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为什么突然患上了抑郁症

 来开好运 2020-09-13

医学家们一度以为中国人不会患抑郁症。

20世纪80年代以前,抑郁症在中国几乎没有病情记录。

那时候有另一种深受苏联精神病学影响,却极具中国特色的精神疾病占据着人们的认知——精神衰弱。

当时正处革命时期,精神疾病除了常被骂作「疯子」外还游走在「错误政治思想」的边缘

为了避免遭到医生白眼,甚至被指责为革命意志不坚定,病人在阐述自己病情时多数只敢用「胸闷气短」来表达。

坐诊的医生也不敢多言,曾任湘雅医院院长的精神病学家「凌敏猷」在进一步推进精神医学时就遭受到了红卫兵的严酷对待。

直到文革结束,禁锢精神疾病发展的牢笼才被打开

1980 年夏天,哈佛医学院和人类学系教授「凯博文」将抑郁症的概念带进了中国。

在近十年现代媒体的反复科普下,抑郁症也终于逐渐摆脱了道德污名。


01

 197万根,孤独的避雷针

那么从1980年发展至今,在长达40年的历程中,

究竟是谁拯救了抑郁症及其他精神疾病,把它们从文化和社会的泥沼中拉了出来?

「基础科研」自当功不可没,规范的「精神疾病诊疗体系」也有着巨大贡献。

但其中还有一大功臣,应属因此逝去的死者

把时间往前翻17年,那是2003年4月1日,

著名歌星及演员张国荣从24层的高楼纵身一跃,成为了只在记忆里存在的传奇。

也就是那时,抑郁症这个医学名词因他的离世不胫而走

13年后的9月6日,年仅28岁的著名演员乔任梁意外离世,抑郁症像个深水炮弹猛地炸响,再一次引发人们关注。

后来,一个叫走饭的微博用户“走红“,

她在2012年3月18日发完最后一条微博后,告别了这个世界。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截至今日,这条微博下留言100万+,

走饭的微博成了抑郁者的树洞,197万条留言者孤独得像根避雷针。

我们终于开始意识到抑郁症患者人群的庞大

曾经不为人知不被理解的抑郁症在一条条生命的证明下渐渐地被认为合理,再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纳它。

我们忽然发现,身边得抑郁症的人就像蘑菇般,从世俗眼光的阴影里一批批生长了出来。

抑郁症甚至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病」。


02

抑郁症就像感冒

是一场身体疾病

好好的,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病呢?很多人甚至患者本身都存在疑惑。

张国荣在刚被确诊时,也不能接受。他曾对姐姐说:“我怎么会抑郁啊?我又有钱,又有这么多人疼爱我,我又这么开心,它(抑郁症)我是不认的。”

甚至离开时他还在质问:“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会这样?”

虽然抑郁症的病因至今是个谜团,但在最关键的一点上,人们越来越确定:

抑郁症跟感冒、糖尿病、心脏病一样,是一种如假包换的身体疾病。它能够被化学药物有效治疗

这种观念救了很多患者,因为精神疾病不再被归结于意志品质因素,外界刺激也不是必要条件。它就像头疼一样,是机体本身的问题

抗抑郁药物就像止疼片,不舒服了该用就用——是病就吃药。

于是,进一步的,对于抑郁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询问:怎么治。

同《我不是药神》里的“白血病生死药“一样,治疗抑郁症的抗抑郁药物价格不菲。

在医保报销的法国,全国将近四分之一的人使用情绪改善性的药物。在以不爱开药著称的英国,四百万人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是人口的 6% 。

使用抗抑郁药物的美国人,其中只有一半的人真正符合临床抑郁症的诊断要件

在发达且重视心理健康的国家,抑郁药物俨然成了一种潮流,和健身、沙拉、复合果汁一样,象征着中产特有的敏感细腻和对完美状态的追求。

但,他们只是金字塔上层那1%的人群

世界上还剩下太多数抑郁症患者连药盒都摸不到

WHO 指出,约 80% 的常见精神障碍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其2017年,一项对 50 万中国人的研究显示,农村与低收入和抑郁症呈高度正相关。

在上海,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是管理人员的 5 倍。在黔西南,有学者调查了 147 名农村留守老人,竟发现其中 94 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还有更多患病的弱势群体他们甚至很难将抑郁症和本来就困顿不堪的生活分清。

他们解决疾病的方式也简单粗暴:不解决。

当时,WHO 驻华代表施贺德估算,中国约有 5400 万抑郁症患者,只有 20% 接受了治疗。也就是说,我们身边至少有四千万人挣扎在泥潭中,而没有获得任何帮助


03

 治愈的曙光

抑郁症的悖论还在继续,每年20万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数据触目惊心。

好在,国人对于抑郁症的努力从未停止。

时隔3年,到2022年抑郁症就诊率提升50%” 的话题在今日登上了热搜。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昨日(9月11日)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从筛查、预防到治疗给出了一套综合的解决方案。

方案指出,要在2022年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学生对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年复发率降低30%

全国网友看到这条消息都替身陷抑郁症的那些朋友们感到开心。

40年过去,我们从无知到碰到了抑郁症病理的边缘,创造了有效药物,也建立了更加全面的抑郁症防治体系

我们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一定能帮助所有抑郁症患者驱散笼罩在头顶的阴云,让阳光再次照进他们的内心

结语

如果抑郁的痛苦已经在你身上发生,请记得及时就医,抑郁正如一场心灵感冒,硬抗不住咱就打针吃药。

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仍可以治愈自己

如果你身边的人正在经历痛苦,请别强迫他努力,请别苛求他开心。

骨折的孩子没办法立即奔跑,请把他们当做正常人看待。

有人愿意倾听他的声音,愿意伸出接纳的双手,就是莫大的宽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