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司萍作品丨手挑野菜满篮香

 梅雨墨香 2020-09-15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我对野菜实在没有什么感情,即使知道某种野菜有什么功效、有什么营养,也实在爱不起来。直到和老公结婚后,老公那种对野菜执着的爱,让我渐渐对野菜情有独钟了。

刚结婚时,有时候老公外出归来会顺道摘回一把两把野菜,我总是不屑的,不会做也不想吃。老公却乐此不疲,每次从进门开始就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地跟我唠叨,这个是凉血的,那个是降脂的,这个是天然消炎药,那个是野生降压药……仿佛庄稼丰收的老农民,掩不住的兴奋,然后动手把带回的野菜做成盘中餐。看着他每次吃得津津有味,渐渐地我也偶尔会动动筷子,但依然不屑,好吃了就多吃几口,不好吃了就埋怨几句,再不动筷。老公依然故我,转瞬把一盘野菜吃光。有时候老公带回野菜,赶上他出差几天不在家,我也从不理会这些野菜,任由它们干朽,然后心安理得地把它们扔掉。

随着岁月流逝,年龄越长,老公对野菜的热爱越发炽热,而我也渐渐不再抵触吃野菜。外出散步时,老公摘野菜,我的思想每每都在神游中,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随着季节变换,那种因不同野菜而带来的特别触动也渐渐入了心。

春天来了,是吃荠菜的好时候,老公会专门采摘回来,清洗干净后做成凉拌菜或包成饺子。荠菜具有和脾、清热、利水、消肿、平肝、明目的功效,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及高纤维素,有较多的维生素A,同时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糖、软化血管、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等功效。老公常念叨着“食补胜于药补”,念叨得多了,我也就假装自己真的记住了。春天也是吃野辣辣菜、马兰头、车前草、香椿芽、野莴苣、苜蓿、野豌豆苗…的好时节。伴着早春温暖的阳光和柔软的春风,在田地里边摘野菜,边想放声歌唱,那种心情别提有多惬意了!至于蒸槐花、香椿炒鸡蛋、凉拌马兰头…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味道,随着季节更迭一一进入我们的肠胃里。春天,勤劳的农妇或菜贩子也会把野菜摆在菜市场里,一扎一扎的,虽然也是鲜气灵灵的,但怎么看怎么没有了买的欲望,我突然理解了老公为什么那么热爱自己采摘了。

夏天来临,野苋菜、马齿苋、灰菜、野水芹菜、扫帚菜就是盘中餐了。夏日的一场雨后,山坡的草丛里,会隐藏着地皮菜,不用心还真发现不了呢!地皮菜清热明目,补虚益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可为人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滋养肝肾。雨过天晴后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来,地皮菜也就消失不见了,所以采摘的时机很重要。我是因了它爽滑的口感而爱上它的,夏天的雨后,只要有空,我就叮嘱老公专门去采地皮菜。地皮菜含泥沙多,烹调前需要反复清洗,然后打上蛋液,混拌好后,再加些许青辣椒煸炒,撒上少许盐,一盘美味且营养十足的美食就做好了。大快朵颐的感觉随着清新的雨后空气一起入了胃、入了魂。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相比春夏,秋日里可食用的野菜数量就少了很多,多数野菜都纷纷到了结籽的时候。立秋前后的马齿苋正当季,野雪里蕻、野菜子、野芥菜口味也不错。冬天上冻以后经过霜打的野菜子去除了秋天的涩味,会更显美味。整整一冬,野菜们在地下悄悄酝酿着,厚积薄发的日子总是令人充满了希望,那种期待“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所带来的欣喜会让人信心倍增,冬天郁积的低沉也不那么难过了。

真正爱上采摘野菜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往年回农村过春节只能小住一两个星期,今年春天因为疫情封闭管理的原因,我们在农村老家一时无法返回,也就有了近距离、长时间感受这片土地的机会,并且真正体验了一下亲手挑野菜的感觉。婆婆家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上,连绵不绝的秦岭是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塬上诞生了诸如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文学大家,每次走在山梁上、农田里、河沿边,我都幻想着我在走着前辈们走过的路,想象着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觉得自己无形中也伟大了许多,似乎一篇巨著也在慢慢酝酿中了。

立春前后,植物们总是最先感受到春的气息,有的早早就露了头,夹杂在冬天的枯枝败叶中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当冒绿芽的植物多了,再走过的时候就有些打眼了。等到立春节气来临时,大片的植物会陆续发芽,连柳树也开始嫩芽百出的时候,春的味道就更浓了。到野外挑野菜仿佛是和春天在约会,春光自然洋溢在脸上了。

农村的一日三餐没有像城里那么正规的时间。婆婆凌晨四五点钟已经起床在农田里干活了,八九点钟劳作归来的时候开始忙乎早饭。那种农村的大灶我是插不上手的。饭毕,我和老公拿上袋子,带上一把轻巧的刀具,开始顺着河道,走上山梁,一路边走边寻觅野菜。老公边找边给我讲一些十里八村的故事,讲讲村庄的变迁,讲讲这片土地上祖辈人的辛苦生活。劳作的乡亲已经开始第二轮农活儿了,春天的阳光照在新翻过的农田上,春风带着野花野草的气息拂面而来,几只鸟儿不时在天空中飞过,在蓝天的映衬下,随着白云悠然远去,绝美的画面时刻都可以诞生一幅画卷,让人心生眷恋。

在老公一遍遍现场示范后,我也看到荠菜在向我招手、微笑着迎接我了。挖野菜的过程胜似食用的过程,发现一棵中意的野菜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儿。野生荠菜带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摘下来犹如把春天握在手心,阳光也仿佛在手上开花了。野生荠菜是最先感受到春天来临的吧?立春前就已经冒了头,只是有些幼小,偶尔会碰到大一些的,立春之后过些时日,荠菜会长得更大一些,幼小的荠菜就会被嫌弃了。回家后将荠菜的枯叶和泥土清理干净,洗净剁碎,包饺子、凉拌,或者和面蒸熟,美味极了。吃着这些美味,就是在和春天用心畅谈了。春光曼妙,春心荡漾,岁月静好。

“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拿它当柴烧”。白蒿,又名茵陈,是野菜是草更是药,具有清热利胆的功效,可以抗菌消炎,可以预防感冒。茵陈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经年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茵陈。到了夏至,其苗则变为蒿(白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之说。采嫩苗茵陈作菜食用,老的蒿则做药用了。张仲景《金贵要略》中有茵陈五苓散,可以治疗肝经湿热下注引起的疾病,同时它的降血脂、降尿酸作用特别好。白蒿的采摘相对难一些,多在山坡上、河滩上,尤以山阳坡上居多,上坡、下坡的过程虽然增加了采摘的难度,不过采摘的过程也更加趣味横生。一路走,一路寻觅,一路采摘,连带着春天也一并带回家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多年以后,我才终于读懂了老公用他的实际行动在表达着他对家乡深沉的热爱,这种热爱是一种烙印,不会随着时间流逝、居住地变迁而消失,只会随着人生历练的丰厚而更加深刻的入骨、入心,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的乡土情怀也让人更加感受到大自然对人类的深情。


作者简介:司萍,笔名司马佑生,内蒙古人,现为安徽某高校教师。尊崇自然之道,随心,随喜,随缘,以读书为乐,以写作为伴,力求大道至简。作品散见于《颍州文学》《皖风文学》《榴花诗刊》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