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6位作家的童年经历中,藏着阅读与写作的秘密 |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

 蓝月亮_ 2020-09-14

莫言、贾平凹、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和阿来,无论单拎出哪位,都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大家,其著作也得到大众热捧。但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创作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这些文学大家们是如何开创自身文学世界,并持续葆有创作热忱的?

我们的孩子又能从中知晓哪些阅读与写作的秘密呢?

或许,我们能在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找到答案。

文章转载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文丨周滢滢    编丨Travis


今年7月,央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开播,集结了6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贾平凹、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和阿来。

从迟子建零下42度的北极村,

到阿来海拔4300米的巴郎山;

从贾平凹的千里秦岭,

到莫言的高密东北乡;

从刘震云的河南延津,

到毕飞宇的苏北水乡。

这部历时2年拍摄的纪录片,跟随几位作家回到他们各自的故乡,追忆他们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岁月印记,寻找他们的文学起点。


究竟是什么在塑造他们笔下的文学王国?不仅仅是和自己血脉相连的风土人情、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还有滋养童年精神世界的阅读经历和自然体验。


这些来自于自然的力量,无不在推动着这些作家的成长、思考、书写,并且给了他们最宝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如果说,想象力和好奇心,是他们和文学相遇的原点;那么,想要这条将创作和书写之路走得越来越远,靠的则是某种笨拙的功夫。


《文学的故乡》真实还原了莫言、贾平凹、毕飞宇等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遭遇的质疑、批评,同时也在一遍遍修改过程中,去不断接近自己理想的作品。


他们也都对自己的作品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苦恼、甚至遗憾;一部部家喻户晓、走向世界的作品背后,竟也是一次次痛苦的“涅槃”。


观察作家如何生活,如何成长,如何开创自己的文学世界,并保持创作的生命力,不仅可以给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上某种启示,也让我们看到不同生命轨迹背后,某种共通的东西,关乎童年的精神世界、关乎某种坚持和热爱。

纪录片摄制组采访莫言

01

来自童年的“感受力”


这些作家们回忆自己的童年,大自然,都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篇章。


作家迟子建出生在东北漠河的北极村,作为“北极村的女儿”,她感慨,“一个人从出生,到最后走完自己一生,自然是永恒的,山、河是永恒的。我生命和文学的根,就是冰雪根芽。”


这种奇异而神秘的北国地貌,成了她生命的底色和写作之源。


她说,自己对北极村的每一粒雪,都是有感情的。她喜欢躺在雪地里,观察湛蓝的天空和白桦树的枝头,扬起一把雪,感受扑面而来的“雪浴“。这份独特的自然体验,也在她的笔下自然流露。

作家迟子建

代表作品:《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白雪乌鸦》等

让她登上文坛的第一个中篇小说,创作于大学读书期间的《北极村童话》,正是以自己童年时期的生活和观察为原型,讲述一个七岁小女孩被寄养在北极村姥姥家的童年故事。


她曾在接受采访中说,

“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可以受用一生。没有童年经历,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写作。”


在写作时,她并没有考虑写作技巧和立意,但是当拿起笔来时,童年记忆里故乡的人和事,就这样在笔端流淌。


如今,她还常常在梦里遇见大自然的景象,怀着敬畏和热爱,不由自主地书写那些真正不朽的事物。

迟子建的故乡,漠河北极村

成长于苏北水乡的作家毕飞宇说,自己在写作时,童年的大纵湖总是自然地就冒出来。


他形容自己6岁之前,就像一个小动物,夏天在外面奔跑,玩游戏,渴了就走到河里喝水,像头牛。


虽然不能像今天的孩子那样,在童年时代就饱览群书,但是大自然给予他的馈赠,尤其珍贵。

毕飞宇的故乡,江苏兴化

“我用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用身体的一切全身心地感受大自然,这培养了我的感受力。而只有在非常纯粹的自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拥有这样的感受力。”


他感慨,童年应该和自然在一起。


就像毕飞宇在纪录片中说,自己虽然已年过五十,依然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


好奇心是人生中特别了不起的能量,驱动着他对写作、对小说、对虚构的热爱。而他的好奇心,正来自于丰盛而诗意的大自然。

作家毕飞宇

代表作品:《青衣》《玉米》《平原》《推拿》《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等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也有类似的理念。


她认为:童年是心灵的故乡,童年的体验将影响人的一生。而我们必须向孩子呈现自然的全貌,培养他们对世间万物的尊重以及发自内心的感恩,进而发展他们面对未来变化的适应力。


同样,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是自然教育的倡导者。


在他看来,比起与其让孩子整天困在屋里读书,不如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


万物有灵且美,那些经过大自然熏陶的孩子,精神世界会更丰盈。从自然界得来的感悟,和书本阅读相结合,才是最好的教育。


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中国籍作家——莫言,可以说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他的受教育经历,也是几位作家中是最有戏剧色彩的。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瑞典国王为莫言颁奖

莫言最早的启蒙阅读,是炕上墙头贴的横七竖八的报纸。少时辍学后,大哥的中学语文教材,就成了他的主要阅读,每逢雨天无法下地劳作,他便躲到磨房里去读这些课本。


他回忆,当时的语文课本分为汉语文学两种教材:

汉语教材主要讲逻辑、语法、文言文;

文学教材主要选录了古今中外名著的片段,比如《林家铺子》《骆驼祥子》《说岳全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等。

青年创作时期的莫言


今天,莫言已成为新中国“农村题材小说”写得最好的寻根派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狂放恣肆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对土地本身的热爱。


曾有读者向他讨教,培养写作想象力的秘诀。在莫言看来,自己的想象力,诞生于一段孤独、漫长而又刻骨铭心的童年放牧经历。


儿时放牧的莫言,常常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


因为无聊,他有时候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有时候他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

作家莫言

代表作品:《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檀香刑》等


许多年后,当他成为一名作家,童年时期的幻想,那些用耳朵阅读来的印象,就在脑海里栩栩如生地复活了。


因此,有人评价莫言,他的作品是盛开在感官里的,有着天才小说家的视力、听力、触觉与嗅觉。


日本著名作家,同样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大江健三郎,因为欣赏莫言的作品,曾特地来拜访莫言的故乡。

在莫言故乡探访的大江健三郎


走在高密东北乡一望无际的田野上,他感慨,

“风景是不可思议的。小孩子在看风景的时候,一边感受风景一边思考。几十年后长大成人,仍然能在风景中回忆起来,风景给了我们真实感和思考的机会。”

02

成功背后的“愚笨”坚持


纪录片里的这几位作家,都在个人的创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的文字,收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座桥梁。


然而,他们在写作上,并非一帆风顺。看似天才作家的背后,是日复一日、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坚持。

大学毕业后当编辑的贾平凹,白天没时间写稿,只能晚上写,但是他却一度茫然无措,不知道怎么走文学道路。


这个时期的创作,逮住什么写什么,看见什么写什么。但是啥都写不好,他感到特别苦闷。


后来贾平凹领悟到,要去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心最隐蔽的,和自己有直接生命联系的作品。


于是,他走遍他的家乡商洛,白天走村串寨,体察风土人情,晚上趴在炕头书写。

作家贾平凹

代表作品:《浮躁》《商州》《废都》《秦腔》《古炉》等


最终,他以秦岭大地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乡土文学。其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是这一创作的巅峰。


如今,贾平凹依然坚持每天早上9点到工作室开始写作,写到晚上12点左右回家,一年四季、逢年过节,几乎从不间断。


纪录片中,藏族作家阿来,也经历过这样的创作苦闷和对突破口的寻找。


1989年,30岁的阿来已经出版了两本小说,算是获得了初步成功。但是他却不愿意再翻看自己的作品,认为自己没有写好,下笔很空洞。


为了能创作出一流的作品,他有长达三四年的时间,没有动笔,转而沿着家乡的大渡河沿岸行走,做实地调查。


长达七八百公里的行走,让他领悟到文学创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直接影响到《尘埃落定》等一系列代表作品的创作。沿途中的自然之美,也对他产生了很大的震撼,慢慢内化到他的情感和精神里。

作家阿来

代表作品:《尘埃落定》《空山》《蘑菇圈》《格萨尔王》等


所谓“诗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好文章、好作品的诞生,更需要不厌其烦的修改。这部纪录片也向我们呈现了,创作者在修改上所付出的苦心,甚至作品付梓后,也还有诸多遗憾。

比如,毕飞宇在《平原》这一苦心经营的长篇小说里,刚开始就花了很大笔墨来描写自己的故乡,王家庄的乡村风俗。


但是后来,为了作品的呈现效果,他果断删了这8万字。用他的话来说,“就像割肉一样,必须要有强大的心脏。”


同样需要有强大心脏来应对的,还有作品所受到的质疑。


作家刘震云自嘲,自己一直是在批评声中写作。


他的中篇小说《一地鸡毛》,写一个政府小职员平庸琐碎且窘困的生存状态,被指责是“流水账”;历时八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乡面和花朵》,更是被嘲讽“只有两个半人看过。一个是刘震云自己,一个是编辑,还有半个是傻子。”

作家刘震云

代表作品:《一地鸡毛》《一句顶一万句》《温故一九四二》《故乡面和花朵》等


但是无论如何,每一部作品都会有自己的命运,都会经历时间的考验。作者要做的,就是以一颗强大的心脏,迎难而上,坚持表达和书写,做一个“愚钝”的人。


正如刘震云在一次北大毕业演讲中说,

“我们这个民族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最缺的就是笨人。”


刘震云人生中的第一位导师,他的外祖母,就是这样一个“笨人”。这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个子只有一米五六,但是每次割麦子,她都是最快的,一米七八的大汉都割不过她。


祖母晚年的时候,刘震云问她,你为什么割得比别人快?


她说,“我割得不比任何人快,只是割麦子我一哈下腰,就从来不直腰。因为你直一次腰你就会直十次、二十次;我无非是在别人直腰的工夫,我割得比别人快一点。”

刘震云奉为“人生导师”的外祖母


无论是割麦、写作,还是在任何行业有所成就,何尝不是这样?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钝感力》一书中,提出了成功人士、能守住内心幸福感的人,大多具有一种特别的品质,那就是“钝感力”,它让我们平静从容地对待生活中的不顺意,对外界的挫折、伤害保持一种迟钝感;也不要求自己的付出能立竿见影,有一种看似“愚笨”的坚持。


人生成长道路上,哪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


即便是贾平凹、莫言、毕飞宇、刘震云这些写出了诸多著名作品的作家,依然需要有强大的心态,来对待创作中瓶颈、痛苦的修改、创作完成后遗憾,以及不间断的批评、质疑。


而今天的孩子,由于家长尽可能规避掉孩子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只需要一心一意在升学考试这门赛道上奔跑,由单一的分数定义成功,反而变得“玻璃心”。


想要让孩子变得有“顿感”,也许父母首先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不再让情绪被一时一地的得失、被孩子眼前的分数排名所牵制。

03

最重要的是,享受初心


除了童年时期丰盈的精神世界、青年时期的愚笨坚持,这些作家的成长之路上,还有一颗享受创作的初心。


刘震云在北大演讲时,还提到了他的另一位人生导师,那就是他的舅舅。

刘震云受邀在北大毕业典礼上演讲


他说舅舅是村里的木匠,做的箱子柜在周围四十里卖得最好,所有顾客都说他做的箱子柜特别好。


除了每打一个箱子,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舅舅和别的木匠更大的区别还在于,他打心眼里喜欢做木匠,喜欢做木匠活时刨出的刨子花的味道。甚至,他在看到一棵树时,会想到给哪家闺女打个出嫁的箱子柜该多好。


正是因为热爱,才让舅舅成为方圆数十里最好的木匠。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想要做到最好,深究起来,无非是“热爱”二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刘震云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时,刮起了一阵写作风。大家都在写作,他也开始写;几十年过去,当别人不写了,他还在写。


在他看来,文学是充满力量的。

“当作品中的人物心事无处诉说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倾听者,坐在了他们的身边,通过文学将他们的肺腑之言表达出来,使更多倾听者坐在了这些在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人身边。”


而贾平凹则是在写作中,找到了和神相通的方式。

贾平凹在工作室里创作

他曾在作品中写道,

“四十岁之后,你会明白人的一生其实干不了几样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而写作,就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他说,只有在写作过程中,才体会到神的存在,才可能与神相通。


这份超越世俗和名利的纯粹热爱,作家阿来也有过体会。


他曾经试水商业,公司收益一度达到千万级别。即使是在商场上获得巨大成功,他回过头来看,还是觉得写作本身更有魅力,于是专心写作。


他很喜欢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因为能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们都是出身很贫寒,从小地方出来,没怎么上过学。就是通过文学,在文学中遇到那些最伟大的人、最美好的情感、最宽广的胸怀。”

青年时期的阿来


对文学的热爱,驱使这些作家们,沉迷在文字的王国里,将创作出更好的文字和作品,当作自己的使命。


尽管大多数人,未来不会成为作家,我们也不需要将孩子都培养成写作爱好者,但是,每个人都需要从更宽广的阅读、更丰厚的体验中,寻找到自己的热爱。


至于文学,它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命中扮演什么作用?


正如《文学的故乡》总导演、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表示,自己拍摄这部纪录片,除了想要记录当代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过程,还有一个卑微的愿望,那就是希望有更多人看了片子,能静心去读一部书,读一篇小说。


他感慨,文学曾经是中国最美好的一种艺术形式。如果一个民族都没有这样的定力,连书都不读了,我们手机上疯传各种段子,抖点小聪明,廉价的欢乐,它会把一个民族送进屠宰场。


我们曾经在很多采访文章中,都传达过大量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长们给到的反馈,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要做的作业很多,还要补习各种课外班,哪有时间看书?


的确,在今天充满学业压力的大环境下,孩子们阅读的时间、空间大大缩减,反而没有过去孩子们在童年时期的阅读自由,和如饥似渴的阅读欲望。


这其实是一个取舍和判断的问题,在大环境受限时,我们更要有远见,判断什么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人格养成是更重要的。


希望这部被誉为文学小白“读书指南”的纪录片,能让我们脱离功利、浅薄、碎片化的阅读。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能通过阅读,在现代社会的焦虑洪流里,给灵魂提供一处栖息之地。


就像作家阿来所说的那样,通过文学,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急于求成的人,变成一个不慌不忙、处变不惊,可以用平静来感受这个世界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