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在疗愈》

 onlyp18x4bc9t3 2020-09-09

身处现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情绪问题突然成了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和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时候,在家庭中,在职场中,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我们被要求扮演情绪稳定、心态积极的成年人。而事实上,谁不是内心数次崩溃,再爬起,再崩溃,再爬起。当我们想要找人倾诉或者有求于人时,很多人发现每人都有每人的艰难。一个真正成熟的人,需要做自己生命中的摆渡人,自我消化往往比四处倾诉更靠谱。面对生活中的这些负面状态,我们如何才能迈过这道坎,如何接受这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如何有效地自我消化呢?《内在疗愈》这本书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本书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畅销书作家。文字功底扎实,被评为“大众最爱读的心理学大师”;出版知心书系列作品,其中《恰如其分的自尊》畅销20万册。《内在疗愈》通过15位经验丰富的心理专家所讲述的自我疗愈的过程,针对大多数人共性的心理困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自我训练和疗愈建议。是的,他们都是心理医生,可是心理医生也会出现心理问题,也不是完全自我免疫的。大多数人几乎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内心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过的负面障碍,与其深陷负面情绪不断自我压抑甚至坐以待毙,不如学着主动接受并积极做出改变。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书中,一起探索内在疗愈的道路,成为更好的自己。01克服社交恐惧,直面自己的不完美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我们都要和人打交道。可是就是有很多人,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关系,他们在和人交流时,会不自觉地脸红,会手足无措,会大脑一片空白,严重地甚至会封闭自己躲避交流,其实这些表现都属于社交恐惧症。症状轻点的可以说是害羞,症状重一点的就是一种非常极端而且严重的社交焦虑。这种焦虑与不安的感觉会让我们不能从容地去做一些事,从而严重影响到我们生活。心理医生鲁瓦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鲁瓦小时候就是一个害羞的人,上小学时为了躲避老师的提问,他用尽了各种方法。躲在别的同学身后,假装弯腰捡东西,申请去卫生间,甚至祈求上帝让老师别点他的名。可是那一天,老师叫的恰恰就是他,鲁瓦走到黑板前,就像瘫痪了一样,什么也说不出来。后来在同学们吃惊而嘲笑的眼神中回到了座位上。中学时学校的运动会,对手球一窍不通的他却被推举做守门员。结果那场比赛他守卫的球门被不停地贯穿,次数都能载入校史册。虽然这个成绩不会永远存在于大家的记忆当中,但年少的鲁瓦坚信这是他最屈辱的时刻之一。他既愤怒又伤心,从那天起,都不用别人贬低他,他自己就开始贬低自己了。后来鲁瓦成了一名心理医生,他发现很多人和他一样,都患有很严重的社交恐惧症,他开始在这个领域深入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治疗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1.直面恐惧。在社交中当我们遭遇让我们感到惊恐的事情时,会自然而然地想要逃跑或者回避。比如不去参加生日聚会,不和过多的朋友交往,从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后来会发现回避的结果和我们的初衷完全相反,我们越逃避某种情形,这种情形对我们来说就越难以攻克。也就是说,回避会加强恐惧。那就试试直面吧,并不是硬碰硬,而是以一种缓和的方式去面对自己所惧怕的情形。将自己暴露于某种选定的情形下,并坚持足够长的时间,直到自己没有那么难受。有一位名叫热罗姆的病人,从不敢在工作会议上当众发言。为了改变这种情形,他最初几次是通过仅有一至两名同事参加的会议来锻炼自己,尽量拉长会议的时间,直到他的焦虑情绪有所缓解才会结束会议。之后他又进行了多次训炼,逐渐延长会议的时间,以及增加与会的人数,最后他终于克服了自己的问题。自信不但源于自身水平的保持,也源于不断重复的训练。每次重复同样的练习,效果会比在一开始就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要有效得多。2.学会自我肯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愿揭露自己的缺点或失败事实上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完美主义。如果我们只想将自己积极的一面展现在他人面前,我们最终很可能哪一面都不敢展示了。我们无须做到完美,也无须做好,学会自我肯定,每当我们摆脱一个老毛病后,不要急着评判自己,也不要急着问自己做得够不够好,要先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高兴。心理医生布律诺有一个弱项,就是他不会很好地拼写单词,每次病人看到他写的东西,都会指出他存在的拼写错误。布律诺就会顺势告诉病人,如果凡事都要求尽善尽美,那样就太累人了。米歇尔有句名言“有裂痕才幸福,因为这样才能让阳光透进来。”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裂痕和缺点,暴露自己的缺点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布律诺不仅会大方承认自己的缺点,还会积极寻求别人的帮助。接受和面对不完美的自己,会发现一个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会更宽容、更有弹性、更放松,便会少一些焦虑,多一些面对恐惧的坦然,才能获得内心的幸福和满足感。02与负面情绪和平共处,专注于当下每一刻抑郁是一种情绪,当我们遭受挫折或感到不能满足时,往往会有抑郁的情绪,甚至变成一句戏谑的口头禅。但抑郁症却是一种疾病,无法靠意志或强大的内心去自我化解。可很多人对抑郁症依然有误解,认为只是想不开。正确认识抑郁症,不仅会帮助我们自己避免负面情绪的侵袭,一定程度也会真正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很多人以为心理医生不会生病,但作为心理医生的斯特凡尼就患上了抑郁症。她在工作中受到了欺负,坚信自己一无是处。在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在不少同事朋友的支持下,她才免受自己的看法和哀伤情绪的影响。只是,她平时的那种快乐和热情也消失了,一无是处的念头依然不断地在心里回响。她在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带来很多快乐和满足,但是自己的内心依然很艰难。几年以后,超负荷的工作榨干了她的精力。渐渐地,她失去了做任何事情的动力和乐趣。她曾经最热衷的想法又冒了出来,日日夜夜提醒她一无是处。她不是好妈妈,不是好妻子,也不是好朋友,她的脑子里只剩下这些想法,而它们又是那么让她无法忍受。悲伤感,动力的缺失,极度疲惫,毫无胃口,躺下三小时后才能入睡,感觉自己对周围人来说是一种负担,为自己的思想所囚禁,精神极为痛苦,这些便是她患抑郁症期间每天的状态。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有两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当我们感觉自己抑郁的时候,同样可以试试。1.与糟糕的回忆和平共处我们大部分的记忆,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通常都会储存在长期记忆中。有时候我们会想起一段很糟糕的回忆,但感觉并没有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也就是说其实它已经被我们自身慢慢消化掉了。但还有一些记忆,无论年代多么久远,一旦记起,就会激发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我们要勇敢面对曾经的痛苦回忆,在每一次重温的过程中剔除消极情感,增加积极的情感。就像乘火车一样,出发时车上满载着消极的货物,每到一站,就会卸下一部分货物,与此同时,积极的货物也一点点被搬到车上来。旅程结束时,不愉快的回忆也就被妥善储存到长期记忆中去了,不再干扰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斯特凡尼曾经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姑娘,后来出现自我贬低的感觉,是因为一个她非常尊重并且十分聪明的同事,在和她愉快地共事一年后,忽然不理她了,还和其他同事说她的坏话。强烈的不解和深重的悲伤逐渐占据了她,让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最终这种欺辱变成了一段未被消化的创伤性回忆,她用这种方法做治疗,虽然经历了痛苦的时刻和强烈的情感冲击,但她还是能够直视自己的脆弱,最终使那件事情不再对自己产生过分的影响。2.学会停下来并感受现时的生活,也就是活在当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总会同时做几件事,并没有真正去关注手头正在做的事情。早上刚一下床,我们就在想这一天的计划了。接下来,淋浴时,喝咖啡时或者在路上时,我们仍然在想。很多人觉得一次只做一件事简直就是浪费时间,确实,但同时做太多的事情会让我们的思维跳来跳去,穿梭在不同的任务之中,这样反而会消耗更多的精力。我们的大脑就是一台不断产生念头的机器。你可以选择顺着这些念头反复地想下去,想得更远更深。也可以选择就让这些念头待在那里,并不陷入其中,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和身体上。胡思乱想只会放大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又更加让你胡思乱想,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专注于当下,回到每一刻正在做的事情上,你会发现,生活没有那么糟糕。03在家庭和工作中,做高情商的自己我们都会经历痛苦,迷茫,紧张,焦虑等情绪,尤其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真正的高情商是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避免伤害到别人,最终使自己的内心慢慢强大。家庭和工作是生活中的两大重心,家庭关系中我们要学会做聪明的父母,有办法应对叛逆的孩子,最终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工作中做强大的自己,可以坦然面对别人的否定,可以在更多的场合轻松自如不紧张。为人父母其实是很难做的工作,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而我们面对的是挚爱的孩子而不是一件物品,如果因为孩子叛逆而导致父母失控,对亲子关系来讲实在是很大的伤害。蒂博的妈妈快要崩溃了,因为她早上为了让蒂博准时穿好衣服去学校就耗尽了所有的精力,有时甚至会动手打孩子,事后又非常后悔。很多孩子都会有叛逆的时期,因为不知道怎么和父母相处,无法感知彼此的善意,最后演变为仇恨。这里心理医生推荐了一个行之有效又实用的方法,就是积分游戏,用游戏的形式改善亲子关系。给孩子指定一个一周的表格,填入必须完成的任务,比如整理玩具,写作业等,孩子每完成一项任务可以累计分数,最后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积分游戏可以帮助父母避免冲突以及那些让你追悔莫及还毫不见效的惩罚。它十分有效,简单易行,还能提高孩子的自身价值,你很快便会为孩子完成任务的能力和他的进步感到惊讶,而且你和孩子会一起找到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那就是建立在协商而非冲突之上的沟通。家长的角色是要陪伴孩子成长,教他认识世界,并帮他找到他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让他达到全面的发展。孩子其实不需要管制,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告诉他们在某种情况下该如何表现的标准。他们需要一道能防止他们出现冒失行为的栏杆,而不是纯粹强硬的禁令。无论孩子做了什么,绝大部分家长都会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只是不喜欢孩子的某些行为和态度,但我们对孩子的爱绝对是毋庸置疑的。这点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得到,让他知道父母是最坚定的靠山,是他前进路上的支撑,孩子心里就会无所畏惧。那么在工作中,如何应对负面的情绪,开启自我的成长疗愈呢?心理医生雅克的经历也许会有启发。雅克在报考大学时填报了心理学专业,渴望成为一名心理医生。在博士期间,他撰写的一本书和当时流行的学派发生了严重分歧,差不多所有的精神病学同事和临床心理学医生都和他反目成仇。尽管当时他已经被任命为医学系的教授,却没有人愿意让他开课,他非常沮丧,想到了哈佛大学心理学系不受欢迎的一个人,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自立门户,长期在家办公。雅克也决定尽可能在家办公,这就需要很好的自我管理。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定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在反思的过程中,还要把生活目标具体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例如,当我们十分重视保持身体健康时,最好制定诸如“如非遇到恶劣天气,每天坚持快步行走20至40分钟”一类的具体目标,并且把这些目标写在纸上。通过自我监督来了解自己能努力工作到什么程度,不要去放纵自己去选择一个简单好玩但却没什么用处的行为,而是应该咬咬牙坚持选择一个让自己暂时没那么舒服,但以后一定会感谢自己的行为。对雅克来说,在对研究的课题感到厌烦时,以前的他总会就此中断工作,现在则可以继续下去。当我们不再娇惯自己时,我们会成长,会变强,会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04内在疗愈,是自我和解与自我平衡在我们的一生中,要战胜的不只有艰难的时刻,还有一些小小的心理缺陷,我们要一辈子不停地建立和保持心理平衡,虽然这活儿不轻松。学会一些自我平衡的方法,会使我们终身受益,让我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所谓的生活压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放松疗法。极少有疗法能像放松疗法这样灵活易懂,它可以用来治疗心理疾病,也可以用来体验全新的生活艺术,还可以用来训练自己泰然处世的能力。放松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既有外在身体的放松,也有内在精神意识的放松。可以是一次短暂的休息,片刻的静心,体力的恢复,还可以是小小的消遣,停止精力的集中和对某些事情的放手。身体的放松主要是呼吸法。呼吸练习既适用于新手,也适用于经验丰富的练习者。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呼吸,并随时掌握体感的动向,然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呼吸练习了。心理医生多米尼克的呼吸法是先有意地自由呼吸上几分钟,然后深吸一口气,让胸部鼓起来,再慢慢呼气,让身体的所有压力四处游走,就好像一个浪头打在身上后四散开来一样。呼气时,最先放松下来的是面部的肌肉,接着是肩部、颈部和背部。最后是身体内部的放松,包括心脏、肠道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空气在体内自由地行走,给他带来了放松感和安宁。如果你在办公室里坐了一整天,你的身体就会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那么这时进行身体的放松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些基础性的方法能够使你的身体快速地放松下来,比如握拳一至两次,然后感受拳头松开的过程,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不同部分,引导自己体会一种轻盈感等。而内在精神的放松则是更深层次的放松。我们可以畅游意识的最深处,来进行彻底的放松。简单来说,做白日梦一样的头脑旅行。你可以将自己放到某个场景中去,如一间屋子里,一个房间里或者某个时刻里,总之,那是一个你独处的地方。在头脑中随意地描画场景的颜色以及所有细节,然后将这个场景记在脑子里,它就是能带给你安逸感的钥匙。多米尼克经常幻想的场景是岛上一栋白色的小房子。骑车时听到海风的声音,阳光抚在身上的感觉,混合着农田、葡萄园、松林以及其他气息的海潮的味道。每次想象那栋小房子的时候,这幅画面能够马上带给他一种充实感。这种在大脑中旅行的能力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官的直观化和心灵的庇护,它还能帮助我们走出停滞不前的状态,克服恐惧,让我们更富有创造力,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与人交流。我们因此能够以一种白日梦的形式将自己置身于那些我们平时无法处理的情形中去。很多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有逃避心理,尤其对于那些我们不敢去做的事情来说,做做白日梦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它能将我们从焦虑情绪中释放出来,并从其他角度看待问题。它会帮助我们克服各种不可思议的恐惧心理和恐惧症,比如害怕待在人群中、汽车里和飞机上,在工作中不敢当众发言,不敢学习某项体育运动,或者不敢跳探戈舞等。放松疗法能够立刻点亮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到走出焦虑的道路。它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发掘自己,也许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长处和潜能会被无意识地呈现出来。换一个视角看待周围的事物和你自己,它会给你除了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解放的途径。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我们每天都抱怨生活好累好辛苦,可还是愿意为了自己的生活去奋斗。因为人生值得,值得我们付出自己的一切。当我们疲于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各种社交场所的时候,就更应该和自己和解。和解并不是向自己的妥协,而是和自己心中的一切负面情绪和小缺点坦然相处、握手言和,去接纳自己的种种不完美。而我们最大的勇敢就在于,发现生活的灰暗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热爱它。所谓强大,就是遭受过人生的不幸,但仍期待幸福;受到过别人的背叛,但仍勇敢去爱;看见过世间的丑恶,但仍付出善意。这个世界上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在每一次的失落里,每一次的忐忑不安里,每一次的理直气壮里,每一次的倔强直视里,每一次的愤愤不平里,都伴随着自己想要的成长。为了遇见未知的自己,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活在当下,即使深陷泥沼,也能活完一生的天真与骄傲。生命就像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探索内心需要时间和耐性,疗愈自己需要勇气和毅力,我们无需逃避无需恐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让自己变得更幸福,在这世界上,唯有自己不可辜负。原著: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内在疗愈》-出版社:京华出版社解读:初小轨,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新书《偶尔可恨,永远可爱》热卖中。公号“初小轨”(ID:chuxiaogui2016),微博:@初小轨。主播:韩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