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16章:1.“致虚极,守静笃”,跟随万物一起回复到天地之始。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道德经第16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8.16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6.1“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如何认知天地之始的情状,老子告诉我们天道是循环往复的,要去寻找复归本源,总结了《周易》中复卦之前几个卦的哲理。

第14章说“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一个是“古”,一个是“始”。上一章第15章马上就展现“古”之修道圣人的所作所为,最后还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那么本章继续探讨如何认知天地万物之“始”的情状,老子给出了方法,那就是“致虚极,守静笃”,心静自然凉,冷眼看世界,静能生慧,所以道家和佛家都讲究坐禅静思。

“复”的繁体字是“復”,从“彳(chi)”从“复”,“复”字从“日”,造字本义是描述太阳的运动方式。《周易》第24卦是复卦,天象是太阳光照射到了南回归线,我们所处的北半球是日照最短最弱的时候,对应的节气时序是冬至。此时一阳始生,象征天地的能量慢慢又在重新积蓄,这就是天道循环之“复”。

对应到大地上,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复转照耀造就了大地上的春夏秋冬,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是一个轮换的过程,到了冬季万物潜藏,等待第二年的春归,这是大地和万物之“复”。

引申到人身上,主要指人性的复归,《周易》复卦的上一卦是第23卦剥卦,第22卦是贲(bi)卦,一个人过于包装自己,一个国家过于粉饰太平,就会文过饰非掩盖了真相。那么就要在剥卦中剥蚀这些浮华的修饰,清除内心阴暗的思想。到了复卦就能找回纯真的本性,这就是人性之“复”。

万物此起彼伏,有的兴盛有的衰败,我透过万物同时生生不息的兴作盛衰,清晰地观察到其循环往复的轨迹,故称“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众生就像草木一样,死了一批又生一批,越生越多叫做芸芸,最终都各自回归其根本,故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