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书写真实的文字 王崧舟:和写作相对的,是“不写作”。反观不写什么,也许能让我们更加坚定写什么的信念。那么,我的生命中不写什么呢? 我不写一切陈词滥调。我觉得那些发了霉的精神毒蕈,只会玷污诗意生命的纯洁和高贵。 我不写一切无病呻吟。经常有人为赋新词强说愁,我觉得强说的东西除了证明自己的浅薄和无聊,还能证明什么呢? 我不写一切未经思考、未经体验、未经省察的生命状态。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写作不是机械地文字实录,而是对生活和生命的再发现、再提炼,是一种充满灵性的精神加工和创作。 因此,我也特别喜欢、特别欣赏孩子们写的那些真文字、真性情。前两天,我们学校毕业班的一个孩子来校长室找我。她手中拿着一叠打印稿,我翻看了一遍,发现都是这个孩子这两年写下的一些游记。她希望我能为她的这本文集写一篇序,我高兴地答应了。这是我为她的文集所写的序言—— 虽然是匆匆读完戴乐妮的《行走的童年》,但我知道,这些文字的背后是一个精灵般生命的雀跃和吟唱。 很难想象,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足迹遍及埃及、塞舌尔、迪拜、瑞士、东非、土耳其、西班牙、夏威夷、柬埔寨、埃塞俄比亚。 如诗般的远行化作一个个跃动的文字,文字让远行留下了诗意的足迹。 我喜欢这样的文字,不卖弄,不堆砌,纯净一如埃塞俄比亚羊皮画上的非洲儿童的眼神,那正是生命深处流泻而出的感动和沉思。 戴乐妮似乎总是带着那副酷酷的白框眼镜,以此来掩饰她不太生动的面部表情,我知道,她是个内敛的孩子。但是,我一直坚信,对旅行有着如此感悟的孩子,她的内心表情一定是色彩斑斓的。 在戴乐妮的文字中,学习无处不在。文化视野、自然知识、生存策略、文明素养、独立意识、探险精神、民俗风情、世界胸怀,还有如空气般弥散在每一次游走历程中的生命的喜悦和感恩,这是学校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给予的。戴乐妮为自己编写了一门最童年、最诗意、最昂贵的课程,然后如同泡进土耳其棉花堡的温泉一样,慢慢地走着,慢慢地浸润着,感觉自己成了蓝天下的一朵白云。 白云何时化作滋润生命的细雨,那一定不过是一个时节的问题。 一切,都已写入戴乐妮的生命护照。下一站的签证,依然是夏威夷之后的诗意守望。 戴乐妮当然是个特例,但我们的童年实在太需要这样的特例了。多么希望我们的孩子都是特例,正如戴乐妮面朝大海的时候所感慨的那样:这海多生动,它什么都不像,它就是它,真正的海! 是为序。 其实,那段时间我非常忙。同一个星期,我要完成1篇访谈、1篇卷首语、还有一篇学术专著的序言。但是,我在第一时间写下的却是这篇临时冒出来的序。正是因为孩子纯真的文字深深触动了我的灵魂,我的灵魂有话要说。于是,这篇序就不假思索地从我的手中一泻而出。如果没有触动,我想我是不会写序的。 陶继新:您所说的不写什么,恰恰是一些语文老师让学生写的什么。2005年我采访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韩军的时候,他就说,写作,无非就是让学生说“人的话”——真实、自由、个性的“人性”之话,不要教唆孩子说“神的话”——假话、大话、套话,也不放任学生说“鬼的话”——自私、冷漠、仇恨的话。所谓“神的话”,是泯灭人性,培养虚伪的神性,实为奴性,所谓“鬼的话”,是动物的“非人”的本能占据了道德心界与心理视域。总之,说话、写作,既不拔高,做“虚伪之神”,也不降低,做“非人之鬼”,不“装神”,不“做鬼”,做真实、自由、个性之人。这就是返语文教育的“人文”之本。 可是,现在的一些作文教学,不是让学生自然地写作,而是让他们端起架子来“写作”,也不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结果,学生本来可以正常说话的,可是,下笔成文却不知如何办了。有的学生学了好多年甚至十几年作文,却不会写作了,而且视写作为畏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悖论呢? 作文,首先是做人,做人,首先要真实,要自然。可是,有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不是让他去写真实的事,而是去编故事。固然,艺术的创造也是可以的,但是,它是源于生活的,也是高于生活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达到这样的要求一般是比较困难的。为此,好多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就要想着如何编织故事,如何造假。时间长了,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造假。时间再长呢,就会在心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作文就是作假,而且这种作假老师是鼓励的。久而久之,有可能认为干其他事如果不能达到标准也可以甚至是应当造假。有的人说,造假是从小学生写作文开始的。这说得似乎有点太过,可其实仔细想想,也绝非危言耸听。作文,首先求真,做真人、学真话、写真言。古人之所以说文如其人,就是要求学习写作的时候,一定要真实。所以,学写作的时候,正是在学习做人。 有的老师虽然不特别强调要学生写假人写假事,但在求真上却并未坚持。可是,如果失去了自然与真实,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不作假了。 王崧舟:我记得我女儿九岁那年,是一个周末的午后,那时,我正在书房赶写稿子,她就懒在我书房的躺椅上随便翻书,窗外阳光明媚。 可能是累了,可能是觉得有些无聊了,也可能什么都不是。我就看到女儿突然从躺椅上直了起来,走到窗前,打开了窗,张望了一阵子,又关上了窗。我就问她怎么了,她也不回我的话,一阵摸索,又是找笔,又是找纸。我就不再理她,没过多久,女儿就神神叨叨地递给我一张纸,我拿过来一看,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 我打开窗 微风贴在脸上 感觉多么芬芳 你打开窗 金光跳在脸上 心情多么舒畅 他打开了窗 我们告诉他 感觉多么芬芳 心情多么舒畅 他笑笑 轻轻地关上了窗 我很惊讶女儿能写出这样的诗来。要知道,她之前从来没有学过写诗,也从来没有人要求她这样写诗。这一定是她的心灵在那一刻涌动的东西,非常自然,非常真切,没有一丝一毫矫揉造作的成分。读着女儿的文字,我有一种柔软而温暖的感觉在心底升起。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