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玉娥‖ 鲜活的灵魂在跃动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朱玉娥,女,满族,笔名梦蝶,曾用名朱誉。文学作品发表在《诗刊》《解放军报》《金融时报》《吉林日报》《内蒙古日报》《巴彦淖尔报》等诸多报刊杂志。出版诗集《梦里天方》《雅虎记忆》。被“中国雅虎”评为“知名写手”,在第二届网络诗歌比赛中获得银奖,诗歌《鱼和蝶的童话》评为2013年网络时代十大金榜诗歌。系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工商银行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工商银行巴彦淖尔分行。

评委讲话

 鲜活的灵魂在跃动

——在《纪实纵横》“图书杯”原创散文大赛颁奖会上的讲话

         朱玉娥

各位领导 、各位评委、各位参赛作者、朋友们大家好:

很幸运,能够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很欣喜,能和各位文学佼佼者在这深冬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刻欢聚一堂!

这次《纪实纵横》“图书杯”原创散文大赛活动,从征文通知发出到初选入围到最后评定,都经过严格评审,基本程序是通过作品的阅读量、评论量和赞赏量的多少选出前30名入围,然后将这30名作者的作品交给大赛评委组,由评委组把入围作品发到每一位评委手里,每个评委对这30篇作品反复阅读斟酌,经过认真甄选,按照自己的评判按顺序从1排到30,然后评委组将每个评委的初评结果进行综合,最后又将各位评委召集在一起开会讨论,一篇一篇进行分析对比。特别是市委宣传部周正祥副部长(市作协主席)亲临会议,认真倾听大家的想法和意见,使这次评选工作更加严密、严谨和公正! 

在灯下反复阅读这些作品,自己似乎又置身到充满波澜和激荡的生活热流中,情感被撼动,灵魂被洗礼。这些作品虽然内容各异,但每一件作品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风格为我们展现了人情、风情和世情。字里行间都有真挚的情感在涌动,字里行间都在讴歌生活里的美和时代的发展。阅读这些作品,每每让我捕捉到有一个鲜活的灵魂在跃动,每每让我发现在平凡事物中蕴含的美、善和真!

借这次会议机会,我想和大家就散文这个话题说几句话,在此和大家共勉。

第一选好一个善于传递情感的题材是一件好作品的根基。万事万物皆可入文,但我更相信那些有意义有意思的可以启迪人思考的事物才最值得去写。这次获奖的作品,《三虎家的笑声》,写了小时候我和三虎挖苦菜的情景,很多儿时的情趣却又融着艰难和苦涩,小村子原来的土路现已变成了水泥路,此刻三虎站在新房里,用手轻轻抚摸着刚刚落成的新房子的墙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作者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作品的思想是经过沉淀和升华了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散文的立意。这里我想说,好的立意一定要用独特的视角去表达,才会更亲切、更感人,让人在共鸣中悟出深刻道理。

第二写好几个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烙印的细节是关键。细节是文章的肌肉,它不仅使文章充实,富有机理,而且让我们有直觉如同看到一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大树!一篇作品过目不忘,往往是因为细节留在了读者的脑海。这次获奖的散文《我的大姐》,细节的描写就很成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者饱含着对大姐的心疼、可惜和敬爱,将大姐的形象描写的入心入骨,让人在难以忍耐的疼痛中看到了大姐的坚韧、美好和崇高。

第三一定要有一个“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结尾。好文章的结尾,往往在最后给人留下难以自拔的境界!或画龙点睛,富有哲理;或白描勾画,形象压镇;或含而不露,戛然而止。《青青墓碑面向东》作者是饱蘸着真挚的情感去写老师的,用很多情节写了知青花老师像母亲一样辛苦哺育着乡村的孩子们,用很多笔墨叙述了花老师对“我”的呵护,遗憾的是,这样一位好老师在一场洪灾中为抢救粮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结尾是这样的:蓝天白雪红旗飘,我为革命扛铁锹,甘洒热血浇沃土,敢教边疆换新貌,一晃四十多年,那首老歌一直萦回耳畔,伴我从春走到秋,多想循着歌声回到从前,紧紧牵着老师的手……这深情这韵味!一定会让读者深陷其中,思之悟之,品之味之!给读者一个按捺不住的怀想空间!

当然了,一篇好散文,具备充沛的情感、优美的文字是必须的,像《我的妻子是花痴》《猪事宴》《采风遇见了你》等等这些作品都可圈可点,一篇精彩的散文,瑰丽的文采能让作品锦上添花,会使整个文章熠熠生辉,让人赏之叹之!

最后我代表各位评委对获奖的作者表达衷心祝贺和深深敬意!你们是《纪实纵横》忠实的作者和读者,有你们的参与必将让《纪实纵横》成为巴彦淖尔乃至中国的文化品牌,有你们的参与才成就了今天的盛典!

谢谢你们!

编辑: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非虚构的原创作品,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2.作品内容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个人隐私,不得抄袭别人作品,不得涉及任何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文责自负。

    4.发稿时必须把个人照片、作者简介发过来。如果有与文章相关照片,也发过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