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滴滴快的1亿美元砸向Lyft,一场「损人且利己」的谋略战

 cheyunwang 2020-09-11

今天一大早起来,车云菌的朋友圈就被一条消息刷了屏:滴滴快的在纽约宣布,与美国打车应用Lyft达成战略合作,并向Lyft战略投资一亿美元。据悉,双方还将打通跨境运营平台,为往来中美的旅客提供一站式实时出行服务。

在车云菌看来,这项战略合作一方面将对滴滴快的和Lyft的现有业务形成补充,一方面也将对双方共同的竞争对手Uber形成打击,可谓一箭双雕。

投资了“直接竞争对手的对手”

从表面上看,刚刚更名“滴滴出行”并发力构建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的滴滴,与同样主打拼车服务的Lyft似乎存在潜在的竞争关系,事实并非如此。

Uber专注于全球扩张不同,Lyft的业务专注于美国市场,已在65个城市提供服务,但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并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市场,Lyft却是Uber的最直接竞争对手,双方曾为抢占市场进行过激烈的价格战,Uber曾为司机提供500美元的奖励,Lyft更是为新司机提供最多达到750美元的补贴。

因此,滴滴快的此次投资Lyft,如果从战略意义上解读,更像是投资直接竞争对手的对手,而这里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Uber

目前,Uber在先后获得70多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后,估值高达500多亿美元,向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座城市提供服务。在中国市场,Uber是滴滴快的最直接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据悉,滴滴快的此次投资的Lyft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Logan GreenJohn Zimmer将产品定位于“轻松范儿,鼓励用户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与司机像朋友一样聊天,并在下车后与司机像好哥儿们一样击拳Lyft的标志是在车前挂一个粉色的胡子。

损人利己的合作

当然,滴滴快的对Lyft1亿美元投资目的也并不仅仅只有损人

据悉,滴滴快的已与Lyft签署协议,未来其用户在到访美国后,能够在不重新下载APP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原滴滴快的平台找到Lyft的拼车服务,这些服务将由Lyft提供。Lyft给出的数据上看:2014年,到访美国的中国人达到了210多万。

对于Lyft来说,自己的用户也可以在到访中国后,马上接入滴滴快的诸多业务网络,如预订打车服务、拼车服务、查寻公共交通信息等。另外,Lyft用户还将能在平台上找到会讲英语的司机,这项服务与在Uber Duolingo的合作中同样被使用。

目前来看,虽然面临着Uber的竞争,但作为地头蛇的滴滴快的还是占据了中国拼车市场80%的份额,因此是Lyft非常理想的本土化合作伙伴。

Lyft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约翰·兹默尔也表示,滴滴快的是目前Lyft用户到访中国并找到拼车服务的最佳方式。不过,兹默尔并未透露Lyft此次与滴滴快的合作协议中涉及资金相关的条款,也没有透露是否向滴滴快的支付服务费用。

车云小结

据悉,Lyft此轮投资者,除了滴滴快的外,还有卡尔·伊坎、阿里巴巴、乐天、腾讯、以及Andreessen HorowitzFounders Fund、寇图资本等。滴滴快的目前的估值为160亿美元,并有超过40亿美元的资金储备。

事实上,滴滴快滴与Uber在战略合作上也并非没有交集的可能,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就曾透露,Uber来谈合作的态度“过于傲慢。另外,Uber曾希望投资40%收编滴滴快的,但滴滴快的拒绝了Uber的收编。

而在滴滴快的与Lyft的合作完成后,与Uber的竞争也将从中国市场逐渐向美国市场渗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