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雅慧教授应用健脾化痰法异病同治的临床经验

 wlqcc 2020-09-12

西安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黄雅慧主任医师从医30余载,应用中医药治疗消化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有较深入研究。患者口口相传,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遍及全国各地。

黄雅慧教授指出:脾虚、痰湿是百病之源,临床中各种疾病的产生均与其密切相关。脾虚湿(痰)蕴证患者特征为:素体肥胖,或平素畏寒,或面色萎黄,疲乏少言,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或咳白色粘痰,大便溏稀或不尽感,小便不利,舌苔白厚或厚腻,脉沉滑或细滑等。该病机是以脾虚为本、痰湿为标的虚实夹杂证候,同时由于湿性黏腻,病程长而难愈,临床治疗难以速祛。

黄教授在治疗“脾虚湿蕴”型患者中针对性地提出“健脾化痰”的治疗方法,具体言之有二:一者健脾;二者化痰。而两者又不可分离。本质上来讲,脾虚在前,痰湿在后,由因致果,但在病情发展变化过程中,痰湿形成之后又进一步导致脾虚之甚,又反为脾虚之因。应用此法治疗脾胃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分享两则病案如下:

病案一

患者刘某,男,60岁,2018.6.28初诊。胃脘痞满反复发作2年,复发2个月。近2月来常感食欲不佳,胃脘部胀满不适,口臭。来诊时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厚,脉沉细。胃镜示:霉菌性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幽门部粘膜病检提示:幽门管小块粘膜组织中度慢性炎症,活动(++),萎缩(+),肠化(+)。腹部CT示:肝多发囊肿,钙化灶。HP(-)。根据症状、舌象及脉象,黄教授诊断为胃痞,辨证为脾虚湿蕴证,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聚而为痰,阻滞中焦气机而引起以上诸症。治疗予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处方:陈皮12g,姜半夏12g,茯苓15g,苍术10g,厚朴10g,白及10g,黄芪30g等14味中药。

二诊:服7剂后,胃脘部胀满有所减轻,口臭稍缓解,然纳食仍不佳,苔厚已退。于上方中去半枝莲、苍术等,加枳壳15g,生白术20g,炒麦芽15g等。

服用7付后食欲恢复正常。后在上方基础上稍加调整,患者继续服用2月后,痞满、口臭等症状消失,食欲正常,半年后复查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窦炎(轻度)。

此病例病变病位在胃,而疾病基本病机主要责之于脾。从其舌脉、证候均可验证。初诊给予陈平汤予以燥湿健脾、化痰行气,方用黄芪量大以加强健脾益气之功,使脾气得健而痰湿无以内生,白及具有生肌敛疮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有白及胶,可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莱菔子消食化痰、降气和胃,薏苡仁化湿健脾,郁金疏肝解郁,莪术行气消积,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现代药理研究其有抗炎抗肿瘤作用。服用7剂后,脾得运化,胃得和降,则部分症状改善,去半枝莲、苍术、薏苡仁,加枳壳宽中理气,生白术加强健脾益气之功,二者配合发挥枳术丸作用,炒麦芽,炒谷芽,鸡内金合用以健脾消食和胃。通过本案例,黄教授在临床诊治中将辩证与辨病治疗相结合,予陈平汤以燥湿化痰与健脾养胃并举,充分体现了健脾化痰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本病病程较长,难以速效求之,故在辨证用药准确的基础上应坚持守方治疗。取效后,黄教授还强调缓补护胃,并嘱其情志舒畅,饮食作息规律,以防复发。

病案二:患者王某,女,36岁,2019.10.16初诊。因“反复呃逆1年余,加重一周”为主诉。患者于1年前情志因素出现呃逆,偶反酸,未予重视及系统治疗,近一周因生气后症状加重,刻下症见:剑突下憋闷不适,呃逆频繁,偶有反酸,口干口苦,进食后胃脘部胀满隐痛,大便成形,1~2日/次,偶有便意而解便不出,纳差,夜休差。舌质红,苔白,脉细弦。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HP(-)。根据症状、舌象及脉象,黄教授诊断为呃逆,辨证为肝郁脾虚,脾虚生痰,痰气互结,阻遏气机,胃气上逆发为呃逆。处方: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2g,太子参15g,竹茹12g,茯苓15g,枳实15g,陈皮12g等17味中药。

二诊:服药7付后剑突下憋闷不适,纳食明显缓解,呃逆减轻,口干,偶有胃脘部疼痛。于上方中去川芎、鸡内金,炒麦芽等,加石斛15g,山药15g等。

服7付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此后情志因素又反复,随在上方基础上稍加调整,并嘱其保持情志舒畅,坚持服药2月,诸症消失,未再复发。

本病病因为久病情志不畅,病机为肝气郁结,乘脾犯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气互结,胃失和降,病性为本虚标实。黄教授充分把握病因病机,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和胃为法,方用小柴胡汤疏肝解郁、健脾和胃,合温胆汤理气化痰和胃降逆为法,加用旋复花、代赭石化痰降逆,切合本病发生病因病机,故药到病除。

黄雅慧,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三秦人才,西安市劳模。

现任国家级重点专科西安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兼任西安市中医医院农工民主党支部主任,西安市未央区政协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学分会理事等职务。长期从事消化病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擅长运用消化内镜及中医药诊治脾胃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主持及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12项,获西安市科技成果奖2项,参与编写医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培养研究生30余名。

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结肠炎、胆囊术后综合征等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地点:脾胃病科门诊

特需门诊:周二下午  地点:特需门诊(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