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有魅力的女人:谋生也谋爱,你是吗?

 唐若心学 2020-09-10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女性独立,女人不仅可以照顾好家庭,也可以在外工作,愈来愈多的女性可以既谋生又谋爱。

魅力是女人的力量,正如力量是男人的魅力。但是要说最有典型案例,还得是看民国时期的杰出女性。在那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新时代独立思想不断涌入中国。那个时代,文学盛极一时,女性们纷纷走出家门,开始学习,以作家,诗人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民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无数个才子佳人演绎着不同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结局也大不相同,令人唏嘘不已。这些女性的魅力不仅在于他们过人的才华,还在于他们所展示出来的自信与从容。

虽然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但是她们的所留下的故事,依然可以给我们现在的人在爱情和事业上带来不同的启示。我们可以从现代的角度,去理解她们的时代,去体会她们的落寞,了解她们的魅力。

不能只沉浸于爱情,也应该要有自己事业追求

现代女性越来越独立,不止只在金钱上的独立,更指女性发挥自己的独特魅力,毫无疑问这样的女人最有风采。我们要做有层次的女孩子,靠读书学习来丰富自己。就像民国女性中的有名的才女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还有金岳霖都为她感到痴迷。

如果仅仅是因为林徽因长得好看,那她肯定是不能吸引到这些才子的。林徽因早年接受了很多高等的教育,也出国留学过,这也使她扩大了眼界,养成了可以在大事前的宠辱不惊的气度。

许多女性在结婚后,面对生活的许多琐事,总是忙成一团,没有空提升自己,可是林徽因在婚后,却没有遗失自己。

她总是在心里留了一个角落给自己,给朋友,给自己热爱的一切。她总是有许多奇思妙想,在创作上,在建筑上,在诗歌上。她并没有因为繁琐的生活让自己停滞不前,反而增加了她的许多灵感,使她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林徽因身上不仅有秀丽的诗的特质,还有忘我牺牲的科学精神。许多人提到林徽因,总是联想到“太太客厅”。

这也正是因为她拥有敏捷的思维,渊博的知识,流利的口才,才能和那么多人笑谈风声,使得太太客厅被大家熟知。个性和魅力……是学不会,装不像的。我觉得女性不应该被自己所限制,只有自己努力提升,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可。

真正有魅力的人才柴米油盐中也会散发光芒

有很多人说,自己的容颜美貌,都在婚后的柴米油盐和琐事中流逝,自己每天忙于这些事,所以才没有时间好好爱护自己。

但是其实,真正的魅力并不会因为这些而消散,他们是刻在骨子里的,不可磨灭的。钱钟书曾评价杨绛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和钱钟书是在清华大学相识的,才子佳人,门当户对,好一段佳话。

在婚后,虽然杨绛要操持家里,但是因为她从小就热爱读书,她和钱钟书家里最多的物品就是书。也因为她的才华,杨绛还被称为先生。

并且也是因为读书很多,杨绛看事情看得很通透,她不屑与别人争。正是因为杨绛这种淡薄的思想,她才没有被生活磨平自己的棱角,保持自己的独一无二。美丽使你引起别人的注意,睿智使你得到别人的赏识,而魅力,却使你难以被人忘怀。

先谋生后谋爱

女人不能一味的陷在爱情里,不要太依靠男人。当你习惯他的时候,倘若他在这个时候抽身离去,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爱人,更有可能是你的精神支柱。女生如果没有支持自己的谋生,就不要轻易陷进去。

张爱玲也是民国十大才女之一,但是晚年却连死在公寓里都没人发现。这也和她的经历有关系。父母离异,母亲出走,父亲整日颓废,张爱玲从小就缺乏关爱,所以在她成年后非常容易陷进去。

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是靠不住的,我非常相信这句话。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我们一边唾骂渣男,一边可怜那些女性。当时张爱玲和胡兰成交往时,是知道他有妻子的,可张爱玲从来不会去介意,就像她自己说的,她在胡兰成面前卑微到极致。

后来他们结婚,胡兰成逃亡到温州,张爱玲冒着被抓住的风险去看他,却发现他身边有着一个貌美的女人。

从这之后,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就此结束了。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女人永远也不会有吸引别人的美。

没有一种力量能比对美的自信更能使女人显得美丽。张爱玲在爱情中把自己放得太低,迷失其中,没有早点抽身,才造成了这种令人唏嘘的结果。真正魅力的女人,是不仅懂得谋生也会懂得谋爱的。

每个女人都需要深刻地懂得,只有懂得谋生的女人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才会有足够的底气。

而如何谋生与谋爱,我们可以从这套种去学习民国时代的女性去学习她们卓绝的精神风采与风韵。

今日话题:你认为有魅力的女人是否既能谋生也能谋爱?欢迎探讨与交流。

作者简介:唐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力成长训练营开创者,国际DISC认证讲师与顾问。多平台自媒体达人,擅长自我认知升级,职场规划转型与两性情感修复,多平台邀请入驻扶持原创作者,头条专栏作者,百度问答签约作者,企鹅认证职场心理顾问,全网上亿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