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故人》——东篱文化书院听琴记(3)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今晨四点多,便见诗人木子的句子:

     山庄依山傍水

    老砖、老瓦、老木

    庭院长满花草、字画、雕塑……

    有点荒芜

    怪石、古屋,篱笆墙……

     方型地砖   缝中

    布满绿苔的封条



     他是写昨日我们在山庄等雪的事情。

     断定了是个飘雪天,老沈约他煮茶听雪。

     在他眼里,东篱庄主就是那“一棵梧桐怪树”:

    不为招凤,只是风景

     在树杈上搭痤鸟屋

    发个微信

    约几个文人,对酒当歌

    风声、琴声、雪声和远去鸟声……

    喝到

    不醉不归……    



    我们憨憨痴痴的候着,终究只听见雪在叩门,它们却不肯探身到山庄里来与我们聚。



     只能去想,去年山庄雪满前院的情境。

     耳边又荡起北京郭怀瑾先生的古琴声。

     那是《忆故人》的弦音。

    那晚,北京友人来,拳琴高妙一曲;老沈兴奋异常,二回茶则拿出看家好货。

    常来东篱的人都知道,凡老沈煮出而非泡出的茶,十之九八是精品。



    茶好怡情,众人兴致更高。



    郭老师要再抚一曲。

    好的琴师一定是文化人。

    郭老师喜欢讲琴曲的故事。

    尽管像广陵散来源于聂政刺韩,嵇康抚广陵散,都已是琴曲爱好者皆知的事情,但他总有自己的独特角度。

    世间的事情,大家能见到的大同小异,而能不能看得透却又是每一个人的不同造化了。

    如广陵散雅聚不可以演奏,曲中血腥太多,悲壮破魂;而嵇康临行前奏此曲,千古“视死如归”独一人。

     要知广陵散是古琴大曲,抚琴定要心止至境,死前这一曲天地为之感泣,必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这一曲他弹的就是《忆故人》。

    郭老师真是雅人。

    《山居吟》是曲喻一心追求传统文化雅趣的沈庄主,惺惺相惜而致意;这《忆故人》又名《山中思故人》、《空山忆故人》,也是空山幽谷中的情绪和思绪。

     他要将山居的意思深化。

     琴声起,郭老师以清新飘逸的泛音起首,极力渲染宁静;后则继之以沉稳缓幽的节奏与高低,思念之情,绵长而悠远。

     此曲最具魅力之处,在其一点一点的触碰人的情感开关,又不激发你宣泄,绵绵长长的让思绪成形,却又散开,只存空谷余音。

    我读懂此琴曲却是在曲罢。



    喜欢做画师肖像模特的沈庄主,此时笑来,已把李青画里的沈怀远笑成故人。



    而山庄杂事、俗务总管李燕,每次相遇,言不搭一两句;邀她合影,在众人看出她敬爱马尔的那一瞬,又成东篱新故事。

     她有个石破天惊的名字:东篱村姑。



    《忆故人》琴音告诉你我,所有的当下存留短暂,转眼就会成“故人”。

    比如昨日那雪,要来未来。

作者相关文章

《山居吟》——东篱文化书院听琴记(2)

人生若只如初见——东篱文化书院听琴记(1)

围炉煮诗听古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