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继新 王崧舟|第一章,读书:文化的升值(2)——《语文的文化品格》系列之三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一、为何阅读

陶继新:我认为,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是个读书人,应该有文化。对于文化,我是这样理解的,就是通过文化把人慢慢地改变,即以文化人。文化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还有自己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生命状态、心灵境界、幸福指数。

我感到,王老师您就是一直在文化层面行走的老师,您的话语是诗意的话语,您的思维非常流畅,而且生命状态从容优雅,心灵境界超然物外,无时无处不传达出一种幸福感。所以,想请王老师谈谈为何要阅读这一命题。

1.升华境界

王崧舟:《论语·宪问》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确实是至理名言。一开始我听不明白,后来一看人家的解读我懂了。原来夫子认为,古时候的君子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修炼自己的身心,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能量,为了提升、为了超越,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所以他才读书,他才做学问、做研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所以,儒家之学,不要把它看得很高深、很神圣,其实,儒家之学是为己之学

我们读书为什么?为自己,不是为别人。为别人读书的人会时刻想着,我今天读了一本书,明天我要在人前炫耀一下。为了炫耀,为了显示自己有学问;或是为了外在的一些目标,如我要做一个课题,我要拿一张文凭,我要考一个证书……于是我不得不去读书。这样的读书,跟生活、跟生命是相隔离的。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处于一种“隔”的状态,是两张皮。而我认为,真正的读书完全是为自己,就像吃饭。你为什么要吃饭?我要活着呀。你为什么要呼吸?我要活着呀!你为什么要读书呀?我要活着呀。道理就这么简单!

陶继新:是啊,当读书成为像呼吸一样的自然,像吃饭一样的本能,人就会感受到无限的丰富和满足。

其实,很多人对于生命的理解是不全面的,生命绝不止于生存这一个层次。生存只是为了人的物质体也就是肉体的存续,所以人要吃、喝、住、行。其实人只需要最简单的吃、喝、住、行的资源即可以生存,超过的都是多余的。然而如果人们有生命就是身体的这一窄化的概念,那么就要开始追求更好的吃、喝、住、行。包括您所说的那些为了做一个课题、拿一张文凭、考一个证书而读书的人,其实都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吃、喝、住、行的资源。所以,这样的努力过后不论得到多少,即使富可敌国,也只是在生存的浅层次上更多地占有而已,所获得的也仅只是肉体上的暂时性满足而已。

而生命还有一个超越生存的更高的层次,即人的精神体。而精神体就像人的物质体一样,需要相应的营养才能成长。这种营养就是人的情感体验、道德修为、智慧生成。精神体的成长目标,就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追索真理。而这个过程会伴随着心灵的极大的愉悦和幸福感。而那些只是活在这个生存层次上的人,因为精神体极度缺乏营养不能成长甚至已经夭亡,便根本不能感受到人性中这一至高层面的喜悦,便只能经常性地陷入空虚、缺乏、求不得之苦中。

读书学习就是帮助人的精神体成长的最佳途径,而好书良师益友则是精神体最好的营养品。所以像呼吸一样地读书,像吃饭一样地学习,就会为我们的精神体不断地补充营养,那么我们的精神生命就可以茁壮成长,就可以不断地体验到作为人活着的丰富和美好,而这也是现代人一直追求的幸福感之所在。而此时,即使吃最简单的饭食,住最粗陋的居室,依然不会使这种幸福感有所降低。

有了对生命的全面理解,就完全可以理解您所说的读书是为己的说法了。而且,我们的先贤至圣们其实也一直在传递着这一生命哲学。

刚才您谈到了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论语·卫灵公》中还有一句话与这句话是互相照应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大体意思是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苛求别人。《论语》除了一条积极入世的主线索之外,另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修身做人。可以说,整本书的内容贯穿始终的就是 “仁”,即内在的修养、人格的提升。孔子的教学总纲只有十二个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除最后三个字“游于艺”之外,其他的九个字都与修身做人有关。如果深入研究一下,我们发现,就是“游于艺”也与修身做人有着内在的联系。

不仅仅是《论语》,另外如我国古代教育学的第一篇著述《学记》所讲的也是不离左右。《学记》开篇就是:“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说,(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打动群众的心;(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如果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良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看来,办学的目的,关键在于“化民成俗”,即以文化人。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学习最重要的也是在修身做人上下功夫。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像《大学》、《中庸》、《周易》莫不是如此。《大学》开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是有深刻内涵的,是很值得思索的。实际上,这个“道”呢,也不是泛指的一般的道理,它是高尚品位的终极指代。《中庸》开篇也是谈“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接着还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啊,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所有这些经典所强调的都是修身是第一位的,如果自己身不修,就不可能更好地发展,更谈不上去“达人”了。所以人要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脉络依序而行,这样,才能使优质的生命持续发展。

孔子也常常谈到“好学”的问题,但他的“好学”与今天我们一般所说的意思大部分并不相同,他更多的是从修身做人方面谈的。比如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什么意思呢?君子吃饭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勤勉地做事,谨慎地说话,接近有道德的人,以来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孔子完全是从人格生成和修身做人来谈的。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颜回的学问不是最大的,但是孔子最喜欢他。正是因为颜回太有人格道德了。当时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意思是说,你的弟子当中谁最好学?孔子是这样回答的:“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孔子说颜回是自己的学生中最好学的,“不迁怒,不贰过”,可惜他命短,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也再也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了。孔子谈到颜回之所以“好学”的原因就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即不把自己的烦恼和愤怒无故地迁移发泄到别人身上去,不犯过去同样的错误。这完全是一种修养道德层面的描述。可见颜回是真正领悟了生命之真谛,否则他不会“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室”,还能“不改其乐”。享受过精神之乐的人是不愿意退回去仅享受物质之乐的。

包括后代很多东西方的大师级人物也都谈过精神需求是人的高层需求,也是真正需求,促进人的情感体验、道德修为、智慧生成需要通过读书学习来完成。大哲学家康德说过,世上有两样东西最使他敬畏,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头上的星空是外在的必然,心中的道德律是内在的良知。明朝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王阳明,他在生命经验中体悟出来的“灵丹一粒“,就是“致良知”。他是这样解释“良知”的: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到孺子落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将《大学》中的“致知”、《孟子》中的“良知”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所以,良知就是天理,是自性之近邻,是我们内心善的源头。“致良知”就是通过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从而使自己的言行合乎天理,与宇宙大自然想一致。佛家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以我们世俗人的理解来看,就是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与生俱来的良知。既然人人有佛性,个个有良知,那为什么有的人后天变坏了呢?我想,那只是因为在后天的生活中,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排斥、竞争、执着等思想慢慢占据了纯洁的心灵,遮蔽了原有的良知,使之淹没在欲望的泥沼之中了。所以,我们要修己立身,要升华境界,就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把自己被遮住的良知慢慢找回来。

所以您刚才所说的这个“为己”,不是自私自利,而是为自身生命修养的提升而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刚才您谈的要把自己的修为放在第一位,这是非常正确的。

王崧舟:其实,“为己读书”这点体会更多的还是来自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是1984年参加工作的,到现在为止,教书都快30年了。这30年要是分一分段的话,大致可以分成6个时期,基本上是5年左右一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崭露头角,第二个时期是孤独沉潜,第三个时期是一鸣惊人,第四个时期是开创流派,第五个时期是领导潮流,第六个时期是迈向本真。这6个时期中,有个阶段非常特殊,因为从世俗功利的角度看,这个阶段我几乎一事无成、一无所获,这个阶段就是“孤独沉潜”。这个阶段是我专业成长中最低迷最孤独的时候,现在想想,生命的成长是有节律的,你有高潮必然有低潮,所以你对生命成长中出现的种种挫折、失落、沮丧甚至痛苦完全可以看得淡一些。从90年到95年,我翻开自己的档案,发现自己除了埋头教书,埋头研究,埋头帮助别的老师,自己没有任何获奖没有任何公开课没有任何荣誉,抛头露面的机会都给了别人,自己一直处在徘徊彷徨的阶段。而且有那么一两年,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我甚至动过弃教从政、弃教经商的念头。什么原因?一个字,穷!房子买不起,老婆也讨不起。但是后来作罢了,机缘不到。当然,这五年我也在成长、也在发展,一种常态的、顺其自然的发展。我有时候在想,名师是无法培养的,名师也不是靠培养才出得来的。这时期,对我的发展起主导因素的是什么?我想是志趣。因为事实上,这五年我读了大量的书,没有干扰,没有诱惑,心静下来,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书都读。当时读书的动机也非常单纯,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文凭,读书只是为了读书,或者说,读书只是为了自己。有人说,伏天读书如饮甘露,冬日读书如偎暖炉;花前读书俨然仙翁,月下读书如温旧梦;雾重重时读书开人茅塞,雨敲窗时读书驱人寂寥;春风得意时读书平心静气,坎坷失意时读书淬砺心志;多姿多彩的日子读书以助雅兴,平淡无奇的日子读书以添风骚。那时读书,我真有这种感觉。我读什么书?读宗教类的书,读哲学类的书,读文学类的书,读美学类的书,读“老三论新三论”的书。可能现在的年轻教师不一定知道“老三论新三论”,可在那个时候,“老三论新三论”是最最时髦的理论书籍。老三论就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就是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我还读人物传记类的书,读种种红学方面的书,甚至读中国古代术数类的书,什么周易占卜呀、三命通会呀、邵子神数呀、奇门遁甲呀,什么书我都读,只要有感觉、只要有兴趣。有人说,读诗如饮酒,读散文如品茶,读小说如享佳肴,读历史如聆听沧桑老人漫话如烟往事,读哲学如对视一双深邃的眼睛,目光如炬,烛照灵魂。我感觉,确实是这样。

这五年我还听了大量的课,各种各样的课,每年累计不少于200节,可以说绝大多数的课我都做到有记录有反思,这是职务所逼。因为我是教导主任,你去听课不能没有交流啊,我现在有个习惯,就是一边听一边写反思,听完了马上就和你交流意见,这一半是被逼的,一半也是我喜欢思考的缘故。包括当时听名师的课,我不喜欢跟风,人家说好,我不一定说好,人家说坏我也不一定说坏,我很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无论多么稚嫩多么肤浅,我都记下来。于是,我开始对当时的课堂进行微格研究,没有人逼你,纯粹是自己喜欢。研究导入研究点拨研究表达研究训练研究结课,而且这些研究结果当时都发表在《浙江教育》上。所以你想啊,五年的沉潜,肚子里装了上百本书、上千堂课,慢慢发酵,慢慢酝酿,慢慢融入到你生命中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表面的确很平静,没有一次抛头露面,没有谁来关注你,但是在平静的底下,生命的能量却不断在贯注不断在膨胀。所以我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五年的沉潜,那么就不可能有后面的那个我,现在的这个我了。

刚才我们谈到了儒家的一些主张和学问,事实上,在我看来,儒家之学就是“为己之学”,这门学问为我们打开了自己做主、自己站起来、自己光明自己的修身法门。我们看孔子那句答颜渊问仁的话:“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话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正如王阳明所讲的那样,圣贤只是为己之学。又一再强调,君子之学,为己之学也。

“己”是修身的出发点,“己”也是修身的最终归宿。你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看,“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你看,“行由不得,反求诸己”;你看,“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可以说竹简中那个上身下心的“仁”字的古老写法,正是这种“为己之学”的极为形象的写照,它标志着“为仁”或做一个仁者,只能靠自己的整个身心去投入、体认和追求。

(原载于《语文的文化品格》,陶继新、王崧舟 著;中华书局。)

陶继新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taojixin67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