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钩沉:白日光天无不曜——魏孝文帝下邳思改革(作者 崔学法)

 文化佳园 2020-09-09

西晋永嘉之乱后,皇室衰落,晋元帝司马睿逃去建康,建立“王马共天下”的东晋政权。北方鲜卑、匈奴、羯、氐、羌“五胡乱华”,先后建立十六国,北方内部战乱不断。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立了南朝宋。北方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形成新的南北朝对立。邳州一直处于南北朝之间,政权多次易手,是南北攻防的焦点,又是南北文化、胡汉民族融合的重点。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中原汉族文化大融合大碰撞的时代。北魏统一北方后,涌现了一位出类拔萃的出身于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就是北魏第六位国君孝文帝拓跋宏即元宏。在魏孝文帝开始执政时就推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举措——魏孝文帝汉化改革,这场改革开创西汉以来中华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先河。为中华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壮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这次改革的思维产生就发生魏孝文帝对下邳的考察。

元宏(467——499年),原名拓跋宏,鲜卑族,他的汉文化修养很深,认为鲜卑族必须汉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对于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改造他们。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拓跋弘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孝文帝诏令于少室山阴密林之中创建寺院,因而得名少林。他改变鲜卑姓氏,如改拓跋为元;禁止使用鲜卑语言和服饰。元宏因为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无漕运之路,而且僻处北边,不利于控制中原,便向南发展,在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于东汉以来就是政治文化中心的洛阳。 而太子恂反对其政策,魏孝文帝为了捍卫华夏文明甚至不惜大义灭亲,废太子而杀之。迁洛以后,元宏更多地亲迎中州儒士,拓跋氏宗室和代北旧人益加不满,在平城发动叛乱,被镇压下去。迁都的次年,元宏即以齐明帝萧鸾篡夺政权为借口,亲率大军南伐,从东路渡淮水向寿春进军。后萧鸾死,元宏以礼不伐丧而退军(可见其汉化之深),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再从西路南伐,进到马圈城(今河南邓州北),因病班师,死于军中。
    魏孝文帝的改革是从基础开始。首先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

 正是因为此人改风易俗,所以原本被胡化的中国北方失地,又被华夏文明不费一兵一卒收复回来。南朝曾多次北伐,意图收复北方失地,终无所成就。而汉人用孔夫子所定之儒学礼教却能兵不血刃,收复失地。数千年间不断地为中国开疆拓土,元宏的民族大融合政策起到关键作用,被尊之为民族英雄诚不为过。自此以后北朝虽是鲜卑人做皇帝,但由于他们不歧视汉人,华夷各族人在朝廷仕官的机会均等,能者居上(如此开放的民族政策只有汉人朝廷才有,胡人朝廷里面是绝无仅有的)。而且由于华夷通婚,以至于后来北朝皇帝在文化和血统上基本和汉人没什么区别了。所以后来杨坚做皇帝并没有多少鲜卑人反对,相反支持者居多。至于陈被隋灭也就谈不上异族入侵或汉人亡国了。可见如果没有魏孝文帝改制,就不可能实现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大融合,中国也很难出现像唐朝这样一个强大的朝代。
      魏孝文帝拓跋宏四岁(471年)登基,冯太后临朝,二十三岁(490年)亲政,开始改革。太和十八年(494年)拓跋宏正式迁都洛阳。太和十九年拓跋宏来到下邳。这时印度高僧跋陀刚刚获得魏孝文帝批准,正在建少林寺。佛教能在中国立足,佛教对魏孝文帝这个想统一中国的胡儿思想有很大启迪,洛阳和下邳都是古代中国佛教的基地。汉明帝时,佛教东入中原,东汉初年,受封于
徐州一带的楚王刘英崇奉佛教,并使徐州、下邳一带成为早期佛教的传播中心之一,东汉末年,下邳人严佛调是我国出家和尚第一人,中国个人翻译经书事业第一人,中国自撰述经书第一人,中国修庙建寺第一人,中国境外宣传佛经第一人。陶谦任徐州牧时,下邳相笮融修建中国佛教第一塔——九镜楼。于是魏孝文帝来到下邳考察。下邳一行,特别是佛教的汉化使拓跋宏得到启发,外来民族及思想要想在中国立住脚必须实行汉化。也坚定了拓跋宏深化改革的决心。次年,魏孝文帝颁布更果断的改革措施:强制鲜卑人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自己首先把拓跋宏改为元宏。魏孝文帝主动融入汉族的改革,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结束了秦汉以来民族战争,促进胡汉各民族大融合,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为此后盛唐朝代的出现,开创了安定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