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诗的几种变格

 欣然书斋 2020-09-12

一、折腰体

格律诗在平仄上的一种变格。最早出现于唐代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该书选录了大历十才子之一崔峒的《清江曲内一绝》:“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关于折腰体,唐代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宋人的多种诗话中,亦提及过一说,大致定义为“中失粘而意不断”。也就是说,所谓,第一,要“从中”失粘;第二,虽格律上“从中”失粘,但在诗意上并不截断。简而言之,折腰体只是平仄格律上的一种变化,与整首诗的诗义无关。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这里的“八句”,即是指律诗(包括七律、五律,不包括长律)。绝句只有四句,所谓“中失粘”,即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平仄原本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处理。同理,八句的律诗,第四句和第五句的平仄原本也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处理。要强调的是,折腰后的平仄,须继续按粘对的规律顺承下去,该对的仍需对,该粘的仍需粘。(从形式上看,后半部分的平仄基本与前半部分的平仄相同。)古人在创作格律诗时,极大部分是严格按照平仄格律的正格进行创作的。但为了防止千篇一律,也进行了一些平仄变化的尝试,就是其中之一,这可以说是一种对审美更高意义上的追求。这种少量存在的不和谐,由于不对正格构成威胁,故反而形成了一种辩证意义上的缺陷美。

举例:如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杨柳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又如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前者是仄起式,后者是平起式;其共同特点除二、三句失粘外,还有几点须注意:1、第三句第五字均用仄声;2、凡遇“仄仄平平仄仄平”句时,第五字均改用平声(“杨柳渡头杨柳稀”是孤平拗救,“上有黄鹂深树鸣”与“野渡无人舟自横”则三平连用)。此为最典型之折腰体,唐人颇爱用之。如白居易《游仙游山》:

暗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

自嫌恋着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

此为平起式,第二句“人”字平声;第三句第五字“未”用仄声,下句第五字以平声“多”拗救;格式同与韦应物《滁州西涧》相同。

又如赵彦昭《奉和圣制人日玩雪应制》:

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兆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

应制竟用折腰体,可知已成一时之风气矣!此诗格式略同于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第三句第五字亦用仄声,只首句不押韵耳。崔峒《清江曲内一绝》实亦此格,唯第三句不用拗体,首句则遵王维体用韵而已。

亦有只折腰而不用拗句者,如上官仪《春日》:

花轻蝶乱仙人杳,叶密莺啼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此诗乃平起式,除首句不入韵外,三四句亦不用拗体(可见第三句第五字均用仄声的要求不是必须的),盖初唐格律初定,诗人往往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也。

“折腰体”并非仅限于七绝,近体诗中五绝、五律、七律均可用之。兹各举例,略作说明。五绝之折腰者,如: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自君之出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李白《自遣》

前者为平起式,二三句之间折腰,但每句均合律;后者为仄起式,除二三句失粘外,每句均拗,首句连用五仄,次句“盈”字,既救上句“不觉”,又救本句之“落”,句法苍坚高古。三四句“步”、“人”平仄声互换,与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声律相同,盖将七言前二字截去,即是“带雨晚来急,无人舟自横”也。

五律之折腰者,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陈子昂《晚次乐乡县》

不信最清旷,及来秋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

业在有山处,道归无事中。酌尽一杯酒,老夫颜亦红。

——唐求《题郑家隐居》

前者平起,只是首联与颔联间失粘,其余各句都合乎律诗要求;后者仄起,每联之间均失粘,且每联都用与李白“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同类的拗句,格调极为高古。

七律之折腰者,如: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至今疑

——杜甫《咏怀古迹》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尊酒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杜甫《所思》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三首均仄起,但第一例是首联与颔联失粘;第三首失粘处在颈联与尾联之间,“怅望千秋一洒泪”与“朝罢须裁五色诏”,均在第五字用仄声,而第六字未以平声相救,与“惟有相思似春色”小有不同,第二例则在四五句与六七句间两次折腰,中间四句声律都略同于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其中“一柱观头眠几回”用孤平拗救,读来音调更为宕折激楚。

另有所谓“折腰句”,语出元人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七言律诗有上三下四者,谓之折腰句。”并引白居易“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话龙头”、欧阳修“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到溪头”等句为例。然此皆从句法著眼,与诗体无关,且并不只限于七言律诗。

 唯古人常将“折腰体”与“折腰句”相混,故特为拈出。(发现人生若只如初见好像是折腰句)

      二、偷春格

 这种情况是就律诗的对仗而言. 诗中虽然存在两联对仗,但不是都用在中间,而是用在首联和颈联。有的诗评家称这种形式为“偷春格”,是因其把本应在颌联出现的对仗用在首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这种情况在唐代就出现了. 另外,少数律诗仅有颈联一联对仗,这种情况不能算是偷春格.

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因为律诗里必须要对仗,即使只有一联也往往出现在颈联里.在首联补足一联对仗,是为了弥补颌联因行文需要而出现的不对仗,是种补救的手法,往往是高手所为!它不是正格,如果没有行文的特殊需要还是尽量避免,以免弄巧成拙.

 三、“锦鲤翻波”体

 这种情况是就律诗的平仄而言.此为拗救手法,五、七言律句各有一种常用的变格句型.

五言律句仄仄脚:(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平平仄平仄。变格后,仄仄脚变成了平仄脚。如:移舟泊烟渚(孟浩然《宿建德江》)

七言律句仄仄脚:(仄)仄(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如: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焕《凉州词》)。

此变格句型唐代出现,宋代已作为正格广泛使用,"使通篇严整而有变化,如锦鲤翻波",由此而得名.

律诗多用在尾联出句,这是为了尽量避开中间的对句,毕竟对句里出现拗救不是很自然的,所以出现在第七句为最多;绝句则用于第三句.

运用此变格时,须注意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应用平声,例外情况很少见!

此体运用得当可使作品有活泼跳脱之感!

 四、“孤雁出群”格

唐宋人常不拘首句韵脚之规,而借用邻韵。明代的谢榛在其所著《四溟诗话》中说:“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

金昌绪的《伊州歌》:

打起黄莺儿,(支韵)莫教枝上啼(齐韵)。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齐韵)。

不过此法在命名上却略有争议。

清代的汪师韩其所著《诗学纂闻》中说:“唐律第一句多用通韵字,盖此韵原不在四韵之数,谓之‘孤雁入群’。” 他认为所谓“孤雁出群”,是指“末句所押之韵,非在同一韵部之内,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

例如唐代元稹的《故宫行》:

寥落古行宫(东韵),宫花寂莫红(东韵)。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冬韵)。

现代诗论家在首句借邻韵时一般多取谢榛的孤雁出群说,而把汪师韩所举《故宫行》末句借邻韵(不建议使用)之例称为孤雁入群。

此法在律诗中应用还是较多的,在首句上采用邻韵,两韵的差别不大,可使韵声之间相互呼应配合,取得声韵和谐的效应,增强本韵的音响旋律,作为正格视之倒也无妨。

另外,借韵时一定要选用邻韵字,不能随意用其它韵部的字。邻韵可通押的分类如下:

1.东--冬,2.江--阳,3.支--微--齐,4.鱼--虞,5.佳--灰,6.真--文--元(半),7.寒--删--先--元(半),8.萧--肴--豪,9.庚--青--蒸,10.覃--盐--咸.。

      平声三十韵中唯有歌、麻、尤、侵等四个韵部没有邻韵。具体韵字查看韵书即可。

五、辘轳格、进退格与葫芦格

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护韵者,双出双人。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

今人郭绍虞先生《沧浪诗话校释》在注解“有辘轳韵者双出双人,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时亦引用了《缃素杂记》之语,并解释说:“凡两韵相通者,先二韵甲,后四韵乙,为葫芦格。沧浪指律体言。律诗只四韵,故不言葫芦格。若律诗先二韵甲,次二韵乙,为辘护格。两韵间押,为进退格。”

(百度百科上关于葫芦格说法大不相同: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一般用在首句押韵的律诗中,前二后三。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三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不知百科上的内容从何而来,个人是反对的,即我支持先二后四的说法,即律诗中没有葫芦格。我曾见到有诗如下:

次韵杨宰葫芦格 宋陈造

生常信流坎,老不叹漂零。下平九青

雪后菊未死,雨馀山更青。下平九青

仍烦析尘语,远寄打包僧。下平十蒸

政绩随诗价,多君日日增。下平十蒸

依照之前的说法,这应是辘轳格,我认为这是陈造个人的错误,不足为训。)

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进双出,前面一格,后面一格,此起彼落,有似辘轳,五七言律诗中经常用到,故称。

注:进退格、辘轳格中,首句是否用韵无关紧要,关键在第二、四、六、八句。

举例:嘲淮风进退格 杨万里

絮帽貂裘莫出船(下平一先),北窗最紧且深关。(上平十五删)

颠风无赖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上平十四寒)

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上平十五删)

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上平十四寒)

谢送宣城笔 黄庭坚(辘轳格)

宣城变样蹲鸡距(上声六语),诸葛名家捋鼠须。(上平七虞)

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上平七虞)

漫投墨客摹科斗,胜与朱门饱蠹鱼。(上平六鱼)

愧我初非草玄手,不将闲写吏文书。(上平六鱼)

醉微阳:对于葫芦韵,观点不同,【先二后四】在我看来是没必要去谈的,而楼主所说【前二后三】,应该正是葫芦韵的定义,其关键在于首句入韵的情况,这样就有五个韵句,而且除了前【前二后三】,【前一后三】(【前一后四】属于正常用韵)也该是葫芦韵的一种。

醉微阳: 回复 醉微阳 :伤心莫过小桥东,依旧年年杨柳风。人去空留花烂漫,燕来独听水丁冬。新潮女子常更伴,旧日欢情总在胸。何日学成归国后,怕奴秀色已无踪。 这个是网上找到的例子~首句入韵 这是【前二后三】

又有辘轳体,(与上述辘轳格完全是两个概念),诗体的一种,杂体诗名。此体要求写律诗五首,五首都有一句相同,这公用的一句,分别用作五首诗的第一、二、四、六、八句。或作绝句四首,公共句用作各首的一、二、三、四句,公共句若是放在第三句则需换韵;若作绝句三首,公共句用各首的一、二、四句,无需换韵。

关于进退格、辘轳格、葫芦格说法混乱不一,刚刚发现一篇文章举例很详实,该作者认为没有所谓的双入双出的的辘轳格形式,并认为辘轳格是进退格的另一种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