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海桑田话榆次 ——晋阳湖与榆次的渊源

 如蚁人生234 2020-10-09

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已在长凝镇西长凝村的贾鱼沟和东赵乡大发村石虎湾一带繁衍生息。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榆次境内人类活动已很普遍,从新石器时代延续到夏朝初期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什贴镇柏林头、东赵乡郭村、东赵村、北田镇福堂村道场沟、东阳镇下丁里、郭家堡乡北合流村、源涡村、修文镇东郝村、北田镇小南庄村、乌金山镇流村、北后沟村、西左付村、龙王山(乌金山)等地都留下了那时的文明遗迹。

约公元前 2697 年,在阪泉(河北涿鹿)大战中,神农氏九代炎帝姜榆罔率领的炎帝部族被黄帝部族打败。炎帝失去帝位后,炎帝部族改炎为赤,改帝为狄,成为赤狄部落。后来,炎帝榆罔之子方雷氏在太行山某区域建立了榆州国,而姜榆族人以部落形式在太行山一带的活动范围却大得多,于是这片区域产生了许多读音带yu”的地名,如:榆社、榆次、盂县、留吁、鲜虞等。榆次东部丘陵山区的西长凝“贾鱼沟”(榆次方言与姜榆同音)和庄子乡的“榆城坪”等地名可能也隐含着同样的信息,甚至有人推测榆城坪一带可能曾作为榆州国的都城。(榆州国详情请点击:失落的榆次古城1——榆州国都城/众说纷纭榆州国 ——《失落的榆次古城1榆州国都城》续


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华夏族农业持续发展,人口与时俱增,华夏文明也随之诞生。而黄土高原北部的姜榆(赤狄)部落,因环境逐渐恶化,开始了半农半牧的生活,畜牧业逐渐兴起,渐以捕猎养殖为生。姜榆(赤狄)族人与华夏族同属于东亚人种,却因居住分散社会进化缓慢,与华夏族的差别日益增大。在华夏人撰写的史书中,姜榆(赤狄)族人逐渐演变为华夏族眼中愚昧落后、侵犯抢掠、祸乱华夏的“戎狄”,戎狄实际上才是榆次早期的原住民。

约公元前2268年的尧时,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可能受到一种外力巨大能量的突然作用,滔天的海水倒灌,淹没了华北、华东、华南,在山西境内形成了数个大湖,古人称之为“海”,太原盆地(也称晋中盆地)的晋阳湖就是其中之一。那时的晋阳湖水域范围可能北至太原阳曲、南至晋中灵石、东至太行山和太岳山边缘、西至吕梁山边缘。

传说,禹奉命治理汾河及支流时,深凿包括榆次境内涂河在内的众多汾河支流,宣泄了上游洪水,又在今灵石县一带开山凿口,排除了汾河阻塞,将晋阳湖水导入河槽,使烟波浩淼的昭馀泽薮,变成晋中平川的沃野之地为民所用“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这句古话由此而来。禹率领的治水大军曾在涂水(指潇河)岸边一处地势稍高的地方驻扎,后来这里形成的村落被起名为“禹丘”(修文村的古地名)。为表彰禹的治水功绩,人们曾在涂水南岸修筑了纪念碑式的高台建筑“凿台”,此处形成的村落被起名“凿台里”(修文镇郭村的古地名)。

禹打开灵石口后,虽然及时解除了晋阳湖的现实威胁,但晋阳湖水域的进一步收缩,经历了更加漫长的岁月。禹建立的夏朝,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约在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年。榆次东阳镇下丁里村新石器遗址的发现,夏王禹的儿子的幼子武观因密谋造反,被流放于西河(今山西汾阳一带),并在洞涡水(潇河)西南的陈侃一带修筑了武观城”的传说,似乎都暗示:夏王朝的势力已到达了太原盆地东阳、陈侃一带,而源涡、南合流以东及长凝一带仍属于姜榆族(赤狄)的势力范围。陈侃以北、源涡以西古称“洞涡泽”的地方,在夏朝时可能仍是沼泽或湖区,也是正在逐渐退去的晋阳湖水域的一部分。

商汤灭夏,统一中原,其势力范围远超夏。西周王朝更是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蛮、夷、戎、狄大多臣服于它。太谷白燕遗址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夏商时代和周代的陶器,其文化和晋南、豫北、冀南等夏商周经济中心区域的文化关系密切。据此推测,当时晋中盆地的榆次地区,华夏居民和赤狄(姜榆族)仍分居于晋阳湖南部平川和东北部山区。

西周末期,戎狄部落断绝与周朝的往来,开始侵扰周朝。周平王东迁时,西北的戎狄也尾随侵入中原,依靠强大武力,遍侵东周诸国,包括榆次平川地区在内的大片疆域沦为戎狄部落的势力范围。随着榆次洞涡泽及晋阳湖水域范围的进一步缩小,戎狄部落也最先开始把这些湖区退出的大量土地用于放牧。

东周时期,从公元前677年开始,地处周朝北疆、与戎狄交界的诸侯国——晋国,不断开疆拓地,从戎狄手中夺取土地,势力覆盖了几乎整个晋南地区,至晋中的灵石以南,而晋中、晋东南还是赤狄的势力范围。随着晋国卿族势力不断增大,晋国公室渐被架空,各卿族继续深入晋中、晋东南开疆拓地。

公元569年,晋国卿大夫魏绛“和戎”,“以货易土”从戎人部落手中把晋中灵石、介休、榆次、寿阳、吕梁文水、太原清徐、阳泉盂县等地纳入晋国版图,戎人渐被华夏族同化,榆次也因“魏绛”或魏氏的统治得名“魏榆”。

公元541年,晋国六卿中的中行氏伐戎,继消灭了潞城、武乡、榆社、左权等地的赤狄之后,又消灭了榆次东部的赤狄(或榆州国余部),并继续北上太原盆地讨伐北戎。榆次又因中行氏的统治,成为中行氏之都,人称“中都”。

晋国卿族势力在开疆拓地的同时,也相互争夺领地。公元前514年,晋国的祁氏被韩、赵、魏、智、范、中行等六卿消灭。祁氏的封邑被分为邬(今介休)、祁(今祁县)、平陵(今平遥、文水)、梗阳(今清徐)、涂水(今榆次、太谷)、马首(今寿阳)、盂(今盂县)等七个邑(县),涂水邑就是榆次的雏形。智氏家族的智徐吾被封为“涂水大夫”,成为史书记载的榆次第一任地方官。据明清史料注解,涂水县治与夏朝的武观城,都指向今修文镇王都、陈侃村一带,因此“涂水城”有可能就建在被洪水冲毁的“武观城”旧址附近。(涂水城和武观城详情请点击:失落的榆次古城2——武观城和涂水城

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中的赵氏始终面临打压。祁氏被灭后,被瓜分的七个县,无一属赵氏。于是,赵氏的领袖赵简子(赵鞅)将目光投向了太原盆地,因为这里有因晋阳湖进一步收缩而退出的、未被其他卿族利用的大量土地。公元前497年,赵简子在太原盆地今太原晋源镇一带选址修筑了晋阳城,晋阳城成了赵氏集团争夺天下的根据地。

公元前458年,智、赵、韩、魏四家联合,消灭了范氏、中行氏,共同瓜分了其土地,榆次成为智氏的领地。此时的晋国朝政,呈现出智氏一家独大,力压赵、韩、魏三卿的局面。智徐吾之子智伯(智襄子)垂涎赵氏的土地,为与赵氏的晋阳城抗衡,选址涂水(潇河)北岸今榆次城区所在,修筑了比原陈侃一带的涂水城规模更大、更宏伟的涂水新县城。据推测:当时的涂水新县城,城垣的北城墙大致在今石太铁路南侧一线;东、南城墙为隋以后的榆次县城(即不包括郭城南关的榆次县主城)东城墙向北、南城墙向西的延伸;西城墙大致在今郭家堡乡政府到液压件厂之间,故城的外形轮廓近似长方形,周二十一里,相当于8.7公里。由于这座城池只被追溯到了汉代,所以后世称其为“汉故城”。(汉故城详情请点击:失落的榆次古城3——汉故城

筑于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约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453年)的涂水新县城,即后世所称的汉故城”,奠定了榆次今天的县域中心。此后,榆次的县域中心虽然在北魏(公元396年)时曾迁址南合流冷姑崖中都城,但最终在北齐文宣帝时(公元529-公元559年),因中都城被潇河洪水摧毁,中都县治又迁回了榆次故城。(中都城详情请点击:失落的榆次古城4——中都城)经过隋代的城池缩建,明代的子母城格局形成,清末民国初的闹市区向城北转移,20世纪50年代老城墙拆除新旧城融为一体,改革开放后城区向北向西扩张,直至形成了今天的市区面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