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坛春秋】梦想成真的网络之旅 ——小曼老师的教育成长之路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张曼凌

张曼凌,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吉林市优秀中队辅导员,中国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会员。网名小曼,“教育在线”小学教育论坛终身版主,“辰星教育论坛”总版主。在《中国教师报》《师道》《辅导员》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近百篇,出版个人专著《小曼老师讲故事》。先后到徐州、厦门、湖北等地讲学,且引起较大反响。

凡登陆“教育在线”者,很少不知道小曼者,她的行如流水的文字与生动感人的故事,令众多网友百读不厌。采访小曼,就成了我的一个企盼。适值《中国教育报》记者站会议在吉林省召开,记者会后我对她进行了采访。

小曼是网名,真实姓名是张曼凌。因为网友们多对小曼这个名字熟悉,记者也就在采写中用其网名了。

小曼是一位非常普通的教师,她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话语,也没有担任学校的一官半职。可是,她又收获了普通教师没有收获的成果与快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报道小曼也许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与价值。

小曼,无疑是当今教育网站上的一个明星,如果搜索众多“粉丝”叙说她的文字,便会令你对这个青年教师增添很多的感动与敬意——

我常常把自己称作是“一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但是今天和小曼比起来,我甚至觉得:我在退步,她在进步。

苏州:袁卫星

在许多逡巡于网中的老师眼里,有小曼的地方,就不会有陌生,不会有冷落,因为,小曼说:“我从容地向你微笑,因为我知道,你也正朝着我微笑……”

厦门:“渔人码头”

人们常说:“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我觉得小曼呀,是因为有了智慧而美丽。

安徽:肖金海

其实,以上所取三例,只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但读者却可以窥斑见豹,进而从网络中去探知有关小曼更多鲜活生动的内容。

那么,小曼何以在全国网友中具有如此的魅力?就成了记者探寻的一个主体内容。

她如初恋般爱上了“教育在线”

以前的小曼对网络有一种天然的排拒,认为那是一个不务正业之所。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却使她一“网”情深地深陷其中,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那是2002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她无意间走进了“教育在线”,一些传递崭新理念的文章,如夏季里的一缕清风,一下子吹进了她的心里。一个个真实而又生动的故事,一段段从容而又富有哲理的话语,叩击着她的心扉。她如痴如醉地阅读着,竟然“不知东方之既白”。

从此,她便如初恋般爱上了“教育在线”,而且一直保持着这种美妙的情怀。她不仅大量阅读网友的优秀文章,而且还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并动笔写起自己的感想与故事。

其实,小曼起初还不知道什么是论坛,不会在网站注册,直到2000年9月,才在一位教师的帮助下,以小曼的网名成为网络上的一名会员。

出乎小曼意料的是,注册之初她就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她的生活化与自然化的教育教学故事,不间断地在网上发表着,也不间断地被网友评说着。

其人气之旺,出乎小曼之想,也令网友们始料不及。在十几天的时间,就被一些网友称为论坛上的一颗新星,并被评为“最具发展前途网友奖”。

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与天下网友相会

2001年冬天,小曼参加了由江苏翔宇教育集团举办的全国网友聚会,这是小曼第一次独自远行。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与天下网友相会,她突然感到,一个更大的天空展现在自己的面前。她甚至有点眩晕,有点措手不及,有点受宠若惊。如果说她以前认识了在虚拟状态下交流而未曾谋面的网友,这次则是与一些未曾谋面的网友进行了直面的交流。在“以文会友”中,她感受到天下朋友对她的帮助与厚爱;当然,她也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教育收获分享给网友。友情,就于短暂的相聚中如河水一样款款流淌起来。

会议结束,小曼与网友的交流并没有终结。彼此有何问题,一个短消息,即可很快得到回复。想读一本书,吉林市难以买到,告知网友,不长时间,愿望便变成了现实。甚至有的网友知道小曼酷爱读书,不求自赠。她说,家中半壁书,竟有一半是网友赠送的。

对于网友所赠之书,小曼比自己购买的更加珍爱,也更加喜欢阅读。因为她知道,那是网友认为可读才买的。况且多是不远千里邮寄而来,带来的还有美好的祝福。她对记者说,大量阅读这些与教学有关或看起来无关的书,为自己的文化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功夫在诗外”“岂虚言哉”?文化的伟力悄然改变着她的话语系统,进而提升着她的教育教学水平。她明显感到,学生越来越喜欢她的教学,甚至有时达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审美境界。

她被封为“小学教育论坛”的终身版主

小曼走进“教育在线”几乎是一路顺风,她自己收获了喜悦与成功,也付出努力做出了贡献。

一、成功竞争版主

小曼在“教育在线”上被越来越多的网友熟知的时候,有人便建议她申请版主之位。小曼此前虽未想过,却不由得怦然心动。可申请书递交上之后,便没了自信。她感到“教育在线”上高手如云,自己初出茅庐,此举真有点自不量力。但是,她的热情与实力使得愿望得以实现,她与云南的“滇南布衣”竞争上岗成功,做了“小学教育论坛”的版主。

在小曼看来,做版主既为自己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更让自己肩负起了一种责任。所以,小曼此后便有了深夜无眠的恋网之情,以及学有所得的满足感与完成使命的神圣感。不长时间,她便被一些网友誉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教育网络新星。

二、深受网友青睐

小曼的可贵不仅是在竞争版主中一举成功,更重要的是,她在这块精神领地上,有了长久的灿烂。探索其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就有了如下的缘由。

首先是热情。不管哪位会员登陆“小学教育论坛”,她都要在第一时间表示由衷的欢迎。她认为,版主不只是管理这个版块,还要使进入这方之地的网友感受温馨与和谐。不然,这个版块就会出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局面。况且,她的热心流自心中,大凡按触过她的网友,都会为她的热情所感动。这源自她对这一文化园地的热爱,爱乌及乌,也由此爱上了进入这方园地的所有网友。大家都说“小学教育论坛”就是我们温暖的家,我们都爱它。

北京市一位网名为“溪桥”的语文教研员王文丽老师在《我和小曼的故事》中写道:“我认真地学习小曼的贴子,从她的身上汲取着前进的力量。很多时候,我感觉小曼就在我的身边,她微笑地注视着我,招呼我和她一路同行。后来,我终于鼓足勇气开始在教育在线上发表文章。最初,是我的几篇教案。小曼总是在第一时段就来跟贴,话语中总是充满了鼓励、赞赏、支持。她还告诉我可以把自己的文章搞成文集,这样便于自己积累,也便于别人学习。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半个月亮爬上来——溪桥的教育教学随笔集》。”就因为这样的积累,今年年初王老师出版了个人专著《语文让她如此美丽》一书。

二是责任。小曼认为,版主不能空有其名,还要肩起版主的责任。而责任之一,就是为网友们释疑解难。所以,对于网友所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她都尽其可能地给予回答。

一位叫“平阳之”的老师通过网络向小曼请教说:“我的班上有几个学生头脑还可以,就是不听教育,好像以引老师发怒为目的,做什么事漫不经心,有点说不出的感觉。总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您能不能提点建议?”小曼这样回复道:“这样的学生,不少老师都会遇到。很多时候,真的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结合自己的实践,给你提点建议,供你参考——在这几个孩子中先选择一个,用各种办法接近他,尽快和他做真正的朋友(不容易做到,要花气力才行),帮助他树立信心,提高成绩,养成好习惯。从而以一带多,让这个孩子的转变来影响其他孩子!对于这样的学生,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们身上的不足,闪光的一面都让这个不足掩盖了。所以要多表扬,以激励为主,即使不会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相信他们也会有所转变!这里有几个小做法,供你参考——给他们写信,信件交流是交心的好途径,有时候好过语言的直接交流;给他们过生日,送个生日礼物让他们惊喜一下;给他们一个职务,对他们表示信任……也不知道你是否满意,或者我们直接在论坛开个帖子,让更多的人参与一下!”平阳之老师感谢小曼的同时,也寻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位网友需要找一个小故事,求助小曼老师帮忙。小曼晚上用了很长时间才找到那个小故事,第二天早晨6点就来到学校,用手机给那位网友读那个小故事,直到对方一字不漏地将故事记载下来,方才停止通话。

与网友们交流谈起类似的故事,简单是不胜枚举。无疑,这耽误了小曼很多时间。可是,小曼却感到特别的快乐。她说,每一天我都幸福地付出着,也快乐地收获着!因为无论付出还是收获,对她来说,都是最大的幸福!

有的网友说,“小学教育论坛”里每个网友的帖子既留下了小曼的足迹,也留下了她给我们带来的美丽。

三是持久。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君不见,当初“教育在线”上的一些风云人物,如今早已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主要出在不能坚持上。做一个版主,每天都要耗去不少的时间,而且多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甚至有时还不为网友理解。如果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没有一点宽容之心,真的会高兴而来,败兴而归。大浪淘沙,小曼依然在。所以,朱永新教授说,小曼是所有版主学习的榜样。

在采访中,小曼告诉记者她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的一个秘诀。她说,她不是在坚持中感受痛苦,而是在坚持中享受幸福。这正中了孔子之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

其实,在走进“教育在线”之前,小曼喜欢逛街,也常常打麻将。可是,现在敲击着电脑键盘,一个个字从手下诞生的时候,她就有一种特殊的快感。这种快乐是以前逛街和打麻将都不曾有过的。她说,她在这里每天耕耘,每天收获,每天快乐。所以,与逛街、打麻将说一声“再见”,就在这片生命成长的园地里尽情地遨游起来。

正是因为有了人生的追求,小曼对“逝者如斯夫”的时光格外珍惜,她对每天的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方法,且发在“教育在线”上——《一个普通教师充实而快乐的一天》,让更多的教师也从中学习与借鉴。一位网名为“大山”老师在给小曼的信中就写道:“看到您一天的时间的安排,使我找到了自己一天时间紧张的原因所在。关键是没有处理好这一天时间的分配。天天忙碌,不知做什么?您的日记法,我也要采用。也就是从一天早上开始,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小计划,到下班之时,对工作进行小结。很好!”

小曼说,从她个人入网的快乐,进而影响到更多人既学有所获又增加快乐,便使她的坚持就具有了更大的意义。

四是分享。小曼有了经验与感想,特别是有了亮点的东西,便毫不犹豫地发到网上,让更多的人共享她的成果和快乐。有人警告她说:“你的成果可能会被别人窃取。”可她说,如果由此可以使别人少走一些弯路,较快地获得成功,她非但不会有任何的遗憾,反而会快乐无比。

南通一位名叫“得意洋洋”的网友给小曼写信说:“读你的帖子,感动于你的信念。你为孩子的天天进步而高兴,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进步就好的!你永远用希望的眼睛看待孩子,相信孩子能做好,只要我们想办法让他们行,他们就一定行!小曼,看了你的这些感悟性的文字,令我茅塞顿开,让我找回了多日不见的好心情!”

类似“得意洋洋”从中分享小曼成果者大有人在,这也许这个版块人气这旺的原因之一吧。

她经常收到网上朋友们发来的短消息,很多消息都是告诉小曼自己的文章又发表或获奖了,而且文章中还多次引用了小曼的很多文字和做法,对此小曼总是表示最真的祝贺和最大的鼓励。看到别人进步,取得成绩,她一样感到幸福。

另外,她还在论坛建立“资料库”,把自己看到的、知道的好文章整理到一处,让更多的朋友分享,如“班会集锦”“美文共赏”“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好课共听”等帖子,都深受网友欢迎。有的网友说,“资料库”是我们的“百宝箱”,随手可取,取之可用,受益太大了。

三、她成了网友们的“大众情人”

孔子教学“有教无类”,小曼交友则不分长幼尊卑,不要说教师,就是一些小孩子,也成了她的朋友。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海灵”声称自己就是冲着小曼老师讲故事来的。小曼与这个小朋友鸿雁往来,竟成了一对忘年之交。去年,这个小学生与母亲新书出版之日,异常兴奋地打来电话,说这本书既是女儿成长的一个见证,也是女儿与小曼交往的一个记录。

于是,有人说,小曼是“教育在线”上的公众朋友,甚至有人倜侃地说她是网友们的“大众情人”,因为这里的朋友都是那样喜欢她。

2003年,江苏昆山新教育实验会上,“小学教育论坛”被评为“最佳论坛”。朱永新眼含热泪地为她颁奖,将其封为“小学教育论坛”的“终身版主”。

采访小曼的时候,提及此事,她的眼里依然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她认为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耀,将终生珍爱它。

《小曼老师讲故事》结集出书

小曼发在“教育在线”上帖子的内容真情流淌与思维活跃,视野也特别开阔,囿于篇幅,记者不能一一叙说。仅取四例,以飨读者。

一是《我的语文教学实践》。这里多是小曼成功的教学实录及反思,以即时、鲜活、可用见长,系一线教师的热读文章。网友评价说:“思之可学,取之可用,用之成功。”

二是《心路为你开——小曼教育随笔》。这里记载了小曼与她的学生之间的故事。从这些生动有趣、真实感人的故事中,可以感受小曼对学生的一腔真情与无限关爱。

三是《写给自己》。很多人认为小曼是一个女强人,是一个工作狂。其实,她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女孩子。每年暑假,她都要外出旅游,写一些散文。到了亚丁,面对天斧神工的自然之美,便会自然而然地步入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中。游历曲阜三孔,拜谒至圣先师,便有高山仰止的崇敬感,而且感到自己从事的事业也是如此的伟大,自豪之情溢满于胸。一年至少两次的出省旅游,使她更加热爱生活,也更加热爱教育。她会将自己的旅游见闻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分享她的快乐的同时,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学过的东西。即使不外出旅游的时候,她也会为自己营造一个诗意的栖息地:或偕老公在松花江畔悠然地散步,或与朋友在咖啡屋里谈天说地。她说,将这种闲适生活中的独特情趣形成文字,就有了记载自己另一种生活的篇篇散文。

四是《小曼老师讲故事》。小曼具备讲故事的天赋,特别是给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讲故事。她认为那是一种至上的快乐,和天真无邪的孩子在一起,连你自己也天真无邪起来了。人是需要过滤自己的思想杂质的,而过滤的最佳方法,就是走到小孩子之中。为此,她收集整理了很多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编成《一千零一夜》。课间,就讲给小孩子听。直讲得小孩子流连忘返,直讲得她自己也成了故事中的真善美的化身。她将这些故事,一个一个地发到网上,让更多的教师,也用来为更多的孩子讲述。

2003年春夏之交,辽宁少儿出版社的一位编辑说是要将《小曼老师讲故事》结集出书。从来没有想过出书的小曼,对于这一从天而降的好事并未相信。可是,编辑却于当年年底又发信来,说是要专门赶至吉林,商谈出书的事宜。老师们也半信半疑,甚至有人担心,说不定是坏人心怀鬼胎而来呢!于是,一些同事们便自告奋勇地要与小曼一起前往,以便出现万一情况的时候助小曼一臂之力。他们说,我们不能让美丽的小曼落在坏人手里。事实上,是小曼与她的同事过虑了。远道而来的客人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编辑,而且也是为小曼的故事感动而来的。他说,这些故事既有思想性,又具趣味性,孩子与家长一定非常喜欢。

这对于小曼来说,真的太意外了。她感谢这位编辑,也希望自己的精神产品能使更多的家长与孩子受益,就高兴地答应下来。

2004年3月,《小曼老师讲故事》由辽宁少儿出版社与辽宁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

其实,小曼的文章还很多。如果打开“教育在线”小曼的帖子,发现每一个主题帖子都已有了一百页之多。小曼说,面对如此丰硕的收获,她自己都感到惊奇。

上网要促进工作,更要对得起孩子

小曼上网无疑耗费不少时光,在获取文化营养的时候,会不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这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无庸讳言,人们对此曾一度有过不同的看法甚至议论。

但没有比事实再能说明问题的了。

一、教育教学工作结硕果

小曼教育教学的情况,在她任班主任的班里彰显得一览无余。年终学校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评奖,她得了最高奖。评价共分四项:一是师德,采取家长与学生对教师无记名投票式测评,她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二是教学,教导处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及口头作文竞赛等进行评比,她又是名列前茅。三是科研室通过统计科研成果等方式评价,她也是排名在前。四是德育室通过对班级管理等工作的检查,她又得了一等。奖金与评比等级挂钩,小曼连续两年就有了最高的奖金。

谈及此事,小曼非常感谢学校的领导。她说,这种公正公平公开的评比,评出的是正气,激发的是向上的积极性,从中可以考察出一个教师在学校中所处的位置。同时,学校领导让她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介绍经验,给予她向老师们畅谈思想的机会。

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她说,自己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别人有点议论没有什么,关键是你要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学生生命成长了,小曼上网就不是不务正业;学生没有很好地发展,即使整天在学校里一次不上网,也不能说明自己教育教学上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小曼对记者说,学生的发展为她的生命成长增添了亮色,而且给了她莫大的鼓舞。学校不管开展什么活动,表现最好的是小曼任班主任的班级,而且被评为第一批“自主模范管理班级”,学校不再检查她班里的纪律卫生,相信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孩子们也能做得很好。小曼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比她出了书得了奖要高兴得多。学生为什么能够自主管理?核心是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何以养成的?关键是小曼日积月累点点滴滴教育工作的结果。

小曼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健康、快乐的好孩子。为此,她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月一个主题的“心中有爱”的活动。久而久之,爱,就在学生中自然而然地流转。

三年级的时候,班里转来一个男生。家长说,孩子比较胆小,担心初入新班适应不了。第二天这个孩子来的时候忘带了课程表,家长非常着急,打来电话请求小曼帮忙。可正当小曼准备给他送去课程表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有了课程表。一问,方才知道,是邻位的一女生主动给了他,课程表上还缀着这样一句话:“你会喜欢这里的,祝你在这个新班里快乐!”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中午就会有学生自愿与其一起学习,帮助其尽快赶上来;一个孩子不会跳绳,一群孩子围着,你教一下我演示一次……

小曼发现,小小年龄,有的孩子竟然有了心理阴影。为了让孩子们心理阳光起来,她在班里设计了“阳光日记”,让学生将每一天最快乐的事情写到“阳光日记”上,与全班同学分享。她说,这既是一种心理暗示,也是创造快乐氛围。人人都快乐,某一个学生不可能不快乐。

小曼还在班里设立了“优点大本营”,让每个学生都写别人的优点。小曼再将孩子们写的优点拿给被写的学生看。特别是一些平时自己都认为调皮捣蛋的学生,看到大家写了自己这么多的优点,激动得泪流满面,并说以后一定要对得起同学们对自己的鼓励。小曼说,更重要的是,互写优点可以使学生多看别人的优点,以平和的心对待他人。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班级环境。小曼说,由和谐而形成的爱心、宽容心等,自然地物化为相互的团结与帮助,于是,班级里有了不断的笑声,有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孩子们爱好学习,也爱好体育,在学校每学年举办的运动会上,她的班级均获第一名,“精神文明奖“也次次获得。学生演讲比赛,也大多获得第一名。更加令人高兴的是,孩子们的良好行为又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他们敬爱老人,知情知礼,家长为此欣慰不已。

小曼对学生的爱的回报也是无处不在的。中午老师休息的时候,孩子会在她的身上轻轻地盖满衣服,而且他们会蹑手蹑脚而来,悄然无语而走;她嗓子哑了,背包里会发现“金嗓子”含片;已经毕业的孩子甚至对自己的父母说:“想让张老师到中学来继续教我们!”小曼的个人网站“小曼之家”也经常可以阅读到她的学生和家长们真诚的祝福和向她求教教育中问题的留言……

一个学生转学后考上了北京四中,给小曼发来短信说:“六年了,终于可以不叫你老师,叫你姐姐了!”

小曼常为她与学生之间构建的这种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关系而自豪。她说,与学生在一起,你会永远幸福着。

省外活动给予她一个“天高任鸟翔”的更大舞台

网络为小曼打开一扇瞭望世界天窗的时候,她的足迹也开始投向省外。她感到,学习的载体不只有网络,还有高层次的培训。聆听教育大家的报告,甚至与之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这对于提升自己的思想文化品位,又不是一般网络能够比拟的。

一、出省学习

她每年暑假都要自费外出学习,而且多是独自乘坐飞机,个人交纳培训费。对此,有人很不理解,认为一个教育教学水平已经很高的小学教师,此举有点画蛇添足,甚至有些得不偿失。可是,她认为,在文化升值上花点钱,比花在买衣服上更有价值。她说,当一个人的眼界开阔之后,想收回来都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生命个体在成长的旅途上,都不会拒绝成功。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出省学习也并不都一帆风顺。

其实,小曼初次外出就有过一次生命之忧。

那是2001年2月,她要从长春机场乘机到卢志文所在的学校学习,她的先生专门开车为其送行。不料小车将近抵达机场的时候,为了躲开一辆飞驰而来的摩托车,与其他汽车追尾相撞。不仅陪给对方数千元钱,自己修车又花10000多元,而且差点儿伤及牲命。可是,一旦索定了的目标,小曼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她没有改变行程,她的先生也毫不犹豫地给她以支持。小曼往往开心地说:“我有一个最好的老公,正是他的支持,才有了我绚丽的生命。”

小曼的外出学习越来越得到学校领导与老师们的认可。2005年10月,小曼陪同校长乘机抵达苏州,与朱永新老师和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的相关成员商议年末在其学校召开新教育研讨会的有关事项。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2005年12月在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召开的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如期举行,且取得了特别理想的效果。会议结束,很多与会人员抒写自己的感受,称道小曼功不可没。甚至很多网友声称因为小曼,才来吉林参加会议的。总课题组秘书长储昌楼先生还专门撰文,说小曼是此次会议的“红娘”。

小曼就这样一点一点成长起来,这之后的一次又一次外出学习机会越来越多。不过,费用全部转由学校报销。

这令老师们羡慕不已。

小曼很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老师们对外出学习由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欣赏,从欣赏到行动。因为大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开阔视野,提升自己,是个体生命成长的精神必需。

二、外出讲课

小曼视野开阔的同时,也被外界所接纳。她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人们也开始欣赏小曼;她在学习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开始学习小曼。2006年3月,应徐州之邀,小曼第一次出省讲课,且引起强烈反响;2006年7月,应厦门之邀讲座,与会教师受益良多;2006年暑假到湖北支教,又一次引起关注。

徐州的丁峰老师听了小曼的讲座后写道:“静听你的话语,如春风徐徐,轻盈而多思;品读你的感觉,如对一泓清泉,赏心悦目……为你的才华为你的侃侃而谈而赞叹,更为你的那颗洒向学生都是爱的博大心胸而敬佩!而看准了目标,你的“绝不放弃”的精神,更是让在座的人心灵震颤。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你的执着你的无怨无悔让听者为之动容。你说,所有的艰辛所有的悲伤都已化作今日的灿烂的笑容!你好潇洒,小曼!”

小曼对记者说,那种被异地教师认可的喜悦令她兴奋不已。不过,对于这种认可,她更看作是一种鼓励。她说,现在不但吉林省,其他省市的一些教师也在看着她,期盼着她的更大成功。现在想不努力都是不行的。

据小曼讲,通过外地报告,她又认识了一大批朋友,这些朋友对她无话不谈,比如安徽省固镇县的“懂你”老师在徐州听了小曼的讲座后,经常登录“小曼之家”,曾两次留言向小曼倾吐心声。他说尽管很爱自己的职业,可是也因待遇过低而感到失落。他甚至感到这是一个极大的侮辱,搞得心里很烦。小曼两次都及时回信,对他说,人的欲望是没有限度的,漂亮了就要想着富有,富有了就要想着有名气,有了名气想到的就更多了。其实想想,平凡的生活没什么不好,如果我们拒绝平凡,那平凡的快乐也会远离我们!我经常对家人讲,如果我们富有,我们就多多消费;如果我们清贫,我们就节省着花费。不管怎样,我们都会从中找到快乐。快乐的生活才是我们最想拥有的,除了暂时的清贫外,快乐的要素我们都拥有,比如拥有健康,比如拥有朋友,比如拥有一个温暖的家……想想我们拥有的实在很多,很多。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珍惜这些拥有,努力去争取那些我们暂时还没有的,但,我们的心绝对是快乐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拥有的远比我们还不曾拥有的多得多,不是吗?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

两次书信交流后,“懂你”老师写下这样的话:“谢谢你的理解与支持!小曼老师!也许你说得很对,我们要争取很多我们未拥有的东西,比如地位、财富、名誉等等,但更主要的是我们要能平静的面对生活,健康和快乐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忍受清贫,但我们绝对要快乐!每一分每一秒!正如那句话所说:活,并且快乐着!真诚祝愿小曼老师你节日快乐!”

省外活动给予小曼一个“天高任鸟翔”的更大舞台,她如鱼得水地耕耘于全国更多的教育领域,也在这耕耘中收获更加美丽的果实。

其实,“教育在线”等网站上有关小曼的故事还很多很多,就在这篇报道完稿的昨天,笔者通过网络又搜索到《江城日报》对她的新的报道。在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只是撷取了小曼教育之行的几个片断。诸君打开网络,点击“小曼”,则可以感受一个更加丰满与充盈的形象。

(原载于《教坛春秋——20位小学名师的境界与智慧》,陶继新 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第1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