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继新 王崧舟|第三章,语文:根系的缺失(1)——《语文的文化品格》系列之二十一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陶继新:刚才我们谈到了写作和写作教学的问题了,现在让我们再拓展一下,接到下一个话题,就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问题。语文教学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我想请王老师您从这个悠久的传统来谈谈现在的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

一、文化之失

王崧舟:前不久我读过一本书,题目叫做《中国的逻辑》,作者叫加藤喜一,是个日本学者,还很年轻的。书中有两段文字,我读了之后不胜感慨:

“名字与语言是自我认同的核心。倘若‘00后’的小朋友已经有了英文名字,并用它经营自己就有些危险了,必须加以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逐渐失去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思维观念。”

“中文是文化底蕴很深厚的语言,外国人不好接触,只懂语言远远不足,必须了解背后的文化,这叫做‘学语文’。”

哎呀,我当时看到他这番论述的时候,深感汗颜。我真的没有想到,一个日本的年轻学者,对汉语的本质有这样一种洞见。但是看看我们自己,我们这些教语文的老师,有几个具有这样的洞见:学汉语不仅要学他的语言,更要学语言背后的文化,这才叫学语文。

我认为,语文的源头活水就是我们的文化,所以语文如果不跟文化对接,或者说语文如果不能够融入到我们的文化当中去,那么我们的语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文的力量,恰恰就是文化的力量。语文的魅力,恰恰就是文化的魅力。语文的思维方式,恰恰就是文化的思维方式。可以说,语文是一扇窗,打开的是文化这一方广阔的天地。所以,一个语文老师有没有文化的自觉,有没有文化的担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语文课的质量和品味。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讲到一位老师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他的理念不可谓不先进,他在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古诗;他的技巧也不可谓不娴熟,课堂上他的教学机智常常将学生带入一种新的理解水平。但这堂课到底呈现了一种怎样的状况呢?

古诗学到最后,孩子们对这首诗提出了质疑,很有意思,一个孩子说王安石这首诗写错了。为什么说他写错了呢?王安石的诗中这样写: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那个孩子就说:“王安石这样写是不对的,因为春风吹来的话不可能只吹到南岸,它一定先吹到北岸,再吹到南岸的。”那孩子话中的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要绿,两岸都绿,要不绿,两岸都不绿。王安石这样写,显然违反事实。

另一个孩子提出的问题更搞笑,他说王安石这个人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什么叫明月何时照我还?晚上行船很危险的,要是半路杀出一伙强盗来,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咋办?”老师就问他咋办,那孩子说:“我的建议晚上泊船,白天行船。”这样一来,诗就要改成“春风又绿江南岸,白日何时照我还”。

这就是那堂课的真实状况。我们粗粗一看,理念似乎很先进,教学似乎很民主,学生似乎很生动。但是,这课您觉得行吗?我看不行!为什么?文化没有了。这首诗被当成地理知识、自我保护知识来教了。这首诗所承载的文化,那种深厚而悠久的文化荡然无存了。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文化血脉被“白日“晒干了。“明月”在学生眼中不过是夜晚照明的一件工具而已,它自然没有“白日“来得明亮和踏实了。这不能怪学生,相反,学生在那样的课堂情境下,能做出这样的质疑,只能说明他们身上藏着巨大的潜力。该质疑的,恰恰就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

为什么明月总是跟想家、思乡、团聚联系在一起呢?明月的背后其实就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结构,或者说集体人格。明月在这里更多的不是自然的月亮,而是文化的月亮,精神的月亮。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睹明月而思乡怀人。这种联想、这种情怀、这种民族文化,外国人很难理解,怎么看到明月就思乡看到太阳就不想呢?中国人不用说,大家都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对不对?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怎么搞的呢?河南上空的月亮跟山东上空的月亮怎么会不一样呢?不都是同一个月亮吗?为什么?这跟科学无关,这是情感逻辑,这是民族心理的积淀,这是文化现象而非自然现象。

比如杜牧,年轻的时候在扬州过着风流倜傥、纵情声色的日子,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年老了,孤独了,就开始靠回忆过日子了,就开始怀念年轻时在扬州的那段生活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你看,睹明月而怀人了,是不是?

再比如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其实,关于“明月”,苏东坡还有一首《江城子》写得更感人。老婆已经死了十年了,突然有一天做了个梦,梦中见到了妻子,醒来以后,泪流枕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最后一句,写得更是凄婉悲凉、催人泪下。“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哪个时候最断肠?明月夜;哪个地方最断肠?短松岗。为什么非得明月夜非得短松岗?这就是文化现象、文化影响和浸润的结晶。让西方人来解读,他就郁闷。

作为文化意象、文化基因的“明月”一直传承至今,似乎没有中断过。我们去听听流行歌曲,跟明月有关的太多太多了。明月千里寄相思,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走我也走,等等。我们听周杰伦唱的那首《发如雪》,词是方文山写的,实在好!其中一句:“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你看,爱只能在月光下完美,太阳一出来就完了。这就是文化!这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现象、心理特征。这个文化血脉像黄河像长江一样滔滔不绝,千年流淌,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

有人这样说,“不懂明月枉为中国人”,而他要说的“不懂明月”的这个“明月”显然是文化意义上的。一首诗的教学是这样,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乃至六年的语文教学都是这样。因为文化就像空气,就像阳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原载于《语文的文化品格》,陶继新、王崧舟 著;中华书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