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育红老师只见过一次面,可是,她给我留下的印象却非常深,今天再看她的《苔花学作牡丹开——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就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 杨育红是一个心灵很宁静的老师,她几乎没有被喧嚣的浮尘所浸染,依然保留了那份特有的纯真与爱心。表面看来,她甚至有点柔弱,其实,她的内心有一种巨大的能量,她的在场,会让学生浮躁的心灵趋于平静,会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走近真善美。 班主任的工作,可谓复杂而忙碌,有些时候,还会出现令人头疼的事情。杨育红老师也忙碌,可是,她的心里却一点儿也不痛苦,反而感到快乐无比,因为她太爱这项工作了,以至于工作成了她“最大的休闲活动”。在她看来,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那么可爱,都那么具有发展的潜力。所以,她没有理由不去爱他们,也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出蕴藏在他们那里的巨大潜能。 她说,她很幸福;因为孩子们太好了!可是,有的班主任却说,太痛苦了,因为学生太难管了。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班主任心里有没有爱,会不会爱的问题。当班主任全身心地爱学生的时候,孩子们会从班主任那里感受到这份美好。其实,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一双“火眼金睛”,任何“聪明”的教师都会被他们“照”得“原形毕露”。杨育红老师的爱,因有了“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诚意”之真,所以,学生看清楚其中的美质之后,就有了更多的感动,也有了回报这种爱的积极的行动。可贵的是,杨育红老师还很有智慧,她还很会爱,爱得非常艺术。本书里的不少情节,就真实地记录了这种智慧之爱。可以说,她在班主任方面,已经走进了游刃有余的境界。她与学生的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不是流动于表面的和气,而是外在与内在高度的和谐。于是,班主任工作就有了一种品位,一种品质。 所以,杨育红老师一直爱着学生,也一直被学生爱着。她陶醉于班主任的工作中,也在这种工作中不断地升华着自己的人生境界。从这意义上说,她因为选择了班主任这项工作更加快乐,学生也因为有了这么一位好的老师而深感幸福。 ——《苔花学作牡丹开——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