。现在想起来,头还晕晕的,小腿肚子一阵一阵子的发酸。

     要想做煎饼,得先把粮食做成糊状的糊子,然后舀一勺子糊子,放在铁鏊子上,用竹子做的煎坯子摊开,摊均匀,摊薄。铁鏊子底下烧火,等糊子的水分蒸发完,煎黄,煎香后,一张可口的煎饼就做好了。

    看我说的多简单,三下两下就把做煎饼的过程描写好了。可是,那粮食变成摊煎饼的糊子,那就可费劲,可费劲了。

   要想把粮食做成糊子,先得用石磨把粮食加水在一起磨出来。

      那石磨是圆形的,直径60公分到80公分不等,厚20公分左右,有上下两片,并且很重,石磨底下的那片是死的,不能动,上面的那片,是活的,在两片的中心点,有钢做的连接点,叫磨脐,一凹一凸,正好镶嵌在一起,石磨上下两面,有长槽,一棱一棱的,上面那片靠中心附近,有一圆洞叫磨眼,放粮食用的。

      把粮食和水一起用大勺子放进去,转动上面那片石磨,粮食在两片石磨的碾磨下,就变成了糊状的糊子了。糊子磨好后,就顺着下面的那片石磨四周流出来。

      看我写的还是那么的轻巧,可那百把斤重的石磨它自己可不会转动。在那个没有电,没有柴油机做动力的年代,只有靠人来推磨。

      石磨上面的那片的边缘,有一圆洞,圆洞上装个磨把,用绳子栓在上面,在绳子上打个套,把一个鸡蛋粗细的木棍套在上面,木棍的一头活靠在石磨上,人把木棍放在肚子上,来推动石磨,围着圆形的石磨转圈,边推动石磨,边用大勺子往磨眼里添加粮食,一般转动三四圈,添一次,水和粮食放均匀了,要不然,糊子就一会厚,一会稀的。

  推磨,不是一个人干的活,两个人好点,三四个人轻快,前面人的磨棍用绳子,套在后面的那个人的磨棍上,大家一起使劲,一起围着直径不到两米的磨道转圈,什么时候把提前泡好的粮食,都磨成糊子,这磨,就算推好了。

   记忆里最早推磨的事,是听老娘讲老父亲的懒。那会儿我们都小,还没有磨高,是推不动磨的,一家人吃的煎饼,都是父亲和老娘推的。

     由于白天得干生产队的活,推磨这事,都是半夜起来推,有时我娘一个人都推的差不多了,父亲才起来一起推。

    等到我和姐姐们长大了,推磨的活,才都是我们姊妹五个的了。我们家人口多,也吃的多,所以两三天就得推回磨。

     推磨不是个好活,你一步不使劲,跟不上节奏,你的磨棍会掉不说,你的步伐还跟不上其他人的步伐,后面的人,就会踩到你的后脚跟。谁偷懒没使劲,一下就看出来。每次我想偷下懒,磨棍掉下来时,姐姐们就骂我,管添粮食的二姐最爱用大勺子磕我的头。

     刚开始推磨的时候,极其不适应,大家围着磨道光转圈不说,还得使劲。几圈下来,头就晕晕的,感觉天旋地转,小腿肚子发酸,浑身不舒服,那也没办法,只有硬撑,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聪明的大姐,每次推磨时,都讲故事,讲笑话给我们听,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有时大家一起唱歌,一起趁着歌曲的节奏,迈开步子,倒也感觉不到累。就是推完磨后,头还晕,感觉自己还在走动一样。

       时光随着石磨在转动,转眼到了八十年代,山村里有了柴油机,又通了电,然后也有了专用的轧糊子机器,石磨就没人用,才被彻底的淘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