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 | 写意传神 人文可嘉——张宜的大写意人物画

 泊木沐 2020-09-09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副主席、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2008年发表论文《山水画中的意境之美》,2010年发表论文《从图式到精神:钟馗的文化意味与艺术特质》并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钟馗图解》;2015年张荣东、张宜合作出版《废墟与花朵》山水艺术志;2018年主编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地域中国画艺术个案研究》并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在《美术观察》杂志发表论文《大美齐鲁—— 一次画展体现的齐鲁艺术之内美》;2019年主编《百年苦禅:李苦禅绘画艺术研究》并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在《美术》杂志发表论文《雄强与豪迈:李苦禅写意精神的新高度》,在《美术观察》杂志发表论文《纪念百年苦禅 弘扬写意精神——百年苦禅:李苦禅绘画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坚守与拓展:全国美展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画创作》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扬州”。

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展览活动,代表作有《民族脊梁》《阿一心灯》《虎溪三笑》《今人不见古时月》《宜境》等。

《真文人》139×70cm

写意传神人文可嘉

——张宜的大写意人物画

大凤

《一花一叶,孤芳致洁》48×180cm

大写意人物画是中国画之极则,因其不仅要面对笔墨格调的要求,更要面对人物画“传神”的要求,因此,要画好大写意人物画并非易事。数年前,张宜的大写意人物画即给我留下了不凡印象,笔墨大开大合,蕴藉着一种丰沛的张力,沉雄奇崛之美让人眼前一亮,以他当时那个年龄,出现这样的笔墨,着实让人敬佩。

梳理一下张宜的创作实践历程,不难发现,他的大写意人物画美学特点是很“传统”的,但从传统美学看,他的作品又给人以鲜活感。从技术上看,主要表现在对线的运用上。中国画是线的雄辩,张宜以长锋羊毫写大草的笔法入画,笔尖、笔肚、笔根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无论是中锋、侧锋还是散锋,都为营造一种恣肆畅快的书写意味服务,洋溢在作品中的线的狂想,让人联想到袁宏道对徐渭书法“字林侠客”的评价,事实上,他正是从徐渭、陈淳的笔法中获得了诸多创作的灵感。线的质量来自于书法,扎实的书法追求让他的线有一种鲜明的书写性,线的概括性比较充分,关键是能体现出一种真性情。同样,张宜对于墨的运用也为营造一种饱满的生命精神服务,浓、淡、枯、润、焦彼此生发,有时候连泼带破,墨法水法,交互碰撞,呈现出的墨生动鲜活,能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可以说,张宜充满浪漫气质的笔墨,塑造的是内心的“精神藏像”,体现的是个性张扬的时代精神。以笔者理解,张宜所作大写意人物画之所以能够立起来,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

《虎溪三笑》200×138cm

从创作理念上看,张宜融山水画法于人物画,造型夸张,气象峥嵘,似非而是。显然,从笔墨表象来看,其作品乍一看粗头乱服毫不讲理,仔细揣摩却有章可循,在具备一种敦厚素朴之美的同时,呈现出一种喜剧感,这是有传统美学根据的,宋代梁楷《泼墨仙人图》就开创了这种喜剧感。在他的创作中,这种美学基调一直贯穿至今,他的笔下,或高士,或罗汉,或钟馗,有的配以怪石灵竹,有的配以苍岩奇松,用的都是大草笔法,线条苍辣,激荡着一股充沛的生气。在艺术性格上,张宜是敏感而奔放的,而对待自己的艺术规划则有自己的想法,他敢于尝试突破笔墨在体裁方面的局限,有意识地打破审美惯性,将山水画法运用到人物画上。张宜喜画钟馗,他早年的作品十分重视传统人物画技法的继承和使用,所画钟馗潇洒飘逸,笔下人物举手投足皆有很深的继承的痕迹。近年之作则多见苦涩、沧桑,丰润之笔渐少,而枯涩之笔渐多,笔苍墨古而有拙趣,蕴藉着一种活泼气韵,虽同为钟馗造像,却为全然不同之理念、不同之笔法、不同之心境,体现的是自己对钟馗的理解。正如张宜所言,钟馗虽为一种文化图式,但更是一种正气。有诗为证:“豹头环眼虬髯翁,色正芒寒气如虹。杀鬼常留三分慈,英雄原本是书生”。

从文化土壤上看,齐鲁文化性格的多重性造就了张宜以儒家文化为本体、以道禅文化为气血的美学取向。

《为了百姓安危,老子跪他一回》 33x33cm

首先,温柔敦厚的儒家文化人格是他创作的基调。张宜出生在齐鲁腹地文脉深厚的潍坊,无论生活环境,还是从小接受的教育,乃至于美学品位和人格形成,想避开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润和影响几乎不可能。顺理成章地,他的笔墨力求表现出儒家文化的大壮气质,在他的探索中,一方面有意识地强调线的力度即谢赫所谓“骨法用笔”,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强调笔墨的浑厚稳重。张宜最早师从张志民先生画山水,于北派山水有着自己的体会,后来他专攻大写意人物画,并有意识地将北派山水的苍茫峥嵘的大势和雄浑深沉的内美纳入大写意人物画,大笔大墨大线条大块面,给人以深刻印象。出自一颗公道之心,张宜运用此画法为历史上的很多圣贤名士造像,也为钟馗造像,给人一种阳刚大气凛然公正之美。正是诞生在山东这片土地的儒家文化使然。基于儒家人格,他正试图通过笔墨诠释世道人心向往的堂堂正正的美。

其次,岑古苍茫的笔墨是道禅文化气质的体现。自佛教传入华夏,山东成为胜地,古历下、古青州皆佛教盛行,丰富了齐鲁文化。佛教对山东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绘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不仅丰富和拓展了绘画题材,更丰富了人们的文化性格,拓展了人们的精神领域和美学体验。与历史上的那些传统写意人物画家一样,张宜喜画罗汉、高僧、奇人、高士,喜用重墨、焦墨,一遍遍点染,一层层地积,许多配以山水背景的人物画,都于沉沉的“黑”中“压”出一股结实而又活泼的“光明”来,折射出画家内心深处的心灯一盏。没有敬畏之心,没有人格追求,画佛教题材人物画只能徒有皮相,出不来独特的文化意味和艺术特质。同时,他的人物画亦有老庄哲学的超妙意味,他的许多作品只保留人物作为画面主体,大片空白与大片笔墨形成鲜明而又浑然的“阴阳”辩证,笔墨中有一种明灭交替的时空感、一种渺茫无极的不确定美。

由于受到多重文化性格的影响,将张宜的大写意人物画放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考量是很有意味的,不仅形成了自身的对比观照,更与传统形成对比观照,对创作有多方面启发。

《五福临门》

古语曰:言为心声。窃以为,此“言”非止语言之言,更是一切艺术语言之言,甚至是人的肢体语言,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是内心之体现。而一切艺术心灵的成长和塑造都不能脱离创作者生活的地域文化环境,因为这是文化土壤。在这片深厚而肥沃的文化土壤里,张宜有意识地避开时风,进入笔墨语言的文化自觉,除却个人的天赋秉性,更有时代影响使然,毕竟我们正处于一个时刻发生着巨大变化和转折的时代,笔墨的丰富性和生命力对于一个有着文化自觉的艺术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我们看到,张宜的作品中,传统人物画中那些耽于赏心悦目的情调、情趣的东西隐去了,看到的只是大笔大墨的抒发与担当,在一个人文精神匮乏、写意精神日下的时代,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近年来,他在当代大写意人物画上倾注了很多心血,站在画史角度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收获了一些心得。近两年来,张宜的笔墨有意识地强调“简约”二字,但简约不是简单,简约是另外一种丰富。对“简约”的追求,让张宜的笔墨的概括性得到了有效锤炼和提纯,总体看,笔墨的人文浓度和生命感更强了。另一方面,对于图式,张宜在调动长线对画面进行着有效的切割以强调其现代性的同时,试图介入雕塑的体量感,将山岳一样的人物造型直接推到观者面前,制造一种美学上的势。这两方面,主要体现在他对自己特别喜欢的钟馗的刻画上。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对阳刚崇高一路美学气质的表达,其作品也不乏幽默的一面,例如创作于2017年的作品《老夫捉鬼上千载,不知啥怪叫做霾》。此作是一幅四尺对开竖幅水墨钟馗,画中钟馗戴白色口罩,左手执长剑,右手有所指,似乎迈着京剧中的步子,整个给人以强烈的幽默感,但这又不仅仅是幽默感,更是画家对环境污染的忧虑和对人类欲望以及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与批判。古人云“文以载道”,张宜是借笔墨之语言载道。此外,作品《钟馗骂人》《钟馗消夏》等现代生活题材的作品,表现出了钟馗温柔、呆萌、天真、幽默等现实人情味的特点,让人倍感亲切。

今年疫情期间,张宜足不出户,创作了大量作品,特别是对长卷及长卷形式的书法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实践,有了新的体会。随着修养厚度的增加、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对大写意人物画史的观照,反映在笔墨上必然有新的动向。对此,张宜是有着明确规划的,下一步,他会笔墨提纯方面进一步锤炼自己,在去火气、去燥气的同时,注入文人气,留住写意精神的大壮气格,提升大写意人物画的人文内涵。有理由相信,经过又一番沉稳淬炼之后,张宜会更上一层楼。

2016年4月23日于石头小记草堂

2020年6月3日修改

《只留清气满乾坤》138×69cm

《怀素书蕉图》140×69cm

《民族脊梁》256×89cm

《江流天地外》41×32cm

《阿一心灯》140×69cm

《醉里挑灯看剑》34×320cm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进士招财进宝,阖家幸福安好》

《君家有高树,夜夜宿慈鸟》136×68cm

《岁岁不知春》180×48cm

《幽柔密意诗中见,萧瑟画图犹自看》136×68cm

《手把梅花眼对月》180×48cm

《夜半不能寐》35.66x557.6cm

《执掌官印,文化自信》

《抬头见喜,喜从天降》

《散怀抱》180×96cm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180×48cm

《有闲有酒有肉,生活自由无忧》

《满江红》180×48cm

《进士无私铁面,人间方留盛赞》

《龙井一泡,七星高照》

《十高僧图》35.97x556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