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28章:5.“朴散则为器,故大制不割”,用大道裁制的天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道德经第28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8.21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e),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28.5“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用“朴”与“器”的关系,告诉我们用大道裁制的天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老子连续用“溪、式、谷”作比喻,是为了“常德不离、常德不忒、常德乃足”,最后达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的境界。

孔子《周易系辞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君子不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被万物各自的形象和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并且回归到无形的道体。

天下从复归于婴儿到复归于无极,最终复归于道之朴,朴是一块璞玉一根整木,可以打磨制作成各种器物。天道之朴自然而然地散开,就形成了世间万有,故称“朴散则为器”。

圣人遵循天道之朴,把道作为一个整体来用,则能灵活裁制发挥其无穷无尽的功用,也自然而然成为百官之长,达到完整统一的天下大治,故称“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用道之朴裁制天下,就制作成了天下这个最大的器物。是为“大制”。这样的天下与道浑然一体,没有雌雄,没有黑白,没有荣辱,和平安宁其乐融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故称“大制不割”。

老子在本章中用“官长”而不说“侯王、天子”等称呼,是赞扬远古时期的统治者。“官”字从“宀”从“阜”,“宀”读作(mian),指地方区域,下部是“阜”的省写,合起来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得“物阜民丰”,所以远古时期的官员是为民众服务的,并没有任何特权。并且远古的官员很少,《礼记》中记载“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所以有“百官”之称,再看看现今社会的官员数量。“官长”就是百官之首,也是为民众服务的。

张武忠2017.8.21于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