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家墙门

 吴越尽说 2020-09-14
许家墙门

作者:许春

      前段时间,闺蜜推荐我阅读著名作家肖复兴的散文集《我们的老院》,书中讲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无忧时光,以及那些发生在老家院子里的喜乐、苦痛与忧伤。在阅读的时候,我时常会想到许家墙门,那个在此出生,在此成长,住了二十六年,弥漫生活烟火气,充满着喜和乐的许家墙门,一直就在我的心中。许家墙门里有我从童年到青春的所有记忆。

      位于芦墟古镇的西南街,朝南走就是轮船码头,过了河水湍急的南栅港,就是浙江嘉善的地界了。沿着老街往北走数十米,就到了古镇最热闹的人民桥头。墙门外,市河对岸,是曾经的老戏馆,以前每天晚上都会放电影,坐在墙门口,总是看到电影开场前戏馆门口人头攒动。在整条西南街上,不是幽深的弄堂,就是古朴的墙门,许家墙门就是其中的一座。

      童年时许家墙门热热闹闹的景象,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那时,整个墙门里住着十几户人家,最多时有将近六十人,虽然住得并不宽敞,但邻里之间都相互谦让,相互照顾,气氛相当融洽。暑假里,我们这帮孩子就在天井里乘凉、做作业;寒假里,就在厅堂间听故事、做游戏。过了农历腊月二十,厅堂里搭起了石磨,家家都要准备牵磨备年货,孩子们就起劲地帮大人们推拉磨子。看着雪白的米粉从磨缝中泻下来,过年无比喜悦的日子就来到了。

      从沿街的墙门口到最深处,纵向有四个天井,除了墙门间,还有四个厅堂间,其中第二、第四个天井比较大。同样,第二、第四个厅堂也要更大些,是当时婚丧喜事摆宴席的主要场地,这些都属于公共场地。不管是天井还是厅堂,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更不用说左右两旁各家各户的厨房客厅了,全部整洁有序。

      可惜,如今的墙门已经不是儿时的模样了。那时,墙门口是并排的六扇落地木门,边上还有一扇边门,非常气派。白天,六扇落地木门是全部打开的,到了黄昏,落地木门关上,人们就在边门里进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为了配合政府拓宽街道,便卸掉了墙门、拆掉了墙门间,改建了墙门两旁的侧屋,便成了现在的样子,只是已经大大没有原先的气势了。

      墙门里面厅堂间的落地长窗,都是雕着精美花饰的,看上去非常悦目。但随着岁月流逝,疏于修缮,又加上风侵雨蚀,慢慢地损坏了,只能废弃。就是原先作为墙壁分隔厅堂、卧房的木板,也经不起岁月侵蚀,被粗暴地改成了泥砖粉墙,早已不复往日的气派。

      前些天回老家去,跨进墙门,看到的只有几位老人还坚守着,感觉冷冷清清的,老房子也是破落不堪,天井厅堂中堆放的杂物凌乱无序,看着不免有些伤感。

      2020-09-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