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坛春秋】耕耘在绿色语文的田园里——刘恩樵老师的创新与突围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刘恩樵系苏州市昆山国际学校的中学高级教师,发表或获奖论文70多篇,在全国十多所学校执教公开课或作讲座。主编《现代文阅读指津》《教师的第九个小时》等八本书。《读写月报·新教育》、《创新教育》杂志对其做过长篇人物报道。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绿色语文理念,耕耘在绿色语文的田园里,收获着语文的幸福与快乐。

三多三少:语文实践的自我突破

【刘恩樵】想起“绿色语文”这个概念,并非心血来潮,杜撰新词,完全是事出有因。大概在10年前吧,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某日,老师又夹着一大叠试卷走进了教室,忽然,一学生叫了起来:“老师,环保局来人了!”老师愕然,定神后问学生此语何意,众学生调侃:“大量用纸,致使绿色森林惨遭砍伐,罪过,罪过。”我说的这是真事。后来,我就想,现在为了保护生态,保护森林,媒体不是宣传提倡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提倡节日少寄贺卡吗?看来,保护绿色森林,教师也要从“我”做起,从“减少试卷”做起了。“减少试卷”意味着什么?于是,我想到了“绿色语文”。

【陶继新】时下,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流感”严重地感染着语文,致使语文失去了大地营养的供给,使语文这株常绿树绿不起来了。面对着灰色的应试语文和失衡的语文生态,我们怎能不行促促、心惶惶?您的“绿色语文”的提法真的很好。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代表着活力、灵性、希望。您不妨就详细说说“绿色语文”吧!

【刘恩樵】对于“绿色语文”,长期以来,我的思考颇多。近年来,为了追求我的“绿色语文”的梦想,我在操作层面上主要形成了“三多三少”的特色,这也算是我的语文教学的实践观吧。所谓“三多三少”,即多读书,少学教材;多写随笔,少做练习;学生多讲,教师少说。这“三多三少”是我语文教学实践的一种自我突破。

【陶继新】欣赏您的“三多三少”,这当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可是,现在大多数的语文教学恰恰相反,您的“多”是他们的“少”,您的“少”是他们的“多”,结果,学生学了几年甚至十几年语文,读书寥寥无几,下笔无话可写。而且,这种语文教学的悖论,还一如既往地被很多语文教师重复着。从这个意义上说,您的“越轨”行为,是对当今语文教学的一种反驳,是为语文教学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刘恩樵】按理说,“多读书”是可以,“少学教材”似乎是不可以的。但是,现实是,学习语文教材占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这里的占用时间,不是说学生一学期读一本教材有多困难,问题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事实:一个教师用一本语文教材带着学生度过一个学期。其实,这是语文学习的极大的“少、慢、差、费”。一本语文教材就是学生一个学期语文学习的全部。说得夸张点,这是真正的“误尽天下苍生”。试想,学生一个学期仅仅学习一本教材,读上二三十篇文章,怎么能学好语文?

【陶继新】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可很多语文教师将其当做语文教学的全部或主要内容。其实,真正的语文教学改革者,大多都是在教材上动了大的“手术”的。我采访的山东潍坊的韩兴娥老师,两周教完一本教材,其他时间则让学生大量阅读与背诵,她的“海量阅读”的实验在潍坊得到了一定的推广,而且省内外学习者也越来越多,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她的学生所学的东西超过了同龄学生所学语文内容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可是学生非但没有精神负担,反而快乐无比。因为学生本来就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是那种僵化的语文教学扼杀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与潜力。

【刘恩樵】针对语文学习的现实,我大胆提出“多读书、少学教材”的实践构想。我对每学期一册语文教材进行筛选与整合,删去一些意义不大的课文,整合一些可以合并阅读的文章,精讲该讲的文章。这样,就省下了不少的课堂时间。

【陶继新】这样,课堂上就不纯然是学习语文教材,而是大量扩展了学习内容。一本语文教材,最多教学几周就足可以了,其他时间完全可以交由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大量阅读。这样,仅课堂时间,就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当于语文教材几十倍的内容。这样,“多读书、少学教材”非但不会降低语文学习的质量,反而会大大提升学习语文的水平。

【刘恩樵】如何“多读”呢?我的做法是,一是利用语文课堂共读,二是利用课外阅读。课堂共读,就是班级所有学生共读一本书。共读的目的是便于指导与交流。每共读一本书,我都会在共读前进行简单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阅读,读完以后,再在班级里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围绕一些重点话题展开讨论。共读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导学生如何读书,课外阅读的目的则是促进学生大量阅读。学生阅读的书目由老师提供,学生自由选择。这样,课堂共读与课外阅读便构成了学生阅读的点与面、质与量的交织。

【陶继新】课堂共读一本书,正如共同学习一篇课文一样,尽管内容多少天地之别。由于每个人从阅读中获取的感受各不相同,所以,交流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意见相左的分歧以至争论,这恰恰是共同阅读的重要收获。正是在这种思想交锋中,同学们对所读之书有了更深的认识。由于课外阅读之书系学生自由选择,所读自然系学生心仪之书,所以,无需他人监督,却可兴趣盎然地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让他们瞭望更大的文化天空,汲取更多的营养。

【刘恩樵】对于学生的阅读,大致框架如此,不过,其中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在班级建立图书室,解决学生无书读的问题。每学期由各学生出资(大约在100元左右)集中购买图书,这样,每学期一个学生就有上百本图书选择。学期末,再把每人100元左右的图书带回家收藏。这样,一个学生花100元钱,既得到了100元的等价图书,又有了四五千元的图书阅读选择。开展读书竞赛,按月统计学生阅读书目,对阅读数量多的学生会给予奖励书籍的激励;我会支持学生写读书心得,在班级设有读书心得橱窗,及时张贴优秀的读书心得,或者举行班级读书报告会;我会及时与家长联系,告知他们孩子在校读了哪些书;我会邀请爱读书、会读书的家长或老师到班级里给学生讲读书的意义与方法等……做法还有很多,目的都是激励学生多读书,让学生爱读书,学会读书。

【陶继新】让学生集中购买图书,不但个人花钱少,读书多,毕业时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图书收藏。同时,学生在买书的时候,大多会精心挑选,不但要自己喜欢,还要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不然,在图书“漂流”的时候,自己所买之书就可能无人问津,从而降低自己在同学之中的威信。

仅仅有书还不行,还要让学生更好更多地读起来,于是,就有了您为此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几乎人人都希望得到肯定与鼓励,读书多与读书好的学生得到鼓励之后,就会更加努力地阅读。同时,还会产生一种正向导向,从而让更多的学生为以后获取奖励而更好更多地读书。

【刘恩樵】时下,不少语文教师会像教授数理化一样让学生做大量的语文练习,以此获得语文应试的高分,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语文素养仅靠练习是练不出来的,相反,倒是越练越差。一来让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二来僵化了学生的灵性;三来耽误了学生很多本该自由阅读与写作的时间。精简了教材中的课文,在一定程度上就精简了学生做练习的时间。我特别鼓励学生写随笔,我的要求是每天必写,写随笔是我向学生布置语文作业的主打。我自费为学生到市场上去挑选漂亮的随笔本,鼓励学生给随笔本起名字。对于学生随笔,我的观点在于“随”,随心所写,写什么,写多少,怎么写,都由学生自由选择。每天早上,我最急于做的事情就是先浏览学生的随笔,因为,每一天的随笔都向我打开一扇美丽而神奇的窗户,让我看到了学生心灵世界的灿烂与幸福。这就是我最大的乐趣。其实,说“评阅”是不够恰当的,应该说我是在通过随笔、通过文字,在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我在随笔中,用我的文字,与学生一起喜怒哀乐,一起讨论交流……

【陶继新】对于语文练习,我一直深恶痛绝,其中的文化含量之低,简直令人气愤。不知道是一些编写者水平太低,还是什么不便言说的原因,练习总是越编越多,越编越没有品位与内涵。语文本来应当是学生最有兴趣的一个学科,可是,因为这些让学生做起来就心烦的练习,反而成了学生心里的痛。我甚至认为,即使所谓的语文教材研究专家,都没有真正悟到语文教学与学习的真谛,甚至是误入歧途而不知归路,有的甚至扎到赚钱的黑门之中,没有良知,怎管学生死活与学到什么东西!另外,“应试”这把“尚方宝剑”一直悬在师生的头上,让即使想着改革的教师也不得不违心地让学生多做练习。不然,学生就有可能考不到高分,考不上好学校。这种评价导向,成了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致命的瓶颈。所以,如果不是真正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就不会在语文教学上大动干戈。

不做练习做什么?您选择了写随笔,这无疑是一条正确之路。而且您注重的是“随”,让学生自由地去写。其实,学生并非无物可写,而是一些命题作文限制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所以,一个“随”字,便将学生的思维解放了。当学生去写自己愿意写,甚至不写不行的内容的时候,自然会下笔成文、言之有物。而当学生自己都感到所写习作文质兼美之后,就会慢慢地爱上写作。

【刘恩樵】我激励学生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地写随笔,我只有四大法宝,一是五角星,每次随笔,我会根据学生写作的用心程度,用五角星来激励,我会在班级里张贴学生随笔得星数量统计,文思泉涌的我会给他(她)无数颗星星。二是我的评语激励。我会不吝啬我的赞美之词来送给写得好的每一个学生。三是在班级里朗读学生的随笔,评讲学生的随笔。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每学期给随笔优秀的学生结集随笔集。有的一人结集一册,有的多人结集一册,有的是诗歌集,有的是散文集,有的是小说集,等等,而且,结集的这些随笔集不仅书名起得漂亮,装帧设计都非常精美,可与正规出版物相媲美。每次专辑结集“出版”后,都要有一个小小的首发式,然后,由学生自己亲手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同学或者家里的亲戚朋友等。我要让我班上的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就能看到自己出的“书”。

【陶继新】您在激励学生写随笔方面可谓匠心独运。其实,休说学生,就是成人,激励也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学生特别看重来自教师的肯定,并会在每次肯定之后,生成一种向上的动力。时间一长,就会越来越有自信,自信又会产生奇妙的动力,从而收获更多更好的随笔。

出书是很多人的梦想,可是,有的人写作一生,这也还是一个梦想,与事实依然隔离甚远,真的是望“书”兴叹!您为学生结集“出书”,而且举行“首发式”,会让学生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激动与兴奋,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他们会永远珍藏这份精神鼓励。而且,这种对写作的爱好,有可能伴随其一生,甚至有的学生在未来会真的成为作家。

【刘恩樵】学生多说,教师少说。这是我语文课堂的原则。我的课堂力主简约,力主开放,还学生课堂主角的地位。在课堂上,我会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交流。我不把课堂搞得密不透风,不是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跟着老师转,而是让学生自由地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对话,自由地去发现文本自身的魅力与精彩,甚至疑惑。所以,在课堂上,我绝不用我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用我的观点代替学生的观点,我一定少说,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充分地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与思想认识。其实,时下“教师多讲,学生少讲”的现象太普遍了。由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无趣,因此,也就难得积极表达了,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就理所当然地大讲特讲,一讲到底,从而,使得课堂毫无生气。让语文课堂活起来甚至火起来,这是我对理想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渴望。

【陶继新】没有“教师少说”,就不可能有“学生多说”。可是,真正做到者却是少之又少。他们认为,教师讲之不懂的内容,学生怎么能够自己学会呢?其实,学生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教师一味地越俎代庖,才使学生这些能力一步步蜕化甚至消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由此默认了教师之讲,默认了自己自学能力低下,而且连自学尝试都畏首畏尾了。您不但敢于让“学生多说”,而且给了他们更多的自由,让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于是,才有了学生思维的活跃,以及必然生成的师生、生生之间的精彩对话。这样,就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教学还如此有趣,于是,就会主动快乐地进入到自我学习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便拥有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并且不断地从中感受获取成功的喜悦。

六个一:对语文素养的一种界定

【刘恩樵】我的“三多三少”的语文实践,其实源自于我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理解与语文素养的一种界定。

我对语文学习的理解概括起来就是“三重三强化”。所谓“三重三强化”,即重素养、重实践、重自主,强化“反三”、强化习惯、强化体悟。

我一直觉得,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学习语文技巧,更重要的是养成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在语文自主与开放的实践中,通过“举三”的积累,获得“反一”的体悟。语文素养养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语文学习的习惯。这听起来似乎是套话,说的人太多,但是,我是切实把这些理念转化为我的语文教学实践的,作为我的语文教学之准绳。

我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个界定。我觉得,一个学生理想的语文素养应该包括“六个一”。一是一笔好字。俗话说:“字是一个人的脸面。”可以这样说,写好字是一个人语文素养中最基本的筹码。我特别注重把练字和平时日常写字结合起来,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我的学生随笔的书写,是我一直提醒与要求的。二是一张铁嘴。铁嘴也许不易,但一定是我对学生的一以贯之的要求。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多说,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上台去讲,鼓励学生读书,让他腹有诗书“讲”自华。三是一肚名篇。我鼓励学生每学期阅读5—20本书。有言说:“量”小非君子,无“读”不丈夫。一定阅读量的积累,才能带来语文素养的提高。四是一手美文。我每天让学生写一篇随笔,坚持不懈,要让写随笔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我常给学生说,用文字记录我们的少年,让少年时的文字在未来的日子里散发出浓香。五是一程心旅。我理解,学生每一本书的阅读就是一段旅程,在这段旅程中,读者与作者以及作品的人物一起行走在心灵的旅程上。再者就是,我会每学期安排远足旅行活动。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与方法。最后就是一颗诗心。我用“诗心”来概况语文学习的素养,我把语文学习当做提升智慧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灵,并让他们诗意的心灵飞翔起来。要把学生读的过程、写的过程、说的过程、心旅的过程当做提升思想的过程,提高境界的过程,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丰厚文化底蕴。

【陶继新】当年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时候,他的身边有一批青年左翼作家。有一天,这些作家聚集在鲁迅那里,问他同一个问题——先生的作品写得这么多这么快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吗?言外之意,就是要鲁迅先生将这个秘诀奉献出来,让他们也尽快成为鲁迅先生那样的大作家。鲁迅先生的回答很幽默,也很深刻,他说,如果有秘诀可谈的话,作家的儿子都成作家了。那些作文技法之类的话语,都是骗人的鬼话,唯有多读多写。鲁迅先生道出了写作的真正奥妙所在。所以,您不重技法,而重素养,恰与鲁迅先生的主张不谋而合。

您的“六个一”,是对语文素养的更为全面的概括。当下学生写起字来龙飞凤舞,甚至写后连自己也不认识了,不是草书之妙,而是胡写八写。所以,能写一手好字,就显得特别重要。您的学生之所以练就了“一张铁嘴”,一方面是您课堂教学上的“教师少讲,学生多说”给予了学生更多说话的机会,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您的学生阅读之多,也为说奠基了基础。多读书是不是就一定有高品位呢?回答是未必。如果读的是思想文化品位低下的作品,即使天天阅读,也不会提升素质,甚至还可能越读越没有文化素养。关键就是您说的“一肚名篇”。名著中有高层次的思想,也有常人缺失的智慧。读得多了,自然就会“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怎样才能写得“一手美文”呢?除了阅读之外,就如您说的“走万里路”。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有文采斐然的佳作纷涌迭出。“一程心旅”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心”。如果不是用心,即使走上千万里路,也是只观风景,而不知其中玄妙,以致不久连风景也忘得一干二净。而有了“心旅”,则可以从一般的风景中感受灵魂的飞动。您用“一颗诗心”来形容学习语文可谓得其要旨也。语文特别是那些具有文学况味的语文,本身就是诗意流彩。更重要的是,教者与学者要有一颗诗心,即有一种教与学的审美心理,当教与学感到美不胜收时,当然也就有了诗意,有了审美的情调。

五句话:反思之,是为了拨正方向

【刘恩樵】近来,我越来越觉得,在语文教学中,有五句话是应该好好反思的,即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举一反三;教是为了不教;名师出高徒;带着学生走进教材。

先说“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是一句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了,类似的还有“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等等。这些话确实有它产生与存在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却不一定是恰当的。我主张,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课外比课堂更重要。学生靠课堂的听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语文是注重积累的学科,因此,课外的大量阅读积累与写作积累远远胜于课堂上老师叽哩哇啦地讲解。我可以说句大胆的话,把现在每周5节的语文课消减到1—2节,我看未必不可以。因此,研究语文教学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语文课怎么上上,而要放在怎么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方法上。

【陶继新】“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这一教学口号的产生至少有两个背景,一是学生课外学业负担太重,不少教师将大量的本来可以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通过作业练习的方式强加到学生身上,从而让学生再一次重复没有多少价值的练习;二是当前课堂效率低下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特别是语文课更是如此,一个学期二十多篇课文,却要一点点地分解到全部课堂之上。其实,完全可以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学习更多的语文教材之外的内容。如果这样,每天都有阅读课外名篇的时间,不就提升学习语文的质量了吗?当然,这并不是说课外就不学习了,这是两个问题。如果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再加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就会如虎添翼,抵达学习语文的真境界。这一点,我与您的观点是完全相同的。

【刘恩樵】再说“举一反三”。举一反三是中国教育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它源远流长。应该说,举一反三确实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它就是不尽恰当的,正确的方法反而应该是“举三反一”,举三反一的问题涉及到课堂问题,涉及到教材问题。我们也让学生从语文课堂与教材的束缚中解脱,让学生真正地多读多写,只有有了这样的“举三”才可能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这个“反一”。

【陶继新】2005年,我采访北京特级教师韩军之后,写了一篇长篇报道,发表在《现代教育导报》和《中国教育报》上,且被《光明日报》转载。重点写他的“新语文教育”的六大理念,其中就有一条——“举三反一:回归语文教育积累之本”。他认为,学语言是积累为本,读书为本;数量在先,大量读书识文,由量变到质变。学理科可“举一反三”,通过一个例子学会解大量同类习题,师“举一”于前,生“反三“于后;学语文,则是“举三反一”,生自我积累、大量积淀,才会读写反刍点滴,“举三”于前,“反一”于后。幼儿学口语的效率之高令人吃惊,一年可牙牙开口,两年可便正常交流,奥妙即在于,一出生,便掉进了语言大海。大人与其说话,大人之间说话,都有意无意刺激幼儿的听觉。看来,您与他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妙啊!

【刘恩樵】“教是为了不教”这话是叶老说的。按理说,这句话强调了教师教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强调了教的主导性等等,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现在也许就是这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害了语文教学,害了语文老师。我觉得,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就某种意义上说,“不教”才是真正的“教”。这里不是绝对排除“教”的作用与价值,只是要扭转“教”得过分过多的局面。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一学期只教一本语文教材的教法一定是不对的,一节课教师拼命讲的教法肯定也是不对的,一味地让学生做大量的有关习题的教法肯定是不对的,一心瞄准语文考试的分数而对学生进行盯盘揉式的试题训练的教法肯定也是不对的。这些都是太注重“教”,这样的教不但不能达到“不教”的目的,相反,倒是越教越坏,越教越需要教。

那么,“不教”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首先,这里的“不教”不是真的不教,而是一种给学生以大量阅读、交流、写作的时间与空间,甚至是一种心情与兴趣。其次,就是教师要少教与精教,要删繁就简,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好钢用在刀刃上”。

【陶继新】您所谈的“不教”才是真正的“教”中的“不教”,并非教师可有可无,一句不讲,而是将这个“不教”强化到了极致,即少到不能再少为止。这对当前“满堂教”的语文教学无疑是当头一棒。不过,抵达“不教”的境界也非一日之功。首先,教师要相信“不教”才是真正的“教”;其实,要教学生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再次,教师并非可有可无之人,而是一个点拨者,一个高端指导者。而且,师生之间要有一种心灵的和谐,课堂之上没有了师道尊严,有的只是思想的解放与自由的交流。

【刘恩樵】第四句话是“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就教学而言,我们一直讲要“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而不要“带着教材走进学生”。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难道“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这句话就是正确的吗?其实并不尽然。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我们不仅仅要“带着学生走进教材”,更多的是要“带着学生走进阅读”。

“带着学生走进阅读”,这句话有几层含义,阅读教材也是一种阅读,但只占很小份额,它的价值在于给学生以范例,以点拨,以提升,它很重要,但绝不是语文学习与阅读的全部。把教材当做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部的做法是极其不恰当的。第二层意思是要凸现语文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教师要创造各种可能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场所、时间、书目、指导、反思、交流、激励,等等,以阅读为抓手,带动学生的整体的语文学习,通过读把听、说、写、思融合起来,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第三个层面的意思就是要把学生引导到生活中去学习与感受语文,让语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的人生、与学生的精神等方面结合起来。

【陶继新】如果从积极方面讲,“带着学生走进教材”也并非一无是处,意思是说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走进教材的情境之中,与作者进行真诚的对话。可是,如果只是走进教材,显然就出了问题。语文学习不只包括教材,还有教材之外的更为宽广的内容,教材只是学生学习文本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可以学习的文本,即您所言的阅读内容。而且,文字记载还只是一种固化的文本,而非文本的全部。生活是不是文本?从广义上讲,它也是一种文本,我们可以称之为生活文本。学生阅读文本要两者兼顾,才能走进真正的阅读之中,才能获取更为丰富的思想营养。

【刘恩樵】最后一句话是“名师出高徒”。按理说,“名师出高徒”这句话流传了多年,是让无数事实证明了的,是不用怀疑的。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注意到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当下的一些名师究竟“名”在何处?他们“名”在语文应试技能上,“名”在学生的语文分数上,“名”在对学生的所谓的科学训练上,“名”在华而不实的名誉上,等等。这样的“名师”应该大有人在,大到全国出名的,小到学校里出名的。其实,我们不妨换一种说法,叫做“明师出高徒”。明师,乃明智之师,开明之师,明白之师。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是明白语文学习之要,明白语文教学之法,明白语文引导之道。这样的教师,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语文教师。

【陶继新】和您一样,我对当今“名师”也有“另类”的看法。有些人成了省级、全国优秀教师,有些人成了特级教师。可是,其教育教学素养的确难以令人恭维,有人甚至是通过投机取巧而获取了名师称号,而且还津津乐道于这种获取的“智慧”。有的虽有其名,在我的心里,却是如刘基所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我甚至认为,这样的教师非但不是名师,就连一般教师的资格都不具备。所以,我采写教师的时候,不是看其名气大小,而是观其思想文化品位高下。您用“明师”取代“名师”,显见了知识分子的良知。而且,明师不但要自己明白,要有智慧,还应是能给学生点亮前程之路者。不然,何称得上“明”呢?

【刘恩樵】就我个人的专业发展而言,我得益于读书、实践与写随笔。我是个底子很薄的语文教师,少年时期、青年时期读书很少。我常说,实际上我做语文教师不够格。但是,好在我“迷途知返”,在我进入不惑之年之后,我恶“读”一把,尽管无法弥补我作为语文教师的先天缺失,但是,还是让我没有太落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是一个勤于实践的人。我很乐意上公开课,我把上公开课作为追求课堂艺术的一种积极挑战;我会为查找一份资料在南京几所高校的图书馆之间往返;我会将媒体上报道的其他行业的一些有意义的做法进而嫁接到我的语文教学上来;我会一个人披星戴月地闷在文印室里为学生印“书”;我会为一篇论文的写作而一段时间倾心倾力……这样的事情真是很多。我曾经戏言:今生为语文而来。虽说夸张了些,但这也正是我的一种人生状态。

要说我最得意的专业发展途径,那一定是写随笔。我从1993年开始写随笔,至今几乎一日不辍。从最初的写几十个字的教后记,一路写来,至今也有几百万的文字积累了。我的诸多随笔当中,重头戏是关于语文教学的。小到课堂一个灵感的记录,大到对一篇文章的教学设计,我常常能就一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写出近万字的文章。

我今生为语文而来。尽管我的绿色语文田园还不够葱郁,还不够丰茂,但我愿意做一头老牛耕耘在我的绿色语文田园里。

【陶继新】对于写作,我们有很多共同之处。不是以写文章为苦事,而是以写作为乐事。我一直认为,写作是人生的一种高贵的精神收藏,它收藏了自己的生命经历,以及突然而至的心灵感悟。它在我的精神大厦中,越来越有亮色,让我感到生命越来越有意义。所以,很多人问我,您这么忙,累不累?我说,一点儿也不累,而且快乐无比。如果不写,才会痛苦呢!我有一个讲座题目就是“近道写作:开启审美人生之门”。写作之于我,是一种审美,是一种幸福,何累之有?所以,我感动于您在忙碌之中的“乐意”心境,因为您心中有语文,有学生,有自己,有未来。儒家文化中的一个文化现象就是“乐感文化”,孔子就说他是“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即使遇到困难,照样拥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生命状态恰恰能够成就辉煌人生。从在海门开会初次见您,到专程赶到昆山采访您,您给我的感觉都是那么乐观热情、积极向上。陶渊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信您在您的语文田园里一定可以悠然采得绿色语文之“菊”。

《教坛春秋——20位中学教师的境界与智慧》,陶继新 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

陶继新

taojixin6789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读书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路也不过是邮差而已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标题

↑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