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梅兰co8bd95u0d 2017-10-31


导读

六经辨证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该辨证方法是在《内经》中《素问·热论》关于外感疾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经脉病机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临床特点,加以命名并发展而来的,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张仲景在系统地总结与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的同时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完成了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辨证论治的专书——《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理解《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时我们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


教材书上对于六经的定义是: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于六经之每一经又分为手足二经,因而总领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笔者认为六经的概念可以更广泛。


六经包含六经之气之意,六经脏腑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本。如阳明胃土属于燥土,土含湿气,当胃显燥气时,临床上就是胃阴受损,脾与胃为表里经脉脏腑,脾显湿气时,临床上就是脾失健运,脾生湿。由此当我们再进行六经辨证时,就可以联系各个脏腑所属经气分析病症,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义伤寒为一切热病的总称,理解“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对六经概念的明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全面的地掌握六经辩证。在掌握六经辩证之前我们要明确,脏腑,气血津液是其物质基础,经络是其络属联系,气化是功能活动,气化反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现象。气化离开了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离开了气化,就反映不出其功能活动。所以六经辩证的实质是把脏腑气血津液、经络、气化三者有机结合,再综合病因属性,病势进退,缓急等,从宏观着眼,对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疾病的方法与体系。 


在学习六经辩证时除了联系脏腑经络辨证,还要联系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六经辨证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方法。因为外感病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正邪交争的临床反映,正邪斗争的消长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关系着疾病的病位与证候性质,所以六经辨证的具体运用,无不贯穿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的内容,六经辩证的内容包含于八纲辨证之下。  对于六经辨证的更好地理解与剖析有助于我们对《伤寒论》的学习,继承和发扬《伤寒论》的精华,使之为中医药发展再作贡献,为临床疾病的治疗作贡献。


那么如何学好《伤寒论》这部中医经典、掌握六经辨证的方法呢?我们一定要从基础学起,也就是需要背诵经典原文


医承有道学堂自2017年9月25日开始《伤寒论》经典原文片段——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背诵学习,千余名爱好者积极响应,加入到学习群,每天诵读原文,抄写记忆,北京中医药大学张林老师每天在我们的学习群互动答疑,大家的学习热情持续高涨。


国医大师周仲英老先生曾经说到,要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条件,问道于师,带着问题请教任课老师,本周六(10月28日)将结束《伤寒论》第一阶段的背诵学习,学堂邀请张林老师针对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开设8节视频直播课,课程中老师详细讲解条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让大家可以更进一步的加深理解,临床中活学活用。


一、开课信息如下:

1、适合人群:中医药爱好者、中医药从业者、中医药专业学生等

2、上课时间:11月6日—11月15日,共8天,周一至周五学习,周末休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