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战20年忠告:世间本无臭汗,只是脾臭了...

 chzhmichzhmi 2020-09-12
实战20年忠告:世间本无臭汗,只是脾臭了而已

一个患者,坐高铁找我看臭汗,我开方:藿香,佩兰,木香,香薷,炒苍术,零陵香,白芷,檀香,草寇。

患者拿着方子走了,过了段时间打电话说,“大夫,为什么我们那边没有你这么好的中医?之前看的都是一些年轻的中医,感觉他们连开方子都不会,几乎都是些西药,你的方子,我吃了段时间,臭汗没有了,并且过了这么久也没有复发。”

我为什么要说,世间本无臭汗,只是脾臭了而已?这个方子的奥妙又在哪里?

《诸病源候论》所说:“此皆血气不和蕴积故气臭”。

我的看法是,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水湿内积,形成湿热。湿热泛溢肌肤,日久生腐。腐浊之气随汗液流出,形成了臭汗症。

形象地说,湿邪困脾,把我们的脾弄“臭”了,湿浊这才继而蕴藉皮肤肌表,生腐败之气,形成了有一身臭汗。

所以呢,我治疗臭汗,都是从健脾祛湿入手,用这个方给病人的脾洗洗澡。

而这个方子里面的药材,基本都具备醒脾、行气、燥湿、化浊的功能。而且,它们大多气味馨香。香随气行。这自然可以很好地化解臭汗症的病根儿了。

最后再简单的说说,年轻的中医不会开方子的问题。

虽然,不能否认,现在部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对病情的掌控,对处方的理解,的确不到位。

但是,我始终相信,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中医学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精髓,都不会泯灭。年轻一代人,总会有杰出者、佼佼者。

就拿我自己来说,刚初出茅庐的时候,接诊过一个输尿管结石的患者,我当时看他舌红苔黄腻,就开了清热利湿的方。

结果呢?患者用了一阵子,用了一阵子,效果并不好,我就打电话把病人的情况告诉了我大学的老师,老师说,“治病就像打仗,要根据敌情来调兵遣将。人家都腹胀、食欲不振、乏力、腰痛了,你怎么还一个劲儿攻伐啊?在这么下去,人家正气越来越弱,结石没等下来呢,人就够呛了!你呀……”。

我恍然大悟,换了个思路,扶正的同时,补益脾肾,然后再适当攻伐消石。

我说我自己的经历,就是想说,之所以会有上面患者的疑问,我的看法是缺少大量的临床实践。那么这方面的缺失,要如何弥补呢?

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很简单,看近现代的医案,要多看,年复一年的,为什么?

我临床遇到的患者,几乎没有几个能像课本上的患者那么典型,他们的症状病机,都比书上更加的多变和复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