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羊文艺:我在秋日写下粽子和凉糕

 白羊文艺 2020-09-14


(现代人肩颈酸疼 束手无策 贴上它 舒服按摩)











我在秋日写下粽子和凉糕

            郭宏旺


连连的秋雨和凉意彻肤的晨昏,不时地提醒着我们,该是展望中秋佳节的时候了,而我却无端地想起了粽子和凉糕。那不应该是端午节的事儿吗?
前一段日子的早市上,看到有人在卖面鱼儿,十块钱一对儿。白生生的面鱼儿,点缀了两只扁豆大小的黑色眼睛和一些艳丽的彩绘。我才意识到这是七月十五要到了,那用不了多久便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如今的生活真的是好,什么节令什么节日就有什么样的吃食出售,即使不是什么节日也想吃什么就有什么。鱼羊海鲜蛋糕月饼不再完全是某个节日的标配,饺子馅饼可以常常吃,成为家常便饭。月饼也不是中秋节的专属了,一年四季天天可以买到吃到。忽然想起了粽子,那么粽子呢,也不再仅仅是端午节的专利,大街上超市里随时能够买得到,想吃天天可以吃。不像过去,八月十五打月饼,五月端午包粽子。随着岁月的流逝与社会的发展,一些具有节日色彩的食物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的标签逐渐变得模糊,而清晰的只是一些人对它们的记忆、怀念,与粗砾或精致无关。
五月端午节是一个传统风俗感挺强的节日。采艾,编符,搓花线绳儿,缝五谷彩袋,泡粽叶,包粽子,蒸凉糕。采了艾草洗把脸,驱邪气招人爱。小孩儿戴符祈福平平安安避灾避难,门头挂符祈吉祥。挽花线绳儿避虫蛇,护身保平安,五谷彩袋寓意五谷丰登好年景。包粽子,传说是为了汨罗江里那个伟大而多难的灵魂。那么蒸凉糕呢,好像找不到一个更庄重的理由,但这并不太重要,至少凉糕和粽子在苇叶的陪伴下,在人们爽朗的笑声中,以幽幽而沁人心脾的清香迎来了一年又一年的美丽夏日。
今年的端午节,您亲手包粽子了吗?亲手蒸凉糕了吗?亲手做这一切的人们自然有他们的理由和其中无尽的乐趣与享受,没有亲手做的人们也有他们的困惑无奈,当然也有不做的闲逸与洒脱。
南方有的地区会吃火腿粽子、肉粽子,家乡左云没有这个习惯,是吃糯米粽子。包粽子用的是红枣、蜜枣、苇叶和糯米,左云人也叫它江米,大概是由于糯米产于江南地区吧。凉糕其实就是江米切糕,也是用的上面这些材料,只是少了包的程序,用蒸笼蒸熟的。
提前洗干净红枣蜜枣,泡好糯米,苇叶入锅煮一下凉冷味道更醇,泡湿准备捆扎粽子的马莲草,现在的人们多用细塑料绳儿捆扎粽子,是不太妥当的但也没法子,毕竟大量的马莲草真的不好找到。
拎起一片苇叶卷成一个略带三角形状的圆锥筒,挖一勺糯米,在一角放一粒红枣或蜜枣,继续挖糯米装入,米粒与叶子轻轻撞击摩擦,发出悦耳的沙沙声,就会带来一片大好的心情。粽角再放一两粒枣儿,折叠苇叶封口,用柔韧的马连草绕个十字扎好粽子。这时候粽子虽然还未煮,却已经四处弥漫清香,那清香是混合的难以说清楚的,这清香来自纯净的新米,来自淡淡绿色的苇叶和散发幽兰的马莲草。



煮粽子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也是让小孩子们急切等待的美好过程,一个充满渴望和期待的过程。蒸汽氤氲之间,整个屋子,整个院落都溢满了粽子的香味。煮粽子时要在顶层压一点重物,压瓷实。千万记住要把开始煮苇叶子的汤水倒进煮锅里,原因很明显,这样更原味更地道。
粽子煮熟后凉冷或者泡在冷水里,然后解开马莲草绳儿,剥开苇叶,脂玉般的粽肉露出,粽角处殷红如红宝石一般,香味直袭鼻腔。几枚精巧的粽子摆放盘中,再撒些白沙糖吃更佳。
做凉糕是比较省事儿的,糯米和红枣蜜枣入锅,加适量水加火,稍微熬一会儿并搅拌均匀,家乡人们把这个熬的程序叫“出一下”。笼屉底部打十字儿铺两三层煮过的苇叶,捞出糯米在笼屉里摊平约一寸多厚,再用剩余苇叶把周边包好,盖好笼屉,座锅加水,最好把泡苇叶的水也加进去,旺火蒸熟。蒸熟的大糕饼倒扣在案板上,苇叶把四周裹严实,上头压上笼盖子,再压上一个大的坛盖子或别的重物。糕饼凉冷之后,打开一部分苇叶子,切糕成块儿开吃,再放点白沙糖就更美。
至于红枣和蜜枣儿,也有人是在出好糯米入笼后,再把枣儿一枚枚塞进米中,两种做法味道差不多,不过后者枣儿的分布更均匀一些。
母亲曾经多少年也包过粽子,蒸过凉糕。蒸凉糕的时候多一些,包粽子的时候少一些。正值壮年的母亲即使不缺力气,但真的没那么多闲的时间,于是蒸凉糕就会省不少时间。母亲早些年包粽子蒸凉糕用的是黄米和红枣儿,到哪里去弄糯米这金贵东西呢,咱家也不是城镇户口,没有供应粮分配,黄米做的粽子和凉糕已经很不错了。黄澄澄的米浸染了红枣儿的色与香味,我们知足了。后来呀,糯米比较容易弄到了,母亲还会包粽子,凉糕也蒸,但我记得母亲总会在糯米中加一点儿大米,我们觉得很遗憾也很矛盾,不过马上就淡忘了这个茬儿。再后来,家里已经不缺那一点糯米,不缺那点红枣儿蜜枣儿的时候,母亲还包粽子还蒸凉糕,只是做的量极少了。做那么多的粽子和凉糕也没有那么多人吃呀,母亲和父亲两个人又能吃了多少呢?母亲依然执着地包几个粽子蒸一点凉糕的原因,一是因为父亲特别爱吃这两样儿,而更重要的原因,母亲一直是一个仪式感极强的人。至今八十高龄了,她还要把一年中的每个节日都过一下,那怕形式很简单,即使现在只有母亲一个人住在老家的老院儿。
妻子是做粽子做凉糕的行家,孩子们小时候特别爱吃这些东西。如今离家在外的他们回到家里时,还会央求包些粽子,或者蒸一笼凉糕,吃得狼吞虎咽,妻子好开心,我也好高兴。这肯定不关乎什么端午节不端午节的事。
中秋节的时候,母亲一定会很开心的,我们将能够与母亲一起度过这团圆的佳节。大概这也是我在中秋临近之时忽然想写下端午粽子和凉切糕的原因吧。
2020.9.14


本文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