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多由全身慢性疾病所致,如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营养不良,以及变态反应、寄生虫病、病灶感染等所致。病因明确者,可称为××病(性)聋,如糖尿病聋、VitaB缺乏性聋等;原因不明者,可称为原因不明性感音神经性聋。以耳聋渐发或病程长,或伴耳鸣为主要表现。成人多见。中医称久聋或渐聋,多由脏腑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耳窍失聪,或经脉阻痹,气滞血瘀所致。 【诊断要点】 1.病程一般较长,多伴有心脑血管病,贫血症,体质虚弱,甲状腺功能减退,肾脏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2.一侧或双侧听力障碍,可伴耳鸣。 3.耳部一般检查正常,听力检查呈感音神经性聋。 【鉴别诊断】 1.听神经瘤:平衡障碍,行走不稳感,前庭功能异常,X线示内耳道扩大。 2.颈静脉球体瘤:后期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聋。多见于中年妇女,进展缓慢,单侧发病,他觉性耳鸣,压迫颈静脉,耳鸣可暂时停止。 3.传导性聋:因耵耳、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中耳炎等病所致,耳部检查可见到病变体征,听力呈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 【优势分析】 西医治疗疾病的特点是必须病因明确、病理明确,部位明确、病变过程与转归明确,就能研究、运用具有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法与手段进行治疗或干预(因此,西医对很多疾病都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的特点,这正是西医为何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惊人,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主体的关键)。但西医也仍然还有很多疾病,对于病因、病理、疾病部位、病变过程、预后与转归等方面,有些明确,有些不明确,即使明确,也由于医学科学发展水平所限,还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聋,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西医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只能针对其一般病理或病变部位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干预,而具体到不同患者,其病理或病变部位究竟属于什么并不确定,因而多数情况下的治疗方法与药物,属于一种“广撒网”式的办法,是否能“抓住鱼”(治疗有效),就很难讲。况且,西医学对于感音神经性聋,认为其病变结果属于不可逆转性,因此属于“不治之症”,只能戴助听器,即使服些药物,也属于“应酬式”的处方,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中医对于神经性耳鸣、耳聋虽然也认为属于“疑难病症”,但是,中医讲究整体观,讲究辨证论治,善于根据疾病的普遍本质特征与不同患者在体质、病因、病机变化、当前病理状态等个体性差异相结合地认识,进行针对性强的调理、治疗,从而取得一定疗效。虽然中医治疗对于耳鸣耳聋的效果也不能说很好,但在总体上较西医的效果要好或好很多。因此,中医具有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大量个案报道,而西医做不到。这正是中医治疗耳鸣耳聋的优势之所在。 【辨证论治】 1.肝火犯耳证 [主证]耳聋,耳鸣声宏而粗,伴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治法]清肝泄火,开郁通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g栀子6g黄芩10g木通6g当归01g柴胡6g生地15g甘草6g磁石20g石菖蒲10g郁金10g 2.痰火闭耳证 [主证]耳鸣耳聋,音感模糊,鸣声宏而粗,伴头昏头重,胸腹痞满,大便不爽,小便黄。舌质红胖,苔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开郁通窍。 [方药]温胆汤汤[]加减。 法夏10g陈皮6g茯苓10g甘草6g黄芩10g竹茹10g枳实10g郁金10g石菖蒲10g路路通10g 3.阴虚耳窍失聪证 [主证]耳鸣耳聋,鸣声尖细,入夜尤甚,听力渐减,房劳则重。伴头晕脑鸣,眼花,腰膝酸软。舌质偏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养精聪耳。 [方药]耳聋左慈丸[]加减。 熟地黄15g山药15g山茱萸10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0g磁石20g石菖蒲6g五味子6g桑椹10g女贞子10g知母6g 4.阳虚耳窍失聪证 [主证]耳鸣耳聋,鸣声细弱,入夜明显,并见腰膝酸软,面色淡白,畏冷肢凉,小便清长或余沥,夜尿多,舌淡嫩,脉沉迟弱。 [治法]温阳补肾,通窍聪耳。 [方药]补骨脂丸[]加减。 熟地20g当归10g川芎10g巴戟天10g菟丝子12g淫羊藿10g沙蒺藜10g胡芦巴10g杜仲10g石菖蒲6g补骨脂10g神曲10g 5.气虚耳窍失聪证 [主证]耳鸣耳聋,伴卷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缓无力。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聪耳。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30g炙甘草10g党参15g陈皮6g柴胡6g葛根15g当归10g白术10g黄精10g丹参20g神曲10g 6.血虚耳窍失聪证 [主证]耳鸣耳聋,时有头部或耳内空虚发凉感,劳后加重。并见面色萎黄不华,倦怠少力,失眠多梦,心悸不宁。舌淡,脉细或弦细。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聪耳。 [方药]归脾汤[]加减。 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远志6g酸枣仁10g木香6g龙眼肉10g灸甘草6g黄精10g丹参20g石菖蒲10g 7.血瘀耳窍失聪证 [主证]久病耳鸣耳聋,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细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复聪。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丹参30g归尾10g柴胡6g熟地15g葛根20g香附10g 【西医治疗】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引起感音神经性聋的原发疾病。 2.血管扩张剂:①川芎嗪100mg/次,3次/日;②脑嗌嗪50mg/次,2~3/日;③地巴唑10mg~20mg/次,2~3次/日;④烟酸100mg/次,3次/日;⑤654~2每次5~10mg,3次/日;⑥复方丹参片3片,3次/日。选2~3种,口服。目前,临床上常用长春胺(奥勃兰,按说明服),以用长春胺缓缓释剤、长春西汀、都可喜,等。 3.VitaB110~20mg/次,3次/日,口服。 4.甲钴胺。连续服用1个月无效则不再使用。 5、神经营养因子:属于近年来的新药,如基因重组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小鼠耳蜗神经营养因子,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细胞生长肽,等。有些病人用后效果很好。但药物较贵。 6、关于神经性耳鸣的治疗,除按上述外,还可酌情使用治疗耳鸣的西药或中成药,请参考文章:神经性耳鸣的西药与中成药:https://m.haodf.com/touch/zhuanjiaguandian/lifancheng_136198.htm 7、物理治疗:如声频共振仪治疗。 【其他治疗】 有一些治疗作用,常有这方面的临床报道。 1.针灸治疗 ⑴体针法:主穴取听宫、听会、耳门、翳风、契脉;肝肾阴虚证配太冲、太溪、肾俞、曲泉、后溪;肾阳亏虚证配太溪、照海、肾俞、命门;脾胃虚弱证配足三里、三阴交、公孙;心脾两虚证配神门、内关、公孙;血瘀证配翳明、足三里、血海、腕骨。每次取主穴2穴(患侧),配穴2~3穴,补法,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 ⑵耳针法:取外耳、内耳、肾、肝、神门、内分泌,埋针或用针刺,每次2穴,中强刺激,留针15~20min。10~15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3~5天。 ⑶头皮针法:取晕听区,每日1次,10次1疗程,疗程间歇3~5天。 ⑷水针法:取听宫、翳风、完骨、契脉等穴,每次两侧各选1穴(单耳聋只取患侧),进针0.5~1寸,注入VitaB1或B12,每穴0.2~0.5ml,或654~2每穴5mg,或丹参注射液每穴0.2~0.5ml。 ⑸挑提法:取翳风、听会、听宫。挑提前在穴位处作常规消毒,并局部皮下注射普鲁卡因1ml(先皮试)。然后用粗针,以敏分钟90次左右的频率挑提200~300下,每次1穴,每日1次,双侧交替进行,30天1疗程,疗程间歇1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