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当久了总有一种感觉,好像自己提前扮演起了母亲的角色。起初觉得是替别人管孩子,现在渐渐地觉得这些是自己的孩子,因此就有了这样的自我调侃:“我可不能耽搁,我身后可是有42个孩子在等着我呢”。 一、必须把握好“天平”的平衡度其实最关注班主任“天平”的人不是班主任自己,相反却是我们常常以为没有懂事的孩子。记得高中时数学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我的数学老师在高中时念的是全校最好的班级,但是他是一名农村孩子,他的班主任特别瞧不起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于是常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长期的压抑使得他联合其他来自农村的7个孩子干了一件轰动全校的事,他们集体转到了全校最差的班级,并且在他们三年的努力下,8个人全部考上大学。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在班主任的不公对待下,我的老师和他的同学选择了爆发,但是还有那些没有爆发的同学呢?他们是不是从此沉默了,甚至选择离开学校了呢?这样的事例是有的,在我念高二时就有一位同学因为受不了班主任的偏心而选择了辍学。这两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我从那时起就发誓,以后如果我当老师的话,一定要尽力当一个不带“有色眼镜”的老师。 在我当上班主任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评定助学金的事情,为了不让贫困的孩子在这个问题上自卑,也为了让那些没有拿到助学金的孩子心里没有怨言,我通宵未眠。第二天的班会上我没有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也没有提到关于助学金的事情,我只是给大家讲了两个小女孩的故事。“一个女孩因为家里没钱供她念书,她就身无分文地抱了一床棉絮去学校给校长讲明情况,并最终感动了校长同意她免费入学。在考上大学的时候她只带了两样东西去大学报到,那就是一包洗衣粉和一卷卫生纸。另一个女孩15岁丧父,母亲因为无法负担她的学费而不让她念高中,于是她选择在中考的第二天去打工,靠自己的双手挣到了高一的学费,后来靠一个好心人的资助和假期的打工完成了高中学业。考上大学以后她拒绝了好心人的继续资助并利用周末打工挣取生活费,为了省钱每天的伙食费控制在三块钱。但是,为了表达她的感激之情,她坚持每月给曾经资助过的人写信并直到现在。后来两个女孩都从师范大学毕业并走上了教师岗位,她们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贫困生而自卑过,也从来没有在现实的困难低下头过。通过这两个女孩的事例,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自己贫困还不奋斗。同时人生在世时刻不能忘记感恩,世界上没有谁必须对谁好,因此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要永远铭记在心。大家也许会觉得这故事离我们很远不切实际,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第一个女孩是我的语文老师,第二个女孩就是此刻站在你们面前的人。”当我讲完,我发觉好多女孩子都流泪了,我也说得很伤感,最后我总结说:“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不会看不起任何来自农村的或者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我看不起的是虚度光阴碌碌无为的人。同时我也想提醒大家,助学金是用来帮助品学兼优但是家庭贫困的同学,希望大家不要觉得这是别人的钱不要白不要,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靠天靠地非好汉,我们需要做的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最后希望拿到助学金的同学更加努力地学习回报社会,没有拿到的同学也不要愤愤不平,你们要做的是自强不息。”这次班会开完以后,我通过自己的了解以及学生的民主选举确定了获得助学金的学生名单,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学生对此有异议,事后还有个别家庭贫困的学生单独找我聊天,述说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心中理想,从她们的眼神里我没有看到自卑,有的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也让我倍感欣慰。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现在不觉得贫困是丢脸的事了,我会努力改变现状,你要相信我!”我什么也没有说,我想我根本不用说什么,他要的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足够了。 一个班级由几十个孩子组成,他们的家庭虽然有贫有富,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无论班主任以何种理由把他们划分为三六九等,这都是失职的表现。因此,如果我们不能相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请认真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要一味地责备孩子们。 二、优选“天平”的砝码教和学是矛盾的对立,同时也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班主任要想在学生自身这个“天平”上加砝码,首先得在自己的身上加砝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绪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既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如此之大,每一位班主任都应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首先,班主任要在自己身上添加“砝码”,不断提升自己的“重量”。这里的砝码包括两层意思,一个是科学文化的修养一个是思想道德的修养。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文化学习好了,可以促进思想道德的修养,反过来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了会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学习科学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在备好课、教好书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地多看好书,以此来提升自己,“要毕生用‘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去追赶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不断感受和吸纳这个时代的奔腾与力量,并以这感受和吸纳去锻造下一个时代的精华与脊梁。” 其次,班主任也要要求学生不断往自己的“天平”上添加科学文化的修养和思想道德的修养的“砝码”。但是作为班主任,抓好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修养,因为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化但是绝对不能没有道德,并且有文化没有道德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往往要大得多,俗话说“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最基本的责任在于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即便培养出的学生的才能不是特别突出,但最起码不能是危害社会的人。因此,我不赞同老师只是以学生的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班主任更加不能如此。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少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异而公开地表扬(但私底下还是会表扬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其他成绩稍差的学生有过多自卑心理,对于整个班级的成绩,全班学生都了如指掌,我相信每个学生都在心里告诉自己应该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班主任没有必要再说。但是,如果谁做了好人好事、为班级服务,帮助同学等我都会公开地表扬,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希望让学生认识到,在老师的心中最好的学生不是成绩最好,而是品德好的。品德这颗“砝码”分量足了,以后投身社会仍然会如鱼得水,但是只是学习成绩好却未必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学生的素质要全面发展,班主任必须教给他做人的道德底线,基本的智慧知识,基本的审美能力以及劳动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是班主任对学生负责的表现。 我相信每一位班主任心中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天平”,我们既要注重这台“天平”的平衡度,还要注重它特制的砝码,也希望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能充分把握好这台“天平”。“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思想导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思想的火把。一位有思想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科学、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未来”。 作者:邱 宇(海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屯昌思源实验中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