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明知自己这样做不好,但还是会这样做——对原生家庭的忠诚

 yyqf3rkg8ehw7k 2023-05-24 发布于河南

因爱而结合的家庭是没有家族牵系的,因此所有的牵系都是一种束缚。

                                                                             ——克里斯多福.

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总是还会无意识的、控制不住这样做;我经常锻炼自己、提醒自己,但还是这样…………

想起那一日,几个好友一起相约喜马拉雅,每日必阅读录音一段书,目的在于相互约束、督促自己首先每日再忙都要抽出一点时间读书;其次大家相互鼓励练好普通话。

阅读的第一天,我们都相互听了其他人交的作业,大家都相互称赞、鼓励:“不错不错,很清晰,音质、音色都很好,选的背景音乐也很好…………”。

而我这时候就说,我来“鸡蛋里头挑骨头”吧。然后我指出了每个人读的音频中的很多不足之处。

虽然朋友们也都回应,认可并感谢我指出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也越读越好了,但这件事使我经常想起——我也是无意识地、不知不觉地落入了模仿了我的家人的行为模式。

想起小时候的一个画面,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忘了是个什么节目,也忘了那个主持人是谁,但很少看电视的父亲当时指出了我们看来表现还挺好的主持人她的某些方面的不足,虽然这个具体事件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当时那个感受,记忆特别的清晰,当父亲指出那个主持人的一些不足之后,我去观察,并很认同他的说法和观点。

在我的生活中,类似于上述挑毛病的例子前几年经常会有,并且这些都是无意识的。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身上所有的一些自己认可的、不认可的、习惯性的、无意识的、不经大脑思考就去做的事,之后又会觉得不妥,或不喜欢自己这样,这些种种都跟我们童年期的原生家庭及家族的影响有关。

包括我们遵从的戒律、做出的牺牲、采取的信念,接受或拒绝的人,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等,这些都是与我们出生的原生家庭中的形成有关。

当意识到这些会带给对方不舒服的感觉,自己过后也会觉得不合适,也意识到不能把这种“传家宝”再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时候,我明白,自己的调整不单单是为了自己,这时候我内心就得到了很大的鼓励,决心去预防、挣脱这种忠诚观念的束缚。

在这里我同时要指出,经专家从大多个案中研究发现,家庭带给人的影响利多于弊,一旦你发觉有自己伤害自己的行为,这是你从家人身上学来的偏差行为,你可以选择赋予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你之前认为不可能改变的习惯。

因此,当你能看出是什么造成了你的困境,但还是只会用熟悉的方法来应对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说,你这么做不单单是为了自己…………,这样你就会有决心去跳脱这个一成不变的状态,并挣脱忠诚观念的束缚,也就不会把这个包袱再传给我们的孩子们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