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分析】之中风后遗症 黄某,男,38岁。 主诉: 半身不遂近一年,曾被诊为脑血管痉挛。现右侧上下肢不能随意运动,项强,舌强,言语不利,四肢常凉,足软不能久立,饮食、二便、睡眠如常。 诊查:舌暗淡,苔薄白,脉濡。血压134/100mmHg。 辨证:阳气不足,内风夹瘀阻络,机窍不利。 治则:补气温阳,活血熄风。 方选:黄芪、桂枝、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牛膝、丹参、地龙、僵蚕、全蝎、葛根、茯苓。 10日,四肢转温,项强已减,仍舌强语謇,右半身不遂。舌质暗红,苔薄,脉濡软。阳气渐得伸展,内风瘀血仍阻于络道机窍。宗前法出入,原方去桂枝、葛根,加穿山龙。 服10日,右上下肢运动明显进步,尚不能随意行走,舌强已减,言语较爽,颈项已感轻松,惟腰部酸痛,自觉难以挺直。舌淡红,苔薄白,脉濡而滑。 络中内风渐熄,瘀血初化,机窍初利,肾气尚虚也。拟于前法中增补益肾通络之品。前方去茯苓,加桑寄生、木瓜、伸筋草。 又服10日,上下肢活动较前灵活,舌已软,语言清爽,腰酸痛亦减轻。上方改煎为丸以巩因。 【分析】半身不遂与言语不利,均为中风后遗症。其病机或因气虚、血滞经络,或因内风夹瘀、夹痰阻络。 本例二者兼而有之,右半身不遂,四肢凉,舌质暗淡,脉濡,乃由阳气不足、血行不畅致之;项强、舌强、言语不利,是内风夹瘀阻于络道机窍为之不利。 故初用黄芪合桂枝益气温阳;川芎、当归、桃仁、红花、丹参、牛膝活血化;僵蚕、全蝎、地龙平熄内风;用葛根意在升发清阳之气。 组方遣药,既宗补阳还五汤以益气活血,又取法黄芪桂枝五物汤温阳行痹。由于益气活血是治中风后遗症的基本方法之一,故本例始终贯彻此法。 #头条健康# #国医高手# #超能健康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