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传上】释“治国、平天下”|《大学》没有那么难

 欢丸妈妈陈霜 2020-09-10


你好。欢迎来到欢丸妈妈,我是陈霜。

前两天我们读了《大学》的第十部分,释齐家、治国。今天本来就应该读到最后一篇了,但是这篇实在太长,我分成三次。今天先来整篇读一遍,讲一下大概的意思。


▲曾子曰:长按图片,可转发至朋友圈

这一章解释的是“治国、平天下”,治国是平天下的前提,而平天下则是大学之道的终极目标。

治国平天下有几条根本性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治国者要仁德,以德治国。在坚持以德治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以身作则,讲求絜矩之道。所谓絜矩之道,后面我们会仔细讲,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道德规范、道德法则,以推己及人为标尺,希望能够在人际关系中达到协调平衡的法则。如果能遵循絜矩之道,就可以创建一个各阶层、各行业齐心协力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这是平天下的基本法则。

第二,要为政以德,赢得民心。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想要赢得民心,必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应与百姓同好恶,急其所急,想其所想,也就是说,统治者要和老百姓一条心。不能老想着挣钱,德是本,财是末,治国者不能与民争财,而是要散财于民,让老百姓挣到钱、生活好了,这才能取得人民的拥护,这是平天下的指导思想。

第三,举贤任能,正确用人。为政的关键就是用人,主要在于任用具有容人之量的贤人,摒退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小人,这是平天下的首要条件。

第四,要重视生财用财之道。生产者、创造者要多,消费者、享用者要少。当然以我们现在的观点,可以用消费来促进生产,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供不应求的,所以要保证工作的人多,还得努力工作,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基本消费需求。

第五,要处理好义和利之间的关系。儒家向来主张见利思义,而反对见利忘义的不道德行为,治理国家强调的就是不以利为利,而要以义为利,这是国家理财的基本原则。

今天,我们读了《大学》中,传的第十部分,释“治国、平天下”。

谢谢你的留言和转发,我们下次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