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会议|无边光景一时新——记第十一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盛大开幕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4月12号,春意盎然的泉城济南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盛会,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一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小学)拉开帷幕,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一千多人再次聚会济南,聆听名家报告与名师讲课,论道人文教育。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国教育报刊社宣传策划中心主任、人民教育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王瑜琨,福建教育出版社教育理论编辑室主任、编审成知辛,北京凤凰师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编辑雷利军,《教师博览》《江西教育》编辑部主编向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信都学校副总校长卢红伟,湖南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副总经理阳玉涓,山东教育社编审、原总编辑陶继新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伊始,中国教育报刊社宣传策划中心主任、人民教育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王瑜琨致词。


精彩的讲话结束后,名师课堂开始。首先苏州大学实验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学青老师展示了五年级《腊八粥》一课的教学。

张老师一抓关键词,深入文本,感受作者对于腊八粥的喜爱;二通过抓标点、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同桌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声情并茂。

在对对话一部分的处理上更是亮点频出,抓住关键词,读出我心情的急切,并演一演,由点到面,体会沈从文先生的写作特点,并延伸至学生自己的写作中。张老师在课上调动学生的眼耳口鼻,读思品悟演多管齐下,学生妙语连珠,课下仍在不断回味着腊八粥的美味。

朱永新教授以《新教育实验与构建卓越课程体系》为题向老师们呈现了学习科学的路径,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学习科学内容为先,关注教育薄弱地区图书馆问题,真正最好的课程是图书与阅读,一本好书会打开孩子广阔的世界,学习科学首先应该解决的的是学习内容而不是学习技术。课程上,课程的内容一直在变化,究竟应该选择哪些课程教给学生呢,新教育认为课程包含三部分,一是基础课程(生命教育课程),二是主干课程,由辨识教育课程(真)、公民教育课程(善)、艺术教育课程(美)组成;三是个性课程既特色课程。

学习科学教师为本,教师的成长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朱永新教授提出要“三专”齐头并进,专心阅读,站在大师肩膀上阅读;专心写作,站在自己角度发展,每天坚持写教育笔记;专心交往,站在团队肩膀上协同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