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侯|翼城之一

 享道 2020-09-11

城之一

晋侯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崇山之宗。有塔的山,都曾是佛教领地,塔儿山之名,听来像是信众的称呼。此山主峰上有座七级塔,身高20.08米,重修过。前些年,此山被肆意采矿,周身是洞,刚拔过火罐的褐红色。现在,那些伤痕已被填埋,即便被炮火清洗过的山体,绿荫也会慢慢滋长出来,旧伤容易遗忘。邪恶附身之时,塔也镇不住,但归宿还是回到平静。在晋国故地,1493米的海拔算得上兀立,沿着新路上来,登山来拜新塔的人稀稀落落,山里的动物早已迁居,不知从哪里穿越过来的鸟声,清脆而去,没觉得空灵,反而显得空洞。


有两种方式可见晋国方域,比如看旧图,叠在新图上,大约知道边线从今日诸县的哪里划切下来,但纸上的界线还在变,没法准确。此外,登塔儿山环览诸县,也望不到界,由南至北,如时针漫步,环山诸县为翼城、曲沃、侯马、襄汾、临汾、浮山,它们布展在各自区间里,是晋国链条上的环,有自称最早打造而成的圈圈,也有自诩是最终扣紧的一环。处于链条之中的塔儿山,很少被人提及,它与晋国成型的关系,也因为处在各家之边缘而被忽略。这说明在塔儿山的称呼定位之后,之前的事情就慢慢沉寂下去。

历史上的塔儿山得名较多,如狄山、唐山、汤山、崇山、大尖山、卧龙山。狄是古代北方民族,通称北狄,属于东方炎帝的势力范围,史前时期的尧从东方而来,在还没有成就功名之前,也被称为狄,他的部落所确认的祭祀之山,初始也被称为狄山。《山海经》保留了这个最原始的称呼,《山海经》是高度压缩过的历史,所以用词上既有狄山也同时在多处出现崇山。汤山即唐山,以唐来命名山,也是源自于尧。大尖山从字面上看是形象的叫法,时间较晚。卧龙山则是山间有座卧龙庙而得名,是后来的得名。使用时间最长的是崇山,康熙版《平阳府志》记载,塔儿山原名崇山。崇山之名的来历,或有可能源自于尧。从尧之名可获知,早期的尧掌握了最先进的烧陶技术,或者说尧具备了更强的生存与扩张的能力,群族迁徙更快,文化兼并更快,尧由陶的谐音而来,是当时的社会意识对物质的认同。

尧与崇山的关系,先看《说文》里尧的字义,堯,从垚,从兀。“垚”是土高,兀高耸突出。《白虎通·号》说,尧犹荛荛也,至高之貌。山是族的标志,立了山头之后,才算是立足。当时的统治方式主要靠巫术,《通典》卷46《山川》说“黄帝祭于山川,与为多焉”,《书·舜典》说舜“望于山川,遍于群神”,《书·禹贡》说禹“奠高山大川”。尧也不例外,定都与定祭祀之山是同步而行,同等重要的。《山经》中记述了247座山的方位,及其河川流向和物产,还包括对山川之神的祭祀方式,由此可见,部落就有200多个,天下最终还是由少数人定夺。崇山作为部落之神的祭祀之山,被尧确立,并被四方所敬仰,这是精神上的认同。

这里只谈尧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定都翼城与平阳,以及埋葬崇山。东来之君的尧穿越太行山,在晋东南多处留下行宫——尧都,天下有很多这样的古村落,后人的怀念无法休止。尧进入翼城后,同样留下了一个尧都,此后,尧便结束了漂移的生活,在崇山、丹子山以南至浍河以北的这块平原上建里唐国。为何长途跋涉的尧会在这里结束行旅,源于尧在这里发现了宝藏,正如后世的人们还在挖掘塔儿山。这个原本只会烧制陶器的氏族开始发迹,这些宝藏出自崇山,金、银、铜、铁、煤、石膏等矿藏极为丰富,称作“金头、银尾、朱砂腰”。同样被称之为尧的后世之尧,更为强大的尧族,已不再被局限于浍河一隅,而要向汾河南北兼并扩张。于是,尧迁都到崇山之北的平阳,这是被后人传颂的尧的明智之举。

尧建唐时的都城的位置,有说是在今翼城县城西的唐城村,这里正好处在崇山以南,似乎也合理。但根据考古发现和各方论述来分析之后,觉得更合理的尧都,应该在唐城村以东丹子山下。因为尧迁都平阳后,这里是祖祠所在地,舜曾将尧的儿子丹朱遣回故里,看管自己的原生地,况且这里的“苇沟——北寿城遗址”已经有考古发现可以佐证。

那么,唐城村跟尧有什么关联,我觉得唐城的地位和作用还得靠崇山来确定。尧定都在苇沟——北寿城一带,选择了崇山作为祭祀之山,尧的墓葬应该安置在都城之西,崇山之南。正如郭璞注《山海经》中说: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嚳葬于阴,一名崇山。以此来定唐城的作用,很可能是属于城西驻军,并管辖尧的墓地。在《书·舜典》中记载: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这里的“流放”是疏散的意思,说难听点就是被惩罚性赶出都城。舜让失去实权的驩兜去崇山任职,就是执掌祭祀之权,所谓的管理先帝之墓,还不如说是让他去面对先祖忏悔。舜从尧的手中夺权,以及遣返丹朱回故里,手腕绝对高明。如今,在崇山之西北的襄汾县陶寺,大型都城与墓葬遗址已挖掘显露,这是尧都吗?

现在,从想象的时光里回到崇山之巅,从高处看历史的走向。崇山独尊,群山起伏,东迎日出,西接河汾,远眺尧都,近观唐城。明人李浒在此赋诗:“雨过东山翠欲流,平阳雄镇几千秋。群山远近知多少,仰止谁能出一头。尧时代结束之后,出一头的是晋国。但晋之由来,却迷了古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