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辞传.上》解读(四)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原文】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译文】

“彖”字下面是“豕”,取象于杀猪割肉,比喻逐步解剖事物的发展进程,所以《易传》中的“彖辞”是解释“卦辞”的,并全面展现一个卦所包含的所有卦象,故称“彖者,言乎象者也”。“爻”字取象于“结绳纪事”,上半部代表小事打一个小节,下半部代表大事打一个大节。也取象于用刀切肉,上半部代表切一小刀,下半部代表切一大刀,所以“爻辞”是展现每一个变化,故称“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则描述其结局是成功得到了还是惨败失去了,“悔吝”是指明有小的弊病和过错瑕疵,“无咎”是要人善于补救其过失。

所以分出六爻贵贱等级的就在于它所居的位置,每卦六爻从下到上依次排列,可以有好几种象征。比如可以代表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初爻为底层的民众,二爻为大夫或基层官员,三爻为一方诸侯,四爻为君王身边的重臣,五爻为帝王之尊,上爻为宗庙或太上皇。还可以对应事物的发展阶段,初爻为刚刚开始,二爻为崭露头角,三爻为在基层取得了成就,四爻为新人跻身高层,五爻为飞龙在天大获成功,上爻一般代表物极必反,形势险恶引以为戒。所处的爻位就代表你的地位贵贱和权力大小,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很容易判别,故称“列贵贱者存乎位”。

判断一个卦所包含事理是小还是大,就在于各卦的卦象。每一个卦代表你所处的大环境,是为“天时”,所处的环境恶劣急迫到什么程度,是事关重大还是可以缓而为之,都可以从各卦的卦象中看出来,故称“齐小大者存乎卦”。

至于判断辨别处境是吉还是凶,可以从各卦各爻的文辞获知,故说“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等辞则表示你介于吉凶之间,但易经显现出了趋向吉凶的苗头之“介”,说明你的行为小有弊病和过错,由此产生了忧愁悔过憾惜,故说“忧悔吝者,存乎介”。感受到警告震动,能震醒自己,能生悔过之心,且能有悔过之举,弥补了之前的过错,挽回了损失,则能变有咎为“无咎”,只有悔过之心而不付诸行动不能称之为“无咎”,故称“震无咎者,存乎悔”。

所以各卦象征的情形有小有大有轻有重,卦爻之辞有极危险的如“劓刖(yi yue)、征凶、无首、何校(jiao)灭耳”等,也有极平和吉祥的如“利见大人、利涉大川”等,故说“卦有小大,辞有险易”。各卦的卦辞爻辞,都是揭示不同的行为导致了相应的结局趋势,故说“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解读】

本章解释了卦辞彖辞爻辞的作用,详细阐释了“吉凶悔吝无咎”的转化条件。

周易的《本经》包含一个“卦辞”和六个爻辞,而“彖传、大象传、小象传”属于后人和民间的解读,经过孔圣人的总结编撰,就可恰如其分地阐释文王的卦辞和周公的爻辞,其义理与卦辞爻辞严丝合缝浑然天成,所以后世学者把它们与《本经》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周易的这个通行版本。

一个卦的“卦辞”是文王所作,因其过于简练晦涩难懂,故孔圣人博采前贤见解精华来阐释卦辞,分为“彖传”和“大象传”。每卦的六个爻辞是文王之子周公编写的,孔子的“小象传”是逐句解释“爻辞”的。孔圣人一般只述不作,比如在《论语》中,凡是孔子之言都注上“子曰”二字。“彖”的本义是宰猪,引申为动物解剖,“彖辞”一般是从内卦到外卦,从下卦到上卦,从开始到结束,从内因到外果,一层一层展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情况,就像现在所说的“可行性报告”,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味,彖辞一般强调困难消极因素多。而“大象传”是从相反的角度来注释卦辞,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已经形成的的现象和结果,返回头来看走过的路,就像“事后总结”,保留其正确的行为和措施,捡取最重要的关键点给君子以忠告。“彖传”比较长,“大象转”比较简短,二者珠联璧合,像两颗夜明珠日月合璧映照衬托着文王的“卦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