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想彻底消除自卑,首先要纠正三个错误认知,你才会越来越自信

 唐若心学 2020-09-10

文/唐若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阿德勒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卑,自卑并不可怕,可怕是我们被自卑的情绪所阻挡,影响我们探索世界,这会让我们无法走出自卑的阴影。唯有认识自卑的真相,我们才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第一:告别受害者身份:自卑往往来自我们受害者身份

有时自卑往往来自我们过度地瞎想。我们可能会假定自己为受害人,从而为自己自卑找到合适的理由。

心理学曾分析,人在某种角度上会粉饰自己的行为,会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这是大脑对我们行为做出合理解释。

比如说这几年流行的原生家庭对人的伤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原生家庭对我们有影响,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深陷受害者身份,一旦我们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我们可能会不断责怪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

但是我们却忘记了自我主观能动性与自我的迭代。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的行为是由父母的认知决定的,我们无法做出改变与影响,但是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从而走出自卑的阴影。

心理学家也发现,父母的行为也是深受父母行为影响,我们需要全面客观认识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就能超越原生家庭,走出自卑,拥有自信。

所以要想告别自卑,我们首先不要认定自己是受害者,而是去分析自己自卑的来源是什么,然后找到针对性方法进行改善。

如何打破内在的偏见与错误的认知,可以关注我的专栏,告诉你更多人生真相,让你变得越来越智慧。

第二、学会长板效应:自卑来自我们看不到自己独特的价值

自卑是来自我们身上的不完美,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身上没有优点和独特的价值。许多自卑的人一旦被自卑情绪笼罩,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亮点。

要想告别自卑,我们首先要明白,人并不是完美的。我们要学会长板效应。长板效应讲述的是要去培养一个人的专长,当他的专长足够优秀的时候,他就会从这个方面获得自信。

以前作家林清玄讲述自己数学不好,但是语文成绩很好,他立志成为作家,他从写作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与价值感,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真正的自信来自对自我优点的发扬,我们要学会聚焦自己的长板,让自己的长板够长,短板影响就不会那么厉害了。

自卑源自我们不太了解自己的长板是什么,而我们需要全面进行梳理,找到一个方面的优势,我们就要找到各种各样的机会进行发扬,慢慢就会持续强化变成你的标签。

比如作家林清玄不断强化自己的写作能力,他在这方面优势越突出,他的短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事实上,当你的优势特别凸出来的时候,你的自信也会进一步增强,自然你的内心就能够和曾经过去的自卑和平相处。

三、保持自我成长,不要被自卑束缚自己探索的脚步

人最害怕的是破罐子破摔。每个人都自卑,但是事实上改变命运的往往是那些保持自我成长的人。

一个人即使自卑,但是并没有被自卑所束缚,而是相信自己通过成长可以改善自己的状况与状态,这样的人会更为积极,伴随时间的累积,也会出现很好的效果。

我们永远不要忽视自我身上的潜能,这是我们内在的动力。心理学上有一个固化思维,强调的是当一个人拥有固化思维的时候,就会一直否认自己,而不是肯定自己。

人最害怕的是通过事情给自己贴标签,贴标签会深刻影响我们挖掘自身潜力。在强者的眼里,从来都不会有失败的字眼,他们喜欢的说是探索这次不成功,但是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懂得又向着自我成长的目标迈进。

自卑不可怕,一旦我们能够制定成长的计划,我们的人生就会大概率逆袭。最害怕的是有些人被自卑裹挟着,否定自己,自甘平庸,我们就无法走出生命的困境。

我们要去深入了解自卑的真相是什么?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被自卑所束缚,更被自卑所压制自己。

我们要明白,任何情绪都有积极意义,我们需要是通过自卑去认识自我的渴望与自我成长,我们就能告别低谷,重新拥抱生活。

今日话题:你认为要想变得自信,需要破除哪些认知?欢迎探讨与交流。

作者简介:唐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力成长训练营开创者,国际DISC认证讲师与顾问。多平台自媒体达人,擅长自我认知升级,职场规划转型与两性情感修复,多平台邀请入驻扶持原创作者,头条专栏作者,百度问答签约作者,企鹅认证职场心理顾问,全网上亿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