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必求懂:《信条》8000字观影指南

 全现在APP 2020-11-03

作者丨张亚婷、海德
全文共 7807 字,阅读大约需要 15 分钟

提示:本文含剧透,但这部电影本身很难被剧透。

在过去的一个周末,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片《信条》成为了很多人的社交话题。诺兰的电影一向以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所谓“烧脑”著称,他在电影《盗梦空间》中设置的神秘旋转的陀螺,十年后依然能引起讨论。

9月4日,《信条》在中国内陆上映,已经有大批观众一头雾水地走出了电影院,怀着远比几年前看《星际穿越》、《盗梦空间》更深的迷惑。

没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诺兰一开始就打算让观众一次甚至多次地回到影院,就像片中的主角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同一个地点一样。

这篇文章,就是为打算再次回到故事中的观众准备的。我不能也无意保证,只要看完这篇文章就能看懂《信条》,但或许能帮助打算再进影院的观众获得更丰富的观影体验。

01 //// 

关于《信条》:为什么如此难懂?

 

回到过去,拯救现在和未来,是科幻类型片的经典设定,其中不乏佳作,比如《源代码》、《明日边缘》。这一设定也不独属于硬科幻,比如超级英雄电影《X战警:逆转未来》,甚至新海诚的动画作品《你的名字》都巧妙运用了时空穿梭的概念。全球观众早已过了会被这种复杂时空设定吓退的阶段,但为什么《信条》还是如此难懂?

有人可能会被影片中提出的“熵”、时间钳形等概念所迷惑。但这些只是为了给设定提供理论支撑。大家没有必要去花太多精力理解科学概念,或者在概念上纠结,这些陌生的概念也不是阻碍理解的真正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诺兰这次为观众打造的体验,不仅是前所未有,还极其陌生和反常。这和《盗梦空间》恰好相反,该片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诺兰在银幕上高度模拟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梦境体验。而《信条》中打造的逆向空间,则是诺兰根据科学原理推测出来的,是理论上或许成立,但和每个人真实生活背道而驰的。

这种怪异和陌生,或许才是影响我们理解的原因。如科幻作家韩松所说:“《信条》最‘科幻’的地方就是它给你一种巨大的陌生感。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你不熟悉的。《信条》给我的感觉是怪异的,是在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

另外,同样是回到过去,观众此前所接触的大部分穿越作品,无论是影视还是文学作品,都是点对点的穿越,即角色直接从现在来到过去或者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而在《信条》的世界里,角色想要回到过去,则要先进入逆转机器,将自身逆转后,实现前进着倒退,退回到想要抵达的过去。这时如果主角再次进入逆转机器,就可以逆逆得正,和其他人一起正常行动。打个比方,如果说此前我们所看到的作品中的穿越是搭乘飞机,主角的感受只有登机和降落,现在的穿越则是一场高速公路上的逆行自驾,主角需要从终点亲自驾驶着汽车,一路回到终点再调转车头。

因此,在观影过程中,理解人物此刻是处于逆向世界还是正向世界是一个关键。面罩是一个重要的标识。因为按片中设定,当人物从正向转向逆向时,肺里的气流方向也会逆转,所以必须戴上呼吸面罩,或者进入经过改造的集装箱才可以。人物在逆向世界的行动逻辑也是反向的,正向世界最后发生的动作,反而是逆向世界里最先要做的。已经有很多观众绘制了《信条》的时间线,纵横交错,复杂如地铁线路图。

法国影迷制作的《信条》时间线,汉化制作:陀螺电影。

但或许不必仔细去研究这幅图,要想理解影片整个的结构逻辑,最直观的切入点正是本片的片名《Tenet》。这是一个回文词,同时也暗示了电影的结构。从歌剧院爆炸开始,到塔林行动开始逆转,最后再回到歌剧院爆炸那一天。这个词曾经出现在庞贝古城的一块石碑上,而石碑上交错的几个词也和这部电影息息相关。片中多次提到女主角要带儿子Max前往庞贝古城游玩,也是某种指引。

除了片名,这块石碑上还依次包含反派的姓氏:Sator;赝品画家的姓氏:Arepo;关键地点:Opera(歌剧院)和奥斯陆自由港建造公司的名称:Rotas。

此外,不知道是导演刻意为之,还是一个迷人的巧合,《信条》是诺兰的第11部电影。

02 //// 

关于诺兰:精打细算的做题机器

诺兰虽然是在好莱坞游刃有余的商业片导演,但每部电影都有强烈的个人标签,被斯皮尔伯格称为“好莱坞最后的作者导演。”

在影片上映前,外界曾经传言《信条》是《盗梦空间》的续集,《星际穿越》的升级版。一刷后观众可以感受到,虽然三部电影讲述的故事有着巨大差异,但同时又共享了某种内核,这个内核可能就是“时间”。在《信条》线上发布会上,诺兰表示,“我觉得我对‘时间’一直都很感兴趣,如果你看看我的其他电影,你会发现我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在电影中表现‘时间’。”

除了钟爱的“时间”主题以外,这部电影还展示了诺兰的个人趣味。和很多英国男孩一样,诺兰是007系列的忠实粉丝。《信条》在形式上已经具备了007电影的诸多外在元素——主角在全球范围内穿梭解决危机。这在他过去的电影中其实并不多见。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对手、一个迷人又危险(或招致危险)的女郎。诺兰在《信条》的首映式上说,“就我的成长经历而言,邦德系列电影永远代表着最棒的沉浸银幕,与逃离现实的娱乐。我也想把这种魅力和能力带进我们的电影,我也想带着观众一起环游世界。”

最新一部邦德电影《007:无暇赴死》命途多舛,这个已经拍摄了25部的经典系列在舆论与思潮风起云涌的当下也面临着诸多的质疑,亟需寻找新的方向。2017年,诺兰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时曾说,他已经和邦德系列的制片人有过接触,尽管在2019年,彼时还是未命名项目的第25部邦德电影的导演人选传言最激烈的时候,诺兰亲口否认了自己“不是那个人”,但《信条》让我们看到,如果诺兰拍摄007系列,可能会有的一些样子。

诺兰在《信条》拍摄现场。

此外,诺兰还是一个胶片原教旨主义者和实拍爱好者。

首先,尽可能减少对于特效的使用是诺兰一贯的拍摄宗旨。奥斯陆机场飞机撞击建筑的一幕是一场重头戏。为此,《信条》剧组购买了一架波音747。不要认为这是诺兰有钱任性的表现。他本来是想和其他大部分特效大片的拍摄手法一样,用微缩模型,布景加视觉特效完成该场景的拍摄。但当剧组在加州勘景时发现一大批旧飞机,就干脆直接买了一架。最后核算下来,购买真飞机实拍不仅比使用特效手段省钱、高效,甚至诺兰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把拆下来的飞机引擎卖掉,还赚了一笔。”

影片中被炸掉的飞机,因为飞机只有一架,所以拍摄必须一次通过,诺兰说他也感到非常紧张。

类似的行为,还有剧组为了拍摄《星际穿越》中的重要场景,专门开荒种植了一片玉米地。最后不仅比绿幕拍摄省钱,玉米的收成还让剧组有所盈利。而《蝙蝠侠之黑暗骑士》中希斯·莱杰扮演的小丑炸掉医院的那一幕,因为实拍造成的一点小小失误,第一次按下引爆按钮没有爆炸,经过希斯·莱杰天才级别的处理,已经成为了影史经典。

诺兰喜欢实拍,不光是尽量少的运用特效。还包括对演员的要求。《信条》中,罗伯特·帕丁森的追车戏,约翰·大卫·华盛顿的动作戏都是演员亲自上阵拍摄。片中有需要他们倒说台词的部分,也是演员自己完成的。约翰·大卫·华盛顿说,当他还在练习如何倒着说台词时,发现饰演反派的肯尼思·布拉纳已经在三个小时内就掌握了这种语言方式。

不能怪约翰·大卫能力不济。对于大部分国内观众来说,肯尼思·布拉纳是《哈利·波特与密室》中沽名钓誉的黑魔法防御术教授洛哈特,还是漫威电影《雷神》的导演。但他更主要的身份是英国著名的戏剧演员和导演,自导自演了多部莎翁作品,而模仿口音是英国戏剧演员的基本技能。在《信条》中,他需要模仿俄罗斯口音。肯尼思·布拉纳接受采访时说,“我在网络上搜索那些能激发灵感的声音和人。观察那些有钱有权的人,观察他们安排时间和交谈的方式。但我发现这样的角色,通常说话不多且比较安静,那么强大的人通常会很安静,但其他人会听从于他们,因为强大的人令人害怕。克里斯托弗的目的是,尽可能给人留下浓重的黑暗印象。”

肯尼思·布拉纳

诺兰对“实”的追求还包括尽可能为影片中的科幻设定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持。在《星际穿越》中担任科学顾问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再次担当了《信条》的顾问。

《信条》在内陆上映后,多地影院爆出设备问题,如投影仪灯泡爆炸,音响突然失声,浙江台州万达影院在《信条》首映现场甚至出现银幕后方起火,观众紧急撤离的情况。根据Ifeng对资深影院从业者的采访,很可能是因为音箱正负极短路引起的明火。

虽然影院工作人员表示,出现此类情况纯属个别现象,和影片制作关系不大,“遇到其他搭配也需要调试。” 但同时也表示,《信条》的音效确实超出正常范围,且十分复杂、重低音很多。诺兰习惯合作的老搭档是著名的电影配乐大师汉斯·季默,配乐和音效交织在一起,压迫性十足,虽然媒体和影迷对此褒贬不一,但不妨碍这种效果已经成为了诺兰风格的一部分。在《信条》中,诺兰出乎意料地告别了老搭档,选择了年轻的八零后瑞典音乐家路德维格·戈兰松,他曾经为《黑豹》《毒液》等电影配乐。

03 //// 

究竟要不要二刷《信条》?

《信条》上映前,海内外的电影从业者都将其视为“救市之作”,在《信条》确定档期后,其他影片才陆陆续续订档。一是为了观望《信条》试水的情况,二来也是为了避其锋芒。而上映一周后,《信条》却在海内外相继遇冷。在主要反映北美影评人喜好的烂番茄网站上,《信条》新鲜度74%,而这次中美普通观众难得达成一致,无论是IMDb,还是豆瓣,《信条》的评分都是7.9,比他以往的作品都要低。媒体这次对诺兰的批判,除了故弄玄虚,制造观影障碍等,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声音,就是如《卫报》所说:诺兰没有“心”。

如果说故弄玄虚和刻意制造观影障碍,还可以视作是导演刻意为之的留白,甚至可以被划归到优点范畴,但对于诺兰作品缺乏情感的批评,却是难以回避,甚至是不断凸显的。

《星际穿越》被视为诺兰情感表达最成功的作品,但其中所表现的父女情之所以动人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马修·麦康纳的表演。到了《信条》这部作品,主角甚至没有了名字,从头至尾,他的名字就是“主角”,诺兰对此也给出过解释:“因为主角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名字,没有关于主角的大量信息。这基本意味着我们就是主角,我们可以像主角一样体验世界,无谓身份、年龄、性别,观众也在经历着主角所经历的每一份情感,我认为它有助于打造开放和沉浸的观影体验。”

没有名字的主角。

而任何人都可以是主角就意味着主角不是任何人,至少不是一个确切真实的人,自然也就缺乏人的情感。

我毫不怀疑,当我们做了充足的功课,补足了背景知识,甚至自己手绘了时间线后,再去二刷《信条》一定能捕捉到很多第一遍观影时遗漏掉的信息,一定会更深层次地感受到《信条》剧本的严谨和精巧。正如前文所说,电影就是诺兰设置的逆转闸门,诺兰理想中的完整观影体验,一开始就是需要观众再次回到那个世界。带着新的视角,“跳出原来的结构”,再看一遍。而对观众来说,第一遍观看《信条》正如主角在影片开场执行的第一个任务——是一个测试。诺兰用这种方式筛选着自己的观众。

而当部分人抱着解题的心态,进影院如上考场,作为一个观众,我们也可以想想,是否真的有必要回去补考?还是说,哪怕回去,也是像影片中的女科学家告诉主角的话一样——不要尝试去理解它,感受它(Don't try to understand it. Feel it)。

扩展阅读:

作为奇观的《信条》,其实你并不需要看懂

1983年,夜幕下的纽约自由岛,两盏巨型探照灯锁定自由女神像。随着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手腕一挥,一块数十米高的幕布升起而后落下,前后不过短短20秒,自由女神像已然无影无踪。

魔术总带给我们这般惊奇,让我们忍不住思考“这是怎么做到的”,却不会有人追着魔术师问:“你为什么要把自由女神像变没?你说!”,大家都觉得这么问并不合适,以至于会为真这么问的人的心智表示担忧。

电影却不享受这般豁免。于是,当诺兰燃烧了2.05亿美元经费,动用了上千名群众演员,炸了一架波音747,拼了命为观众奉上了逆时间奇观之后,还得面对观众们的质疑:“你拍的到底是啥?你说!”

上映仅3天,克里斯托弗·诺兰备受期待的新片《信条》的豆瓣评分已经从8.3跌至7.9,逼近豆瓣上诺兰导演作品中评分最低的《失眠症》(7.5)。

不服输的观众们都弄错了重点,憋着一股劲去二刷、三刷,还创造了诸如“解题式重复观影”的新名词,似乎认定只要弄懂了各种设定和原理就能把原本单薄的剧情和人物看出花来。然而这么做只等同于看完春晚魔术再去搜索一圈揭秘,精神固然可嘉,于观影体验并无分毫提升。

《信条》上映后,网络上各种造词大赛又开始了

看清一个现实:《信条》就是一场用成熟电影工业技术创造的视听奇观,它的存在本身远比它的内容更值得思考。它重新提示了我们已经不常怀疑的“电影是什么”,同时拷问我们观看电影的这个行动。

01 //// 

奇观创造者诺兰

英国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诺兰的不走寻常路早就有迹可循。从很早开始他就在为概念拍电影,剧情和人物则更像是他不得不背负的脚镣。《信条》里用手枪接子弹的设计在诺兰早期作品《记忆碎片》里就模糊使用过,那同样是一部不好看懂的电影,观众始终要面对缺失的拼图,尝试拼凑出答案。但较之于《信条》,《记忆碎片》的叙事依然更完整,观众通过主角的视角感受世界,接收到的信息碎片化源于主角记忆的碎片化,由此,观影过程还算清晰。

到了《盗梦空间》诺兰为概念拍电影的特点已然更加明显。电影里折叠城市和整个梦境概念早就在他脑中成型,只是苦于没有一个能够承载它们的故事。最后,他想到了亡妻的设定,使男主这个“陀螺”有了转动的目的。主角转动起来了,电影叙事的展开也就自然了。

《盗梦空间》中的海报,展现了折叠城市的奇观

然而《盗梦空间》对亡妻情节的使用依然存在明显的工具化,若不是媒介尤其是影视这么多年来已经熏陶了我们对于消逝的爱情的集体认知,凭借电影本身那少得可怜的“化学反应”,还真没法让人信服主角小李子会为那么个女子豁出性命。那些在观影中寻求更多情感共鸣的观众自然未能尽兴。

到了《星际穿越》,诺兰试图将情感共鸣进行补完。效果是有的,亲情和爱,感动了部分观众。然而另一部分观众和专业影评人站在一块,把安妮·海瑟薇的那段关于爱的台词选入了史上最差台词示范之列。太过为说而说了!原本应该让观众通过剧情去感受的情感,变成了填鸭式直给。

《星际穿越》这段台词作为文本感动了很多人,但在影片中难免显得突兀和说教

《敦刻尔克》讨了个巧,面对残酷的战争和生死,人类基底的情感被自然调动了起来。加之对于一部群戏为主的战争片,观众在情感共鸣方面对它的需求是调过一个档位的。于是诺兰得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打磨他最在意的三条时间线交汇的魔术。

如果诺兰此前的执导经历还没有让你完全理解他是怎样一位导演,那么看完《信条》是可以给他盖戳了。诺兰其实就是个异想天开的孩子,总想着怎么去实现他脑子里蹦出来的点子,别管看上去多扯的设定,他都要极致的去呈现出来。(注1)

这样的一个孩子对电影有着他独特的厚此薄彼。于视听,他追求极致。明明可以采用电脑后期特效完成的内容他一定要实景拍摄,一丝不苟往高标准走。于人物和故事,他则是一直在试探下限,只做能把观众留在电影院所需的最低标准的功。

02 //// 

观众,奇观的共同缔造者

然而这个最低标准是怎么定出来的?这牵扯出了另一个有趣的问题。

诺兰不是一个完全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导演,细看他的一系列电影,你会发现他对观众底线的试探循序渐进,鲜少失手。即便在他的电影里评分已经算低的《信条》,7.9分的豆瓣评分和IMBD评分依然让绝大多数电影人艳羡。还有那些正在二刷、三刷路上的观众,无不在提示着《信条》这一奇观的另一个侧面——被教育得愿意为此买单的观众。

豆瓣上流传的《信条》三刷观影指南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笑话:“别人的电影我没看懂——垃圾电影;诺兰的电影我没看懂——我智商不够,再刷一遍。”诺兰的履历已经成为一份背书,让人们不会去怀疑他的能力,反而愿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即使真的没看懂,也没多少人敢给诺兰的片子打低分。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侧面,更重要的是,现在在拍奇观电影的远不止诺兰一个。李安的《双子杀手》,老套的故事像是专为承载120帧画面设计,在电影院里被120帧画面震慑到的观众甚至愿意原谅其剧情上的不足。再往前几年,丹尼斯·维伦纽瓦的《降临》同样以概念取胜,很多听说是科幻片就带着看大场面的预期进入影院的观众大失所望,原来影片就是个高科技版“你画我猜”。更早更为人熟知的奇观电影其实是《黑客帝国》,1999年上映时,这部电影绝对是颠覆性的,以至于走出电影院观众会忍不住捏一捏自己的胳膊,怀疑自己此刻的存在是真实的还是“母体”给出的幻觉,其异质性在对比同年上映的另一场视觉盛宴《星球大战前传1》时更为明显,后者能给你带来视听享受,却没法让你感到震撼。

《降临》用高科技视听营造了一个包含了很多人文反思的故事

然而即便是这些前辈也没有像《信条》这样挑战观众对于电影叙事的需求。《双子杀手》内核还是很标准的好莱坞商业大片戏路,观众的不满在于它实在太老套,《降临》有在非常细致的刻画人物,以至于路易斯对她尚未谋面的女儿安娜的情感都让我们动容。《黑客帝国》中尼奥的成长更是坎贝尔《千面英雄》里英雄成长的标准模式。

而在《信条》中,你能感觉到:人物、情感(如果有的话)、行为动机都被弱化成了服务概念的工具。诺兰甚至已经懒得再去对它们做更多的包装。

电影中唯一有清晰易懂的行为动机的角色是凯特(Kat),她的核心目标是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并不是主角,而电影中对于她和孩子之间感情的着墨也是概念化的,完全没有细节可供观众移情。

在《信条》中,可能刻画得最丰满的反而是凯特(Kat)这个配角,然而主角与她的感情线并不清晰

在电影中,诺兰甚至已经用一句角色台词给出了《信条》的观影指南:“不要试图理解它,感受它”。诺兰就是想让观众放下所有对于电影叙事的期待,专心去享受一场视听奇观。

03 //// 

关于《信条》:为什么如此难懂?

怎么就不能是奇观呢?

所以电影可以是奇观吗?当然可以。

有美国电影之父之称的大卫·沃克·格里菲斯曾说:我首先要让你看到,那么看见什么?第一是通过摄影机记录那些因为习惯,从而视而不见,已经不再被感知的世界;第二就是让我们看见不可能的世界,即是奇观。

只是,对于大部分的观众而言,并不存在这么明确的二分。最不可能的世界,在荧幕上呈现时也要夹带着观众熟悉的事物或者情感。《星球大战》除去舞台在外太空,内容还是习以为常的人类间的冲突。

所以《信条》挑战观众的,并不是它包含了奇观,而是这种奇观的浓度纯粹得让习惯了电影叙事的现代观众有些不适。而在这一点上,我们或许还不如电影诞生初期的观众。

1895年的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他们用总长17米的胶片记录的火车进站影像。一辆火车迎面向荧幕驶来,这在当年甚至让观众们纷纷从座位上逃离,担心自己真被火车顷轧。那个时候,火车出现在了火车站之外的地方就是奇观,也没有人会疑惑为什么要看一辆火车进站或者说应该在这个影片中移情给哪个角色。

反而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建造奇观越来越难。画面和声音都在进步,但这种进步是有迹可循的,人们能想象到电影的画面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好,即使没看到,也能有所想象。《信条》的独特之处却在于它跳脱出了这既定的发展方向,从概念上将观众们带向了未知,从而让观众有机会重拾电影诞生初期的那份惊诧。

如果拿桥梁作比,现在绝大多数电影都在通过电影叙事,将观众从桥梁的一侧带往另一侧。而诺兰的《信条》更像是在兴致勃勃的招呼所有人:“你们看看我能把桥建成什么样子!”

所以对于《信条》的观影,大可放下试图理解它的企图和寻求叙事的预期,只是将自己交到电影院里,去感受这场奇观——即使这未必让你愉快。

 注1:引用自网友“炮三岁”的评论,使用前已征得其同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