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

 成中行 2020-09-11
关于胡希恕六经八纲辨证的逻辑思考

胡希恕先生首先是当代数一数二的临床大家,其临床疗效是得到公认的。之所以临床疗效好,是他的理论好。好在哪里呢?好在他把经方辨证分了两步,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方证对应。这样分的好处是,辨六经是辨整体,辨了整体,就会产生治疗原则和禁忌,有了原则和禁忌,就避免了犯方向性的错误,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区别于西医、时方、中西医结合等的重要之处。例如当你六经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时,原则是先解表,或者表里同治,禁忌只治里,引邪入里。临床上经常发生只治里而忽视表证的情况,这都是训练过程中不注重整体辨证造成的。所以六经辨证极其重要,说中医是治疗有病的人,主要源于中医的整体观念,而六经辨证恰恰就是整体观念的具体手段。

有人说,“胡希恕先生的理论的不完美之处在于,既然三阴三阳与方证并没有必然联系,那么与其用八纲借由六经绕个弯子再指向方证,倒不如抛开六经用八纲直接瞄准方证来得简洁,准确。”

这话看似有理,其实是错误的,是对八纲和六经的逻辑关系及定位混淆不清。

八纲和六经的关系,就好像英文字母和单词的关系。六经是一种组合聚类,里面用了八纲的要素,它将所有疾病分为六类,而单纯八纲的组合聚类数量是2*2*2*2,16类,使用起来显然没有六经分类方便。

具体地,六经里面病位在表里之外增加了半表半里,即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与阴、阳两个病性共同组成三阴三阳,六个极其鲜明的疾病类型。六经分类的方法在描述合病、并病时,非常灵活,例如太阳阳明合病,这在临床上经常见到,描述合病的治疗原则和禁忌时也相当有效率,你如果单纯用八纲的概念就相当不容易描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