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学堂】

 仕仕霖霖 2020-09-15
 人体阳气有十成,如果失去五成会如何?
 
中风,自古以来,王清任认为就是元气亏损,气血瘀滞。这位清朝医林怪杰用毕生经验总结出四个字:补阳还五。
 
补阳还五汤就是王清任的传世名方,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组成。以补气、活血、通络之作用,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是中风后遗症的一个常用方。适用于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口角流涎、语言不利、小便失禁等。
 
王清任认为:“人体阳气有十成,左右各五成。凡一侧偏废,则已丧失五成之阳。本方意在补还五成之阳,故取名补阳还五汤。”
 
也就是说,如果把人体的阳气比做全部是十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百分之百,凡一侧偏废,在王清任认为是半身无气,半身无气不能推动经络气血运行,造成半身痿废,偏瘫,半身不遂。
 
人健康时有十成阳气,所以通过这个方子,益气活血,恢复半身元气,这里指后天元气,就是把身体十成阳气中失掉的五成补回来。
 
从名字说明,中风是阳气不足。这里主要指气虚。人身之阳气,虚累的人能剩下七成八成,声音就不嘹亮了,如果再弱呢,剩下六成的时候,就老容易打困,看到凳子想坐,看到床想卧。

如果剩下五成,立马手麻半边身体用不了,身体的能量,只够一半用,所以干脆把一半归并到另一半,免得两边都用不上,就是这么个意思。

因为人体五脏功能依赖气血运行。气为阳,血为阴,阴阳调和则人体正常无病。中风后遗症,多因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气滞血瘀所致。

所以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中气以资化源,固摄经络真气以节散流,使营卫之气充足,方能鼓动血脉,可谓“开源节流”。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赤芍、川芎利血活血,佐红花、桃仁,助当归尾活血祛瘀以治标;地龙性善走窜、长于通络,与黄芪配合,增强补气通络之力,使药力能周行全身。
 
全方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合用,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向愈。
 
这个方需久服,益气活血通络能够振衰起废,但它是一个缓治过程,愈后还应巩固,以防复发。原则是:黄芪独重,久服渐增,愈后继服。

实际应用当然还要结合发生的部位进行加减,以此方为基础方,并引导患者坚持功能锻炼。另外还需谨慎虚实,辨证病因,切不可一听见中风偏瘫就擅自取用。

如中风后半身不遂属阴虚阳亢,痰阻血瘀,见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者,就不适合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