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斯克星舰或冲向18公里高空,猝不及防人类就将成为星际物种?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0-09-13
从今天开始,我将着重介绍马斯克及SpaceX公司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猎鹰火箭、星舰的技术关键、幕后的一些东西等等。这些资料来自我平时看到的各种外文材料,通过深入挖掘其实质及内在联系,希望能更深入地探讨太空方面的知识、技术和太空商业化对人类文明演化的意义等等。由于资料来源无法一一查证,加之水平有限,可能会有一些错误,甚至认知有误的地方,欢迎指出探讨。

马斯克火星星舰的目标已越来越明确,最近更多次重复强调,要在2050年前运送100万人到火星,建造巨大的火星城市。是什么让马斯克具有如此强烈的信心,人类真的已在猝不及防之下,即将成为科幻概念中的星际物种了么?
综合最近透露出来的消息,首先是猛禽火箭发动机的性能已得到不断升级。根据马斯克的说法,在去年打破俄罗斯RD-180的纪录,燃烧室压力超过270巴后,SpaceX的工程师没有懈怠,一直在科技攻关,目前猛禽的压力已超过了300巴,并在最近达到了330巴(持续时间未知),这意味着性能的巨大提高,推力已从设计的200吨提升到了225吨。这已经超越了俄罗斯的另一个发动机RD-701,并刷新了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达到的最高压力的世界纪录。俄罗斯看着自己的纪录一个个被打破,心中的酸楚可想而知。
猛禽发动机本来已是最先进的火箭发动机了,推力的进一步提高可能已经让它到了“没朋友”的地步,马斯克因此已提出要将猎鹰超重型火箭助推器的31台发动机设计减为28台,除了降低火箭重量节约燃料增加载荷外,数量减少意味着控制更简单,故障几率也会相应减小。
另外就是博卡奇卡工厂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马斯克昨天声称,星舰SN8将会在一周内安装好机头的鼻锥,以及控制方向的大型襟翼。这意味着真正全尺寸版星舰最主要的构件都已就位,高达50米的星舰即将成型,未来需要进行的是控制系统的打造、测试,以及星舰的内部“装修”等。
按照目前的进度,如果星舰SN8真的在一周内成型,那么经过两次静态点火测试及其它地面测试后,可能很快就会进行一次试飞,而这次试飞,将会安装三台猛禽发动机,并可能飞到18公里(60000英尺)的高空(马斯克语)。
看来星舰离我们真的是越来越近了,然而这却是被逼无奈的选择。最近波音公司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在跳票3年之后,终于进行了第一次地面全时点火测试,巨大的轰鸣让这款号称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愤怒咆哮,似在向马斯克发出最后的示威和挑战。根据波音的计划,SLS很可能会在明年进入轨道,这意味着星舰如果不能尽快升空的话,SLS很可能仍能保持对星舰的打压态势,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死死压住星舰,毕竟SLS才是NASA的亲儿子。


越来越多的专家已开始看好马斯克的星舰,已耗资190亿美元的SLS则受到越来越大的批评,马斯克需要的是在SLS的身上使劲踩上一脚,让它彻底消失或变成可有可无的星舰替补,才能在太空商业化中抢得先机,形成垄断,獲取超额利益。所以SLS绝对是马斯克心中最大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而加紧星舰的研发,尽快让星舰进入轨道,就是拔刺的最好办法,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说,星舰可能都会很快进行20公里的起降测试。
看看,形成竞争是多么的重要,为了打败波音的SLS,马斯克已经完全是在拼命了。而SLS呢,依然按部就班慢吞吞不思进取,以致曾在2009年到2017年担任美国宇航局(NASA)局长的查尔斯·伯尔登(Charlie Bolden)周五预测说,SLS将会消失,在拜登政府或下一届特朗普政府期间,它可能会消失……因为在某个时候,商业实体将迎头赶上。他们确实会制造出像SLS这样的重型运载火箭,它们能够以比NASA便宜得多的价格进入太空。
没有竞争,就没有胜利。马斯克的即将成功证明了一点,借助国家力量搞垄断没有出路,即使太空领域也不行,SLS被淘汰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以及纳税者还愿意浪费多少钱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