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昌这里居然发现蚩尤后裔!有石碑为证

 三苗网 2020-09-14

苗族第一互联网平台:每天发布苗族资讯,宣传苗族文化,建立无界交流与互助平台,促进民族团结与民族复兴。(广告合作:18611701202)

早听说建安区东南一村,居有蚩尤后裔,细究,竟是郭集村。

2018年4月26日上午,闲暇之余,笔者得到祖籍建安区桓坡村的榆林乡卫生院医生桓绍卿的介绍和帮助,前往探看。

进村后,遇到了村民蚩继坤和蚩国昌,二人还请笔者吃了简单的午饭。

左为蚩继坤,右为蚩国昌

饭桌上,两人简单介绍了他们蚩家人祖先的一些事情:

当年,黄帝作乱,蚩尤落败,蚩尤家人被追杀,几乎尽亡。时,幸有家里一赵姓媳妇走娘家,免了灾难。已有孕在身的妇人,避难于赵家,怀胎十月,生下一子,延续了蚩氏的血脉,并在赵家人的关照下养子成人,娶妻生子,使蚩尤后人得到繁衍。

赵姓媳妇娘家居住地为现在郭集北的牛庄。蚩尤后人因赵家对己有恩,感激不尽,从来没有和赵家发生过什么不愉快。

蚩尤后裔一直隐居而不声张,直到社会发展到无人再提追杀蚩尤家族为止。蚩尤后裔开始给祖上建立祠堂,称“菩萨堂”,奉赵氏为祖奶奶,敬为菩萨堂之神。

现在,全国有蚩姓人口800余口,其中郭集占500余口,山东约30口,其它省份如云南贵州等地约200口。山东的是郭集迁去的,去年两地还有互访。

另外,传说,“迟”姓也是由蚩姓改称而来。

饭后,他们二人领笔者去了村内,见到了蚩家人保存的石碑。石碑原来在祠堂内,在上世纪某段时期,祠堂被毁,石碑也被砸为两截,不过得以保存。

经大家用水清理石碑,辨认碑文有以下内容:

“万善同归”

“重修蚩家堂碑记”

“蚩家堂者许东承恩保郭集东偏之菩萨堂也始蚩氏创立……查庙中碑记于乾隆中年曾经魏君讳荣者首事重修……大清同治六年岁次丁卯……”

从碑文中看出,蚩尤后裔蚩氏立祠堂——蚩家堂,为菩萨堂,第一次重修时间在乾隆中年,第二次则为同治六年。

经这次探究,笔者有了新的想法:

1

《史记》所说涿鹿之战发生在河北省北部,而赵氏娘家在河南中部,地理上,在古代能说得通吗?

2

“蚩”字拆为“山、一、虫”三字,意思是“一土山下埋有一条老笨虫”,“蚩尤”即为“愚笨非常”之意;平顶山市沙河上游古称“滍水”,白龟山水库也有被埋的滍阳古城,当地老百姓也有“蚩尤兵败被埋在滍阳岭”一说。

结合上述,笔者认为古代的涿鹿之战,应发生在平顶山市区西部,全国其它地方埋有蚩尤,应该埋的是“分尸”的蚩尤。

蚩家祠堂遗址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三苗网观点。

三苗网X智慧苗族

苗族第一互联网平台

图文来源:应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