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水太多也能中毒?后果可能很严重!

 隐姓埋名hhwdt4 2020-09-14
图片
在生物、化学或是医学领域里,有这样一句近乎“真理”般的话:“抛开剂量谈毒性,无异于耍流氓。”文雅一点的说法来自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巴拉赛尔苏斯(Paracelsus):“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
反过来说,则是“万物皆有毒,只要剂量足”。近日登上热搜的#一次喝3.2L水致水中毒#事件,似乎恰好证实了这样一种说法。
图片
截图自微博热搜
H2O
从小到大,大家耳边总少不了来自父母“多喝水”的唠叨;女生月经期间,也免不了直男朋友“多喝热水”的温馨提示。
尽管这些提醒有些恼人,但水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绝大多数生物来说,的确至关重要。按目前学界的主流设想,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生命最初都起源于水。
对于人类而言,水分则占到人体体重的60%左右(不同年龄、性别会有偏差),其中约2/3分布在细胞内,另外1/3左右为细胞外液,如组织液、血浆等;这些细胞内外的水参与呼吸、消化、思考等所有的生理活动。
一个正常体型的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水量大约2000-3000ml,包括饮水量、食物含水量及体内糖及脂肪等氧化而生成的水量;通过排尿、排便、呼吸、皮肤及呼吸道蒸发等途径输出的水量也为2000-3000ml,从而达到一个水分的平衡和内环境的稳态。
图片
图源 | unsplash
当这个平衡被打破的时候,身体便会出现异样。
脱水
如果喝的水比较少,就可能出现“口渴”的感觉,进而产生喝水的举动;与此同时,下丘脑会分泌抗利尿激素,经循环系统作用于肾,加强水分吸收,减少尿量;通过这样“开源节流”的方式,来减缓“缺水”对身体的影响。
图片
图源 | unsplash
但这其中某些环节出现问题,导致摄入水量过少排出水量过多就可能导致脱水。前者例如缺水,或因为厌食、口腔疾病难以饮水和进食;后者如长期高温、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或因为激素分泌异常,抗利尿激素不足导致多尿;又或是频繁呕吐、腹泻等。
当身体缺水的时候,最先、也是最直接受到影响的,便是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例如组织液、血液等。而这些细胞外液中,通常含有相对稳定浓度的钠离子(Na+)等电解质。人体脱水的情况下,细胞外液减少,但为保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相同,会伴随着钠离子等电解质的缺失、以及细胞外液酸碱度紊乱等变化。脱水比例越多,影响越严重;轻则头昏、无力(Na+
水中毒
另一方面,喝的水太多也会打破平衡,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这次上热搜的女士便是很典型的例子,因为一次喝3.2L水导致“水中毒”,经4小时抢救才脱离危险。
图片
通常情况下,身体能够对摄入的多余水分做出一系列反应进行调节,以保证体内水分的平衡状态。但如果摄入过多、或摄入太快,导致身体来不及调整,引起血液等细胞外液增多、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水中毒”。
同理,如果不能及时排出水分,也会诱发“水中毒”现象,例如肾功能障碍、或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等原因。
当慢性“水中毒”现象发生时,血液的渗透压和其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115~120mmol/L),会让人产生恶心、嗜睡、甚至神经错乱等症状;如果钠离子浓度降至110mmol/L以下,还会导致昏迷或抽搐等症状。而急性水中毒甚至可能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或死亡。
Na+
通过前文不难看出,“水中毒”和脱水都会因造成钠离子等电解质的减少,从而对身体产生影响和伤害。因为钠离子是人体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对于保持细胞外液容量、调节酸碱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生理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食用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 unsplash
钠离子虽重要,但也需要其浓度在合理范围以内。如文首那句话:“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若钠离子摄入过多,细胞外液为维持正常渗透压会增加整体容量,从而使得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进而引发高血压、肥胖、心血管疾病等。
所以,请记住适量喝水固然重要,但不要一个劲的拼命喝水。
参考资料
乔永涛, 刘惠双, 刘杰. 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身体水分含量分析[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8, 017(006):871-874.
李婷, 苏涛, 赫英舸,等. 慢性脱水中的脑甲醛代谢失调与学习迟缓[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6(4):429-438.
石凯, 侯丽娜. 急性水中毒的病理诊断[J]. 诊断病理学杂志, 1995(1).
华琦, 任海荣. 高盐和高血压[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2(01):41-44.
Robson W LM , Shashi V , Nagaraj S , et al. Water intoxication in a patient with the Prader-Willi syndrome treated with desmopressin for nocturnal enuresis.[J]. Journal of Urology, 1997, 157(2):646-64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